李松沉吟著,該怎么回答這個問題呢?
如果說出實情,就怕鄭凡追問:“您是怎么知道這些的?”那就不好回答了。
但是,鄭凡剛剛做完一項研究,而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尋求真相。這時候,如果自己用假話來搪塞,豈不是跟研究的精神背道而馳?
想到這里,李松決定還是據實以告:“跟我們腳對腳的地方,名叫南美洲。那里現在應該也是有人的,名叫‘印第安人’,但是人數遠沒有大晉多,而且很多方面都比較落后?!?
鄭凡好奇地問:“他們長什么樣子?”
李松說:“他們的長相倒是跟我們差不多,也是黃皮膚、黑頭發。而且,這些人的祖先,應該是很早以前從我們這邊的大陸上過去的?!?
果然,鄭凡非常驚訝,問道:“您怎么知道這么多?”
李松只是笑笑,不再說話。鄭凡是個聰明人,也就不多問了。
回到工部,李松讓人將最近的賬目拿來看看。
這一看,李松有些震驚:修黃河大橋的成本好高啊,目前已經花掉30萬兩銀子,快趕上洛陽到澠池馬路的一半開銷了。
李松讓人找來束皙,問道:“黃河大橋還沒建好,就已經用了這么多錢???”
束皙說:“這次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投入的人力也多,所以花錢也多。比如那8個圍堰就花了不少錢,用的是最好的木料,但是用完后都拆掉了。而且木板在水里泡了好幾天,沒法再用,只好扔了。”
“還有那輛運圍堰的巨型車,也花了不少錢?,F在也用不上了,閑置在庫房里?!?
巨型車?李松說:“我們去庫房看看吧。”
來到庫房,李松說:“這輛車要好好保存,不要扔了,以后說不定還要用到的?!?
束皙說:“還會用到?”
李松說:“如果第一座黃河大橋建造成功,積累了建橋的經驗,那么黃河下游那么多地方,肯定也是需要建橋的,到時候這輛車不就可以用上了?”
束皙說:“對啊,確實還能用上?!?
李松看著這輛四輪大車,若有所思。這輛車最大的缺點就是前輪不能轉彎,記得那天運送圍堰到孟津去的時候,到了需要轉彎的地方,只能靠眾人抬起前輪,費力地完成轉彎,實在有些不方便。
李松想起,在西方世界,從古羅馬時期就已經廣泛使用四輪馬車,顯然已經解決了轉彎的問題。具體說來,這種馬車的前面兩個輪子有一個共用軸,而在馬車夫位置有一個控制裝置,可以通過齒輪來實現共用軸的左右移動,實現馬車的轉彎。
李松雖然不是學機械的,但是如果設計個簡單的齒輪裝置,還是沒問題的。
說干就干,他花了兩天,設計出了一種非常簡單的齒輪。
李松請束皙找來工部手藝最好的劉鐵匠,將圖紙拿給他看,并向他解釋道:“圖紙上這個圓圓的東西,是將來安裝在馬車夫前面的方向盤。方向盤的中間是一根鐵桿,鐵桿末端有齒輪。”
“當馬車夫轉動方向盤時,齒輪就帶動馬車前輪的共用軸,向左或向右偏移。前輪也隨之左右偏移,馬車就能轉彎了。”
經過李松的反復講解,劉鐵匠終于弄明白了其中的原理,稱贊道:“這個設計很巧妙,以前還從沒遇到過?!?
李松說:“那你就為這輛巨型車打造一套這種裝置,讓馬車夫能夠控制這輛車轉彎。”
劉鐵匠說:“好的?!?
過了幾天,劉鐵匠報告說,轉向裝置已經做好了,請李松和束皙過來觀看。只見巨型車已經改頭換面,在車夫的位置增加了一個方向盤,前輪也改成了通過共用軸相連。
劉鐵匠親自當了一回馬車夫,趕著4匹馬往前走。不久,他趕著馬向左,同時扭動了一下方向盤,只見馬車前輪隨之向左轉動,帶動整個馬車向左轉彎。
又過了一會,劉鐵匠趕著馬向右,同時反向扭動了一下方向盤,馬車向右轉彎了。
束皙看了稱贊道:“好啊,這輛大車終于能轉彎了,以后運送圍堰可就方便了。”
李松說:“是啊,這輛車以后還能派上大用場。”
劉鐵匠跳下車,對李松說:“侯爺,雖然您設計的這個裝置能夠轉彎,但是很費力氣,得那種力氣大的人才能辦到啊。幸好我是打鐵的,力氣已經練出來了,這才能轉動這方向盤,要是換個力氣小的人,肯定沒法做到轉彎。”
李松心說:這是最簡單的齒輪裝置,當然很耗費力氣了。其實在現世界里,最早期的汽車,要轉向也一樣是件費力氣的事。直到后來,轉向裝置逐漸得到改進,設計得越來越復雜,這才做到了能讓汽車輕松、靈活地轉向。
不過,李松此時想的卻是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既然在這種巨型車上都能夠實現轉彎,那么用在一般的四輪馬車上呢?
想到這里,李松對束皙說:“請張木匠造一輛普通大小的四輪馬車,然后讓劉鐵匠把這套轉向裝置也做上去?!?
束皙馬上明白了李松的意思:“尚書大人是想造一輛能靈活轉彎的四輪馬車,供人來乘坐?”
李松點點頭:“四輪馬車畢竟比兩輪馬車平穩些,但是由于轉彎不便,所以一直沒被采用。如果解決了轉彎問題,肯定是四輪馬車更好啊。”
束皙說:“那是當然。我這就讓他們去做一輛四輪馬車來看看?!?
又過了幾天,一輛四輪馬車打造好了,李松和束皙坐上馬車,體驗一下。
這次是一位普通車夫在趕車,只見他順利地完成了馬車的向左、向右轉彎。不過據車夫說,要轉彎也還是需要一定的力氣。
束皙說:“這輛車比那個巨型車小多了,所以不需要很大力氣就能轉彎,一般人都能駕馭。”
李松說:“干脆,我們乘著這四輪馬車,到水泥馬路上試試吧?!?
束皙說:“這個主意不錯?!庇谑亲屲嚪蝰{著這輛與眾不同的馬車,出了西門,駛上了水泥馬路。
剛開始,四輪馬車速度不快,車上非常平穩。
李松對車夫說:“你可以開快些。”
于是車夫開始加速。車上稍微有些顛簸,不過比兩輪馬車的穩定性還是要略勝一籌。
不過,當車夫再加速一些時,四輪馬車也開始有些顛簸了,束皙不得不讓車夫放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