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里又見反轉一幕,三人毆打一人,最后被打的人拿刀反殺了打人中的兩個,另一個打人的則受了輕傷。校園里又一樁血腥暴力事件再次發生了,如今的校園暴力真的到了非得弄出人命才能收場了嗎?
既然是同個學校里的同學,再加上都已是成年人,不管如何都應該有最起碼的法律意識罷,殺人成了正當防衛怎么說都過于極端和惡劣了。緊急情況下才會發生的情況什么時候成了校園暴力的標配?在這一起事件中,我始終覺得殺人者不應該輕判,而是從重處罰。
事件雖然看起來是被打的人處于弱勢,但事實卻并非如此。被打的人身上隨身攜帶的刀具該作何解釋呢?唯一的可能,就是被打者在事先就已經清楚會有人來“欺負”他,并計劃實施如此狠心的報復性手段,所以才會事先帶上刀具在身上。此時他其實是打算把事情做絕了,才會在被“欺負”的時候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刀具反撲刺殺施暴的一方,這無論從哪個角度上看都是主觀故意殺人。
雖說被打者被欺負的時候令人同情,但在其殺人的時候,他本人,才是真正的惡魔。所以,殺人者在這種情況下不應該獲得減刑或是緩刑。更不應該以處于“弱勢”一方認定為正當防衛,至少是防衛過當甚至是故意傷害。
在處理校園暴力的同時,也應該清醒認識到殺人是不得越過的底線,況且成年人無論如何總要在殺人這件事情上有絕對的自制能力。在這件事情上,對殺人者從輕發落反而是一種縱容和慫恿,其結果會反作用于社會里更多普通的校園暴力事件當中,無形之中會讓他們以為被欺負了就可以殺了對方泄恨。這樣發展下去無疑是可怕的和極度危險的。
我們關注校園暴力的同時,正當防衛也要注意不危及性命才是首要的關注點。除非個別特殊情況,確實已經到了危及被施暴人的性命的地步而不得不采取的適當防衛,才能酌情從輕判罰。不過我們也該清楚地認識到,極大多數情況下,都不該認為被“欺負”的人把正當防衛當成殺人的借口是合情合理甚至是合法的。
在此次事件上,被殺害和刺傷的一方才是結果中的弱勢。他們打人是不對,但殺人者是蓄意已久,日常的累積仇恨在一個看似正常的時機和環境里爆發,像是猛獸發威一樣反撲,造成毀滅性的傷害,怎么看都是殘忍的。這種局面反而不是我們所不愿看到的。
在平日里被打的人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反應被人施加暴力的事,讓周圍人給施暴者施加監管的壓力從而扼制暴力的發生。如果施暴者屢教不改還可以申請強制措施,極端情況下的正當防衛是不得已的最后方式,這應該是要極力避免的。
我們不僅要反省校園暴力,還要減少甚至杜絕校園暴力的發生。日常教育應該把人命教育當成重點,必須再三強調生命的重要性和不可逆性。再者才是關于怎么檢舉揭發校園暴力,通過正當手段和流程保護好自己的權益的教育。
一味地同情一開始弱勢的一方是錯誤的。狗急跳墻,魚死網破或者同歸于盡都是一開始看似弱勢的一方在結果上占據了強勢的主動權。所以客觀上來講,是存在弱勢與強勢雙方互換陣營的可能的,而最終的結果才是判斷的重要依據。
一次打架互毆葬送了兩條命,這么做都已經著實過火。這都不是簡單的校園暴力事件了,而是公共暴力事件,處理不好反而是負面的和不公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