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環境下英語規則化趨勢研究
- 張權
- 1176字
- 2019-06-28 15:08:25
前言
現代英語有三類語法范疇使用兩種語法形態標記:絕大多數規則形態標記與少數不規則形態標記。具體體現為動詞的過去時或過去分詞形式、名詞的復數形式、形容詞或副詞的比較級形式。
對于規則與不規則形態的習得機制存在兩種假說:單一機制記憶理論(Rumelhart&McClelland)和詞匯—規則理論(Stephen Pinker)。本研究以后者為理論框架,通過修正的“Wug”不規則習得試驗,進一步檢測將英語作為外語學習的成年中國學習者的語言能力并對右手中心詞規則和系統規則化現象進行了網絡化檢測。
全球化網絡加快了語言發展的步伐,催生了越來越多的國際性的英語使用和使用者。英語規則化發展趨勢同樣率先在因特網上出現印證。本研究通過“谷歌”(google)等網絡檢索引擎,收集不規則形態被規則化的各類網絡數據并對其規則化的比率進行對比分析與討論。
本研究主要引出以下發現:
(1)修正的“Wug”試驗結果表明:①將英語作為外語的成年中國學習者生造的規則形態多于不規則形態。這為全球性英語使用者在因特網上將不規則形態大量規則化提供了試驗性依據。②規則化呈現向名詞尤其是形容詞或副詞延伸的趨勢。
(2)在高頻率不規則形態中,形容詞或副詞的規則化比率遠大于名詞和動詞。這在一定意義上對Zipf的基本假設及Stephen Pinker的詞匯—規則理論提出挑戰。因此,規則化趨勢研究應當轉向諸如good 和bad 這樣高頻率形容詞的規則化和過度規則化現象。網絡字典將其列為詞條也表明形容詞和副詞有可能是優先被全球性英語使用者高度規則化的語言形態。
(3)符合右手中心詞規則的某些復合詞或短語連同其中的右手中心詞規則一并趨于規則化。
(4)大部分符合系統規則化規則的復合詞或短語享有很高的規則化比率,即規則形態大大超過不規則形態。
(5)絕大部分規則化使用實例(筆者保留引文中的拼寫原貌,未加改動)并非表明其使用者的英語水平低下。不規則形態的規則化并不一定意味著其使用者缺乏英語不規則形態的相關知識。
總而言之,網絡勢必提供一個英語越來越規則化的全球性平臺。目前的不規則形態的拼寫形式將來有可能用規則加以清理,從而最大限度凸顯其優點,揚棄其弊端。也許有可能只需要幾個原則即可滿足包括英語本族語使用者在內的所有使用者的需求。借助網絡的全球性傳播,英語規則化將是英語進化的最終趨勢。
著名語言學家喬姆斯基曾經提出充分研究體現為三個方面:充分觀察、充分描寫與充分解釋,同時認為充分解釋是一切研究的終極目標。但語言的趨勢研究則意味著充分解釋依然不能成為研究的終極目標,充分研究還應包括充分評價與充分預測等驗證和趨勢性研究。本研究正是試圖開辟此類研究之先河。其特別意義在于:通過其規則化趨勢研究評估英語的發展現狀與趨勢,以期更好地指導中國英語教學。
本研究得到上海外國語大學戴煒棟教授及業內專家的精心指導與幫助。南京理工大學李娟老師為本研究做了大量數據采集與分析工作。我的親友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愛。筆者不勝感激。
張權
2016年春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