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陽高照,本不是放牛的時候。但周圍等人為了上山玩,吃了千飯還是組織起到坡上一起放牛。
這次選擇的地方還是老屋基,因為上周他們在老屋基上搭了一個木棚,這次他們決定搞擴建。
夏天雨多,在坡上放牛時總是不小心就會被雨淋,為了躲雨,大家便搭了一個簡單的木棚。
眾人將牛牽到各自的位置,便開始向木棚的位置聚集。
趙鋒說:“不見了,木棚不曉得著哪個拆了。”
因為距離汪家溝較近,周圍問汪為峰說:“為峰,是不是你家大人把木棚給我們拆了拿回去當柴燒火了。”
汪為峰說:“不可能噻,我家后面一坡都是柴,怎么會跑這么遠來。”
汪家溝后面是汪家嶺,雖然林地都是集體的,但作為村民砍幾根柴也是沒有人管的。
何民義說:“不管那么多了,也有可能是周家灣或者龍山村的人來整走了,他們又不是沒有偷過我們村的樹木。我們今天帶得有刀,正好重新整一個更好的。”
趙鋒說:“要得。”
周圍說:“重新建我們也不能建在這平處了,我們建在林子里,這樣就算他要把我們的棚拆了,當柴拿走,也沒有那么容易。”
汪為峰說:“建在林子里不好吧,我爸他們說打雷的時候不要在樹下,容易著雷打。”
周圍說:“那是古樹、大樹才會著雷打,這林子里的都是小苗苗,不用怕。”
李成豹沒有來,大家都是小學生,年紀也差不多。一時之間爭論了起來,到底建在樹下安不安全,這是一個問題。
陸一鳴說:“我覺得不用怕,朱家他們院子前后都是樹,也沒有什么問題,我們在坡上躲了這么多回的雨,也是在樹下,也沒著雷打過噻。”
何民義說:“建在林子里,全是斜坡怎么建得了房子,我們又沒有斧頭和錘子這些工具,只有刀。”
周圍說:“我們先選地方,找個合適的地方。”
幾人互相提出建議,最后覺得都不太合適。
周圍說:“為什么一定要建在地上,我們也可以建在樹上。”
何民義說:“這個主意好,那我覺得就建在這下面,這下面的楊梅樹邊上不是有幾根梨子樹噻,又大又直,正合適。”
這個提議得到了大家的同意,馬上就鉆進林子里,去找楊梅樹的位置。
周圍說:“建在樹上的話就要有繩子來綁扎,這坡上只有粽葉子,民勇你和一鳴去多砸點粽葉子來,我們接成長索,一會用來綁扎。”
接下來幾人商量如何搭建。
趙鋒的伯伯們是木匠出生,耳濡目染,對木工也有所知曉,提出一個合理的建議,大家最終決定建一個三層的木屋。
三層的木屋,在最上面一層就接到了楊梅樹的丫枝,這樣就可以在木屋里直接摘楊梅吃了。
說干就干,幾人開始砍伐樹木。
何民勇和陸一鳴的棕葉子接的繩子很快也接好了。
準備工作做好,大家就開始建第一層。
周圍決定直接將圓木作橫梁,一頭綁在樹上,一頭搭在地上。
何民義個子較高,就來負責綁扎,而周圍和民勇來搭著圓木。
正準備綁扎,趙鋒說:“我覺得我們應該在樹上砍個缺口,這根木頭上也砍個缺口,這樣才能保證綁得牢實。”見到其他不太明白,又補充說,“這叫榫卯結構,比單純的綁在一起牢實很多。”
周圍想了下說:“那少砍一點,不要把樹砍斷了,上面還有兩層呢。”
何民義說:“樹少砍一點,這根橫梁可以多砍一點。”
幾人又對樹和作橫梁的圓木進行加工,然后再綁扎在一起。
綁完之后,何民義吊在橫梁上試了一下,說:“確實牢實不少。”
整完一邊,馬上又對另一邊進行加工,很快另一邊就搭了起來。接著就在上面鋪上粗細不一的樹丫,整個一層平面就出來,大約可以躺四個人在上面。
周圍說:“我們一起站上去,看牢實不。”
剛站上去三個人,樹就搖得嘩嘩著響不說,棕葉子編的繩子就開始嚓嚓著響。
何民義說:“先下來,感覺這棕葉子做的繩子不牢實啊。”
上面三人也擔心垮掉,忙下來。
周圍說:“確實是這樣的,我們在下面加個支撐吧。”
趙鋒說:“做個三角架,把橫梁抬起。”
等三角架做好,天已經快黑了!
周圍說:“今天就這樣吧,明天再來。”
何民義說:“說起容易做起難啊,搞了大半天,才整這么點。”
周圍說:“主要是只有刀,砍起太慢了。”
趙鋒說:“明天我把我家的斧頭拿起來。”
何民義說:“最好再拿個鋸子。”
周圍說:“鋸子我家有,我拿鋸子。”
趙鋒說:“多拿個,我把我家的也拿起來。”
何民義說:“我家店里有尼龍的繩子,我拿兩把來。”
周圍說:“這不好吧,你爸發現了不揍你啊!”
何民義說:“肯定不能讓他發現,我悄悄的拿出來就行了,你們不要說,他肯定不會知道。”
何民勇說:“我肯定不說。”
汪為峰說:“那我們明天再喊幾個人來,人多點整起快點。”
趙鋒說:“這里也不寬,人多了也幫不上忙。”
何民義說:“就把劉安軍喊起吧,其他人就不叫了。”
周圍說:“可以,看哈還要準備哪樣東西不。”
趙鋒說:“不用準備其他了,遮雨的薄膜紙也拿來了的,就最上一層用就行了。”
汪為峰說:“沒事了,那我們就回家吧,明天早上就出來。”
周圍說:“不吃飯嗎?”
汪為峰說:“帶兩個飯巴團就行了。”
何民義說:“那不如再搞一回野炊,多帶點洋芋到坡上來燒了吃。”
趙鋒說:“這主意好,帶點海椒面和鹽巴,有點佐料才好。”
周圍說:“那自己帶自己的,多帶幾個。”
洋芋在農村是最普遍的食物之一,除了做菜以外,大多數時候都用來喂豬,并不是什么稀罕東西。所以家長也不在乎小孩帶出去多少,但這東西烤來吃也是絕對好吃,受到大家的歡迎。
事情敲定,大家各自牽著牛就回家了。
長空漸暗,大家對明天都充滿了期盼,回家的路也走得格外輕快。
趙鋒家的牛是水牛,走過了陡坡路段,趙鋒跑到牛頭處,踩著牛角就騎到了牛背上。
家中長輩都是反對小孩騎牛的,一來是怕摔著小孩,二來有種說法是講騎牛會把牛騎瘦了,瘦了的牛又怎么耕得動地呢?
但在坡上,沒有大人管著,部分孩子還是會騎自己家的牛,畢竟走路太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