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照護指導
- 王華芬
- 627字
- 2020-02-26 15:41:39
糞便檢查很重要嗎?
糞便檢查是消化道疾病的常規檢查,由于糞便組成復雜、特異性差,限制了其在疾病診斷、評估中的應用,但糞便可更為直觀地反映腸道炎癥性疾病的活動性,其無創性、方便性及經濟性更為患者所接受。《炎癥性腸病診斷與治療的共識意見(2012年,廣州)》中強調糞便常規檢查和培養不少于3次,有條件可將糞便鈣衛蛋白作為輔助指標。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除糞便常規檢查中的紅細胞、白細胞、隱血試驗外,糞便鈣衛蛋白、糞便菌群分析均有助于檢測患者疾病的活動性以及評估疾病,且具有較高的特異性與準確性。
糞便檢查的項目眾多,那么各項目的檢查都有什么目的呢?通過糞便常規、糞便培養來排除一些細菌、病毒或寄生蟲引起的腹瀉。糞便鈣衛蛋白的水平可反映腸道炎癥的程度,作為一種非侵入性的檢查,其檢查方法是比較簡便的、經濟的、無創的,而且和內鏡檢測的炎癥情況有較高的吻合率,可以彌補腸鏡等有創檢查所帶來的痛苦、價格昂貴、不能隨時復查等不足,在鑒別炎癥性和非炎癥性腸道疾病上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當然,鈣衛蛋白不能完全代替內鏡,但是在IBD的初篩和隨訪中,糞鈣衛蛋白水平有著重要意義。
艱難梭菌可產生A、B兩種毒素。毒素A為腸毒素,可使腸壁出現炎癥,細胞浸潤,腸壁通透性增加、出血及壞死。毒素B為細胞毒素,損害細胞骨架,致細胞固縮壞死,直接損傷腸壁細胞,因而導致腹瀉及假膜形成,用于鑒別偽膜性腸炎。IBD患者尤其是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容易患有合并艱難梭菌感染導致的偽膜性腸炎,所以對該毒素的檢測顯得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