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4 分稅制時期

1980—1993年,中國出現持續性的高速經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長率為9.5%。但是,經濟的高速增長并沒有帶動和促進國家財力的同步增長,稅收收入的增長速度明顯落后于稅源的增長速度。一方面,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從1979年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為28.4 %,到1993年已經下降到12.6%;另一方面,中央財政收入占全國財政收入的比重也由1979年的46.8%下降為1993年的31.6%,中央財政的收支必須依靠地方財政的收入上解才能平衡。這一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中央政府調控能力的弱化和中央財政的被動局面,宏觀政策意圖的貫徹難以得到充分的財力保證(樓繼偉,2013)。在此背景下,意在提高財政收入占GDP比重和中央財政占全國財政收入比重的分稅制財政體制改革開始推行。值得進一步研究的是,如果說中央財政的難以為繼,是催生分稅制出臺的直接因素的話;那么,具有過渡性質的“財政包干制”與“條塊分割”按照行政隸屬關系控制企業的舊體制相結合所造成的重重積弊,則是分稅制改革不得不改的更深層次的原因。一方面,這種中央地方“分灶吃飯”的體制給予了地方政府投資權和財政收入處置權的擴大,使得地方政府投資動機空前高漲;而另一方面,“條塊分割”地按照行政隸屬關系控制企業的舊體制,又使得按照行政級別排隊的企業領導、各級官僚包括中央主管部委,更多地形成了各自局部化的利益共同體,而更多致力于憑借或依附于行政權力來增加局部利益,也極易形成明顯的互相競爭,而對企業和地區經濟發展的“包盈不包虧”更進一步促成了盲目開發和重復建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伦贝尔市| 厦门市| 顺义区| 望谟县| 水富县| 永川市| 沐川县| 南部县| 抚顺市| 托里县| 边坝县| 海原县| 永济市| 屯门区| 乌鲁木齐县| 佛冈县| 牙克石市| 泽州县| 桦川县| 双峰县| 南华县| 乌拉特后旗| 本溪| 宜城市| 岱山县| 棋牌| 新沂市| 中阳县| 仁布县| 长垣县| 皋兰县| 鄂伦春自治旗| 山西省| 隆回县| 宁明县| 新宁县| 潍坊市| 固始县| 钦州市| 娄底市| 海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