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能量及營養素

學習單元一 能量

學習目標

了解健康成年人的能量計算方法

知識要求

健康成年人的能量計算方法如下。

1.全天總能量的計算

總能量(kcal)=理想體重×每日每千克體重熱能需要量

理想體重簡易計算公式:理想體重(kg)=身高(cm)-105

2.能量計算舉例

成人,身高173cm,體重60kg,計算其一天所需能量。

理想體重(kg)=173-105=68

總能量(kcal)=68×(35~40)=2380~2720,取中間值2600kcal

200kcal當量食物:

黃油28g,巧克力41g,棒棒糖68g,炸薯條73g,意大利面145g,甜玉米308g,香蜜瓜533g,可口可樂496mL,全脂牛奶333mL,雞蛋150g,全麥面包90g,熱狗66g,花生34g,芹菜1425g,獼猴桃328g,低脂酸奶196g,雞肉三明治72g,小熊軟糖51g,洋蔥475g,番茄226g,切片熏肉204g,藍莓松餅72g,西蘭花588g,葡萄290g,香梨385g,胡蘿卜570g,蘋果385g。

學習單元二 三大宏量營養素

學習目標

了解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缺乏癥及食物來源

知識要求

一、蛋白質

(一) 能量

每克蛋白質在體內可產生4kcal的能量

(二) 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癥

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癥有兩種。一種指能量攝入基本滿足而蛋白質嚴重不足的兒童營養性疾病,主要表現為腹腿部水腫,虛弱,表情淡漠,生長滯緩,頭發變色、變脆和易脫落,易感染其他疾病等;另一種指蛋白質和能量攝入均嚴重不足的兒童營養性疾病,患兒消瘦無力,易因感染其他疾病而死亡。

(三) 蛋白質的攝入量和食物來源

1.攝入量

蛋白質攝入量應占成人膳食總能量的10%~12%,兒童和青少年應為12%~14%。

2.食物來源

主要包括動物性食物,如各種肉類、乳類、蛋類等,植物性食物如大豆、谷類、花生等。動物性蛋白質質量好,利用率高;植物蛋白質利用率低,因此要注意蛋白質互補。

一把蔬菜一把豆,一個雞蛋加點肉

二、脂類

(一) 能量

每克脂肪在體內氧化可產生9kcal的能量。

其危害:不具有必需脂肪酸的活性和對脂蛋白的作用;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可能誘發腫瘤和Ⅱ型糖尿病等。人造奶油、蛋糕、餅干、油炸食品和花生醬等是反式脂肪酸的主要來源。

(二) 脂肪的攝入量和食物來源

1.攝入量

我國營養學家建議,居民每日膳食中脂肪的適宜攝入量與總能量的比例為成年人在20%~30%,兒童和少年為25%~30%。膽固醇攝入量每天不超過300mg。

2.食物來源

膳食脂肪的主要來源是烹調油和各種食物本身所含的油脂。動物脂肪組織和肉類主要含飽和脂肪酸和單不飽和脂肪酸(海生動物和魚例外),膽固醇含量較多。植物油(種子)主要含不飽和脂肪酸(椰子油、棕櫚油例外)。亞油酸普遍存在于植物油中,α-亞麻酸在豆油和紫蘇籽油、亞麻籽油中較多。魚貝類含EPA和DHA較多。磷脂含量較多的食物為蛋黃、肝臟、大豆、麥胚和花生等。膽固醇豐富的食物是動物腦、肝、腎等內臟和蛋類,肉類和奶類也含有一定量的膽固醇。

食用油

深海魚油

亞麻籽油

三、碳水化合物

(一) 能量

每克碳水化合物可產生能量4kcal。

(二) 膳食纖維的作用

膳食纖維的良好來源,具有促進腸道蠕動、減少便秘、控制體重和減肥、降低血糖和血膽固醇、預防結腸癌的作用。

(三) 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和食物來源

(1)碳水化合物類在膳食總能量中所占的比例應以55%~65%為宜,其中精制糖占總能量的10%以下。美國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提倡每人每天攝入膳食纖維25g。

(2)來源:糖類主要來源是谷類、薯類、豆類、堅果類。它們都含有豐富的淀粉。

(3)膳食纖維的來源:含量豐富的是蔬菜、水果、粗糧、雜糧和干豆類。

谷類

學習單元三 維生素和礦物質

學習目標

1.了解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C(抗壞血酸)、維生素B1(硫胺素)、維生素B2 (核黃素)知識

2.了解葉酸知識

3.了解鈣知識

4.了解鐵知識

知識要求

一、維生素A

(一) 維生素A缺乏的危害

適應黑暗的能力下降(最早癥狀),嚴重者可致夜盲癥。

(二) 維生素A過量的危害

急性毒性:早期癥狀為惡心、嘔吐、頭痛、眩暈。當劑量更大時,會出現嗜睡、厭食、少動、反復嘔吐等癥狀。

慢性毒性:頭痛、食欲降低、脫發、肝大、長骨末端外周部分疼痛、肌肉疼痛和僵硬、皮膚干燥瘙癢、復視、出血、嘔吐和昏迷等。

(三) 維生素A的食物來源

最好的來源是各種動物肝臟、魚肝油、魚卵、全奶、奶油、禽蛋等。富含類胡蘿卜素的包括深綠色或紅黃色的蔬菜和水果。

二、維生素D

(一) 維生素D缺乏癥的危害

佝僂病、骨質軟化癥、骨質疏松癥、手足痙攣癥。

(二) 維生素D過量的危害

食欲不振、體重減輕,嚴重的維生素D中毒可導致死亡。

(三) 維生素D的食物來源

主要存在于海水魚(如沙丁魚)、肝、蛋黃等動物性食品及魚肝油制劑中,人奶和牛奶是維生素D較差的來源。

三、維生素C(抗壞血酸)

(一) 維生素C缺乏的危害

維生素C缺乏可引起壞血病,表現為牙齦腫脹、出血。

(二) 維生素C過量的危害

長期服用維生素C會出現草酸尿形成泌尿道結石。

(三) 維生素C的食物來源

維生素C主要來源于是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豌豆苗、韭菜、辣椒、油菜、花菜、苦瓜等深色蔬菜;水果中以柑、橘、橙、柚、柿、棗、草莓含量豐富,而蘋果和梨含量很少;獼猴桃、刺梨、酸棗等不僅維生素C含量豐富,而且含大量類黃酮。

四、維生素B1(硫胺素)

(一) 維生素B1缺乏的危害

缺乏維生素B1時易患腳氣病。

(二) 維生素B1的食物來源

維生素B1廣泛存在于天然食物中,含量豐富的食物有谷類、豆類及干果類,動物內臟(肝、心、腎)、瘦肉、禽蛋中含量也較多。

五、維生素B2(核黃素)

(一) 維生素B2缺乏的危害

主要的臨床表現為眼、口腔和皮膚的炎癥反應。眼部炎癥癥狀包括瞼緣炎、視物模糊和流淚等。口腔炎癥包括口角炎、唇炎、舌炎、地圖舌。皮膚的炎癥包括脂溢性皮炎。

(二) 維生素B2的食物來源

維生素B2廣泛存在于動植物食品中,動物性食品較植物性食品含量高。動物肝臟、腎臟、心臟、乳汁及蛋類含量尤為豐富,植物性食品以綠色蔬菜、豆類含量較高,谷類含量較少。

六、葉酸

(一) 葉酸缺乏的危害

對孕婦和胎兒有影響。

(二) 葉酸過量的危害

大劑量服用葉酸會中毒。

(三) 葉酸的食物來源

葉酸廣泛存在于動植物食品中,其良好的食物來源有肝臟、腎臟、蛋、梨、蠶豆、芹菜、花椰菜、萵苣、柑橘、香蕉及其他堅果類。

七、鈣

(一) 鈣缺乏的危害

人群中鈣的缺乏比較普遍。長期缺乏鈣和維生素D會導致兒童生長發育遲緩、骨軟化,嚴重者可導致佝僂病;中老年人易患骨質疏松癥。鈣的缺乏也易患齲齒。

(二) 鈣過量的危害

過量鈣會增加腎結石危險。

(三) 鈣的食物來源

乳和乳制品中的鈣含量和吸收率均較高,是人體理想的鈣源。小蝦皮、海帶、豆類、芝麻醬和綠色蔬菜含鈣也很豐富(見表1-1)。

表1-1 鈣含量較高的食物 (mg/100g)

八、鐵

(一) 鐵缺乏的危害

鐵缺乏會導致貧血,引起如頭暈、氣短、心悸、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臉色蒼白等癥狀。

(二) 鐵的來源

動物血、肝臟、雞胗、牛腎、大豆、黑木耳、芝麻醬是鐵的豐富來源;瘦肉、紅糖、蛋黃、豬腎和干果是鐵的良好來源;魚類、谷物、菠菜、扁豆、豌豆和芥菜是鐵的一般來源(見表1-2)。

表1-2 鐵含量較高的食物 (mg/100g)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安市| 镇雄县| 柘荣县| 五指山市| 平果县| 保德县| 鹤山市| 丹巴县| 辛集市| 江都市| 涡阳县| 邵东县| 称多县| 北宁市| 南漳县| 蓬溪县| 茂名市| 汝南县| 滨海县| 宝丰县| 南通市| 辽宁省| 德格县| 洞头县| 潞城市| 贡觉县| 南澳县| 东乌珠穆沁旗| 烟台市| 凌海市| 九龙城区| 巴南区| 都昌县| 邯郸市| 五莲县| 弥渡县| 庆元县| 佳木斯市| 潼关县| 江山市| 冕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