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學影像設備原理與維護
- 郝利國
- 502字
- 2020-02-21 17:59:56
二、計算機體層攝影設備的發明和發展
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設備于1972年問世,由英國EMI公司工程師Hounsfield發明。CT設備的誕生使X線的應用進入了數字、斷層影像時代,是X線在醫學中應用的一次重大革命。CT設備現已發展成為一種主要的影像診斷設備。
CT設備的發展方向是:①提高掃描速度;②改善圖像質量;③擴展功能。CT設備自誕生以來,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20世紀70年代是CT設備發展的初期階段。掃描時間由初期的數分鐘發展到數秒鐘,由單純頭顱掃描發展到全身掃描。20世紀80年代主要是CT設備掃描速度和圖像質量的提高階段,掃描時間縮短到1 s,后期出現了滑環技術,并有滑環CT設備面市,這為螺旋CT(helical CT)設備的誕生奠定了基礎。20世紀90年代是螺旋CT設備的發展階段。螺旋CT設備采用容積數據采集,可以在任意位置回顧性重建斷面圖像,此時后處理技術受到重視,螺旋掃描CT技術獲得重大發展。掃描時間在20世紀90年代末已縮短到0.5 s。多層螺旋CT(multi slice helical CT, MSCT)設備首創于1998年,發展于21世紀。其重大進步在于實現了各向同性,使后處理圖像質量大幅度提高,并使圖像后處理成為CT圖像觀察的主要手段。MSCT提高了掃描速度和時間分辨力,使血管成像分期明確,進一步擴大了它的使用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