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通過對經濟合同糾紛仲裁、調解、咨詢案例和檔案文本的分析,本書將引起糾紛的經濟合同的主要表現形式歸納為主體不合格、文體不規范、用語不準確、單方不履約及欠款不兌現等五種,并以此為基礎提出“合同風險五把關”,即把好真實關、資格關、條款關、能力關和公(鑒)證關。全書包括五章共十九節,引用“誤用一個標點,損失十萬元”等典型案例多個;用以案說法、以例推理的手法探討合同的奧秘和規律,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實用性強。
另在附錄(即書后半部分的選讀范本)中,摘錄了國家權威部門擬制的32種不同類別的合同示范文本,初學者可根據實際情況,參照相對應的合同示范文本來簽約,這樣會使所簽合同條款完整得多,簽約放心得多,不妨一試。
本書適用的對象為:
(1)中小企業經營者和個體工商戶,農村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專業戶,專業合作社,以及各專業家庭農場等經濟主體。
(2)剛走出校園步入社會的大中專畢業生。
(3)創業者。
(4)鄉村文化館、站(室)及農家書屋。
(5)合同文本書寫代理服務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