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北歐四國之旅(一):童話王國丹麥

2015年6月中,我夫婦倆隨“名人”旅游團作為期12天的北歐丹麥、挪威、瑞典、芬蘭的四國之旅。我們從美國西部的舊金山出發,乘飛機至美國東部紐約,然后轉機飛越大西洋,至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再轉機飛越波羅的海至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光坐飛機就花了十個小時。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市容美觀整潔,市內新興大工業企業和中世紀古老的建筑物交相輝映,使它既是現代化的都市,又具古色古香的特色,因為這里與巴黎有許多相似之處,被人們贊譽為“北歐的巴黎”。這里集聚著充滿童話氣質的古堡與皇宮,鄉村與莊園,古老與神奇,自然與人文,激情與寧靜,曾被評為“最適合居住的城市”。

我們在導游的指引下,先參觀了玫瑰城堡。這是一座童話般的宮殿,也是哥本哈根最具標志性的建筑之一。它是1634年作為丹麥國王克里斯汀四世夏日行宮而特意修建的,以荷蘭文藝復興樣式設計,青銅屋檐和紅磚墻壁是其主要特色。此后幾代國王都曾在此居住。

1883年后,這里成為了歷代國王的寶庫,陳列著許多裝飾品,如華麗服飾,繪畫以及陶器等文物。在這里,我們看到了華貴的大理石天花板,價值連城的荷蘭掛毯、純銀鑄成的獅子雕像,還有各種純金的器具。尤其克里斯汀四世的皇冠更是鎮館之寶。皇冠上精美的黃金雕刻,熠熠閃光的珍珠寶石等,讓人驚嘆不已!

玫瑰城堡已成為丹麥博物館,游客可以盡情參觀,且可任意攝影。館外有衛兵把守,其及時換崗的儀式,也成一個看點。

我們還參觀了位于西蘭島北部的菲德烈堡(又稱為“水晶宮”)。此宮建于17世紀克里斯汀四世時,于1625年落成,共有60個廳堂,是北歐現存的最顯赫的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筑,有“丹麥的凡爾賽宮”之稱。

水晶宮的主城堡為三邊形建筑,正面和右翼是宮殿,左翼是教堂。城堡廣場內有一座建于1888年的、以海神Neptune為主題的雕像噴泉,很有特色。自1671年至1840年,丹麥的歷代國王都在水晶宮教堂舉行加冕典禮。

水晶宮于1878年被辟為丹麥國家歷史博物館。該館收藏了丹麥16世紀以來歷代著名畫家的作品,其中包括大量著名人物的肖像畫,還有許多藝術品。

在參觀丹麥皇宮時,我特別關注丹麥民主化的歷史進程。我通過查閱有關資料知道:丹麥歷史上從公元8世紀到10世紀為二百年的海盜時期。丹麥人與挪威人、瑞典人一起,被稱作維京人,他們的殖民、襲擊、貿易活動遍布整個歐洲。從11世紀起,丹麥發展成封建體制,國勢漸強。1397年丹麥與瑞典、挪威組成共主聯盟(卡爾瑪聯盟),擁戴丹麥瑪格麗特為王,三個構成國在聯邦內享有平等地位。在聯邦成立后的125年里,斯堪的那維亞地區的歷史始終圍繞著這個聯邦展開。后來瑞典獨立,聯盟解體,丹麥的民主化進程在19世紀30年代年代取得里程碑式的進展。1849年6月5日,丹麥由君主專制制度過渡到君主立憲制。此后,挪威王國、瑞典王國也都實行君主立憲制。

君主立憲制實際是民主制度,它是在保留君主的前提下,通過立憲樹立人民主權,限制君主權力,實現事實上的民主政體。丹麥政治系統在丹麥憲法的框架下運作,修憲需要議會同意,且在全民投票中須得到40%的支持票。根據丹麥憲法,國家權力三分為立法、司法和行政,各部互不隸屬。議會的最大黨提名首相人選,首相以及內閣大臣們負責政府行政部門的工作。議會一般每四年選舉一次,但首相有權宣布提前舉行大選。

這是丹麥民主化的歷史進程以及君主立憲為民主政體的實質。現在的瑪格麗特女王二世為國家元首,但其權力僅有象征意義。如在首都哥本哈根的某一條街上,人們可能會見到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騎著自行車上下班,倘若自行車前筐里有西紅柿、馬鈴薯,那便是女王買菜回來。在王宮開支特別拮據時,女王會翻譯文學作品,以稿費補貼日常費用。在丹麥,即使最激進的黨派,也從未提出過要改變君主立憲制。

在丹麥,由于實行依法治國,三權分立,互相監督,故經濟發展而政治清明。2012年世界清廉國家排名,在175個國家中,丹麥名列第一。有感于此,我在參觀哥本哈根皇宮過程中,作《丹麥君主立憲》詩一首:


野蠻轉為封建制,

三國聯盟堪盛世。

時移事異治道變,

民主法治大趨勢。


我們又去朗厄里尼港灣海濱公園,觀賞海中巨石上的美人魚銅像,這是哥本哈根的精神象征。1912年,丹麥雕塑家愛德華·埃里克森(Edward Eriksen)以安徒生童話故事《海的女兒》為背景,塑造了這尊美人魚銅像。丹麥作家安徒生寫的這個感人的故事,敘述了一條多情的美人魚,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救了一個落海的王子,雙雙墜入了情網。但因身為人魚而無法與王子長相廝守,美人魚于是向海中女巫求得靈藥,變成了人身,但也因此而成了啞巴。雖然人魚獲得人身,但因不能說話而無法與王子情意溝通,終于王子娶了另一位美貌的公主而棄她而去。鐘情可憐的美人魚相信王子不會變心,一定會回來的。她一天又一天、一夜又一夜地守在巖石上,不管陰晴風雨,仍是癡癡地盼著,但王子卻始終沒有回來,傷心絕望的美人魚最后投水身亡!在安徒生童話中,“美人魚”是一個最哀怨動人、令人情柔腸斷的愛情故事。我在觀賞、攝影后,即寫《美人魚》小詩一首,以作留念。

美人魚

美人魚像坐海濱,

哀戀情態面目真。

四海游客爭觀賞,

愛情悲劇感人心。


2010年,這尊美人魚銅像首次遠渡重洋,在上海世界博覽會丹麥館現身。四五年前,我曾參觀過上海世界博覽會丹麥館,也曾于這尊美人魚銅像前攝影,今昔雙雙作留念!

在丹麥我們還參觀了克倫堡宮,這里曾為丹麥的軍事要塞,莎士比亞的作品《哈姆雷特》以其作為寫作背景。克倫堡宮地處丹麥西蘭島的尖端,建于1420年,對防止海盜肆虐、保護海上運輸起過重要作用。

丹麥國王菲德烈二世選中了這個高墻深壕、環境優美的古堡,決定用被征服的船只的過境稅將它改建為王宮。宮殿用沙巖砌成,四周紅磚墻環抱,一色的銅屋頂,雄偉壯觀,當時為北歐最精美的文藝復興時期建筑風格的宮殿。

現在,克倫堡宮已成為對公眾開放的歷史博物館,主要收藏大量掛毯和一些名畫、瓷器等,精美絕倫,堪稱國寶。

克倫堡宮也因莎士比亞一部不朽作品《哈姆雷特》以此作背景而聞名遐邇,為此,人們在古堡外院的墻上塑造了一幅莎士比亞的浮雕像,以此作為紀念。

丹麥這個人口只有500萬的小國,在科學、文學、藝術和哲學等文化領域卻處于世界領先的地位,如科學方面,在電磁學、核物理學、光學、天文學、解剖學、醫學等領域,它都取得極大的成就。到目前為止,共有13位丹麥人獲得諾貝爾獎。我作《丹麥文化三大家》小詩一首,并概述以他們為代表的丹麥對人類文明做出的貢獻:


童話大師安徒生,

波耳量子力學成。

克爾凱郭爾哲學,

存在主義世流行。


安徒生(1805—1875),因其童話作品而聞名于世,他最著名的童話故事,包括《美人魚》(原稱《海的女兒》)、《冰雪女王》、《拇指姑娘》、《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國王的新衣》等。安徒生生前獲得皇家致敬,因為他給全歐洲的孩子帶來了歡樂而被高度贊揚。影響所及,他已成為一個偉大的文學巨匠。

波耳(1885—1962),丹麥物理學家。他通過引入量子化條件,提出了波耳模型來解釋氫原子光譜,提出對應原理、互補原理和哥本哈根詮釋來解釋量子力學,對20世紀物理學的發展影響深遠。他由于對原子結構以及從原子發射出的輻射的研究,榮獲1922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值得注意的是,波耳獲諾貝爾獎的勛章上刻有中國古代的“太極圖”,這表明中國《易經》的太極哲理和西方的科學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

克爾凱郭爾(1813—1855),丹麥哲學家。他最為大家熟悉的哲理思考成果是把人生境界劃分為三個階段:感性、理性和宗教性(或稱審美、倫理、宗教)。感性階段即人生追求感官滿足的階段,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停留在這個階段;但也有一些人領悟到其間的無聊和寡德,便上升到理性的道德階段。人在道德階段是非分明、行為端正,似無懈可擊,但其德性更多地出自一種外在的規范、一種自我克制,因此必然因壓抑天性而陷入痛苦。能夠意識到這種痛苦并愿意從更高層面上獲得解脫的人,即靠著“信心的跳躍”,就有可能進入宗教階段。到了這個階段,個人就會不受物質誘惑,不怕輿論壓力,掙脫塵世網絡,漠視道德評判,不僅可感受到人生的極樂,而且依靠信心的力量能夠戰勝疑問和達成理性上通常認為是不可能的事。只有信仰,才能使人重獲“凡事俱有可能”的希望。

后人視克爾凱郭爾為存在主義鼻祖,“精神上的父親”,其影響的時代并不在他所在的19世紀,而是20世紀。雅斯貝爾斯、海德格爾、保羅·薩特、加繆、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都受其影響。其哲學思想還延續到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人本主義。

我們這次游丹麥,較多接觸的是人文景觀,欣賞、理解和獲得這些人文知識,進行深度旅游,也是我們北歐之旅的主要目的之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结县| 黔东| 探索| 武安市| 乌鲁木齐市| 凯里市| 宁明县| 吉水县| 大埔县| 凌云县| 大邑县| 钟祥市| 青阳县| 徐州市| 郴州市| 大连市| 额敏县| 拉萨市| 天峨县| 双流县| 肃南| 天门市| 策勒县| 沂水县| 河东区| 大足县| 资中县| 普宁市| 许昌县| 大城县| 平果县| 屯留县| 广东省| 江达县| 绵竹市| 汉阴县| 中西区| 香港| 赤水市| 伊吾县| 新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