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安全知識800問
- 張雙鳳等
- 3784字
- 2020-01-07 17:05:37
第一章 術語與名詞解釋
1.什么叫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答:根據《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的規定,將第一類和第二類病原微生物統稱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2.哪類病原微生物屬于第一類病原微生物?
答:第一類病原微生物指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非常嚴重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以及我國尚未發現或者已經宣布消滅的微生物。
3.哪類病原微生物屬于第二類病原微生物?
答:第二類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嚴重疾病,比較容易直接或者間接在人與人、動物與人、動物與動物之間傳播的微生物。
4.第三類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引起人類或者動物嚴重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嗎?
答:不是的,第三類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疾病,但一般情況下對人、動物或者環境不構成嚴重危害,傳播風險有限,實驗室感染很少引起嚴重疾病,并且具備有效治療和預防措施的微生物。
5.第四類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引起人類或動物嚴重疾病的微生物嗎?
答:不是的。第四類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況下不會引起人類或者動物疾病的微生物。
6.什么叫病原微生物?
答: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夠使人或動物致病的微生物。
7.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從事包括哪些實驗活動的實驗室?
答:病原微生物實驗室是指從事微生物菌(毒)種和樣本有關的研究、教學、檢測、診斷等活動的實驗室。
8.什么叫條件致病菌?
答:有些細菌在正常情況下并不致病,但在某些特殊條件下,如宿主免疫防御機制受到損害時可以致病。
9.致病菌的致病性強弱由什么決定?
答:致病菌的致病性強弱是由致病菌的毒力決定。
10.所有分離出的細菌病毒均能稱為菌(毒)種嗎?
答:不是的。菌(毒)種是指可培養的,人間傳染的真菌、放線菌、細菌、立克次體、螺旋體、支原體、衣原體、病毒等具有保存價值的,并經過菌(毒)種保藏機構鑒定、分類并給以固定編號的微生物,所有稱得上菌(毒)種的必須要經過鑒定并給予了固定編號的。
11.何為菌種保藏?
答:菌種保藏是指將微生物菌種用各種適宜方法妥善保藏,避免死亡、污染,保持其原有形狀基本穩定。
12.微生物危害評估是指病原微生物對人造成的危害而做的評估嗎?
答:不是的,微生物危害評估是對實驗微生物和毒素可能給人或環境帶來的危害所進行的評估,對人造成的危害均要開展評估。
13.何為生物因子?
答:生物因子是指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質。
14.在開展實驗過程中,實驗人員需要配置一定的人體防護裝備以保證自身的安全,個人防護裝備能針對哪幾類危險因子呢?
答:個體防護裝備能防止人員個體受到生物性、化學性或物理性等危險因子的傷害。
15.實驗活動是指檢測和診斷活動嗎?
答:不是的。實驗活動是指實驗室從事與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樣本有關的研究、教學、檢測、診斷等活動。
16.《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由哪個部門、什么時間發布?
答:《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由原衛生部于2006年1月11日發布。
17.可感染人類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樣本中規定的第一類、第二類病原微生物是依據國家哪個規定制定的?
答:可感染人類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樣本是指在《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中規定的第一類、第二類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樣本。
18.運輸包裝如何分類?
答:運輸包裝分為A類包裝和B類包裝。
19.運輸包裝A類包裝和B類包裝具體有哪些要求?
答:按國際民航組織文件Doc9284《危險品航空安全運輸技術細則》的分類包裝要求,將相關病原和標準分為A、B兩類,對應的聯合國編號分別為U N2814(動物病毒為U N2900)和U N3373。對于A類感染性物質,若表中未注明“僅限于病毒培養物”,則包括涉及該病毒的所有材料;對于注明“僅限于病毒培養物”的A類感染性物質,則病毒培養物按U N2814包裝,其他標本按U N3373要求進行包裝。凡標明B類的病毒和相關樣本均按U N3373的要求包裝和空運。通過其他交通工具運輸的可參照以上標準進行包裝。
20.何為滅活材料的操作?
答:滅活材料操作是指感染性材料或活病毒在采用可靠的方法滅活后進行的病毒抗原檢測、血清學檢測、核酸檢測、生化分析、分子生物學實驗等不含致病性活病毒的操作。
21.何為無感染性材料的操作?
答:無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是指針對確認無感染性的材料的各種操作,包括但不限于無感染性的病毒DNA或cDNA操作。
22.何為病毒培養,病毒培養是否可以隨意選擇實驗室進行操作?
答:病毒培養是指病毒的分離、培養、滴定、中和試驗、活病毒及其蛋白純化、病毒凍干以及產生活病毒的重組試驗等操作。利用活病毒或其感染細菌(或細胞提取物),不經滅活進行的生化分析、血清學檢測、免疫學檢測等操作視同病毒培養。使用病毒培養物提取核酸,裂解劑或滅活劑的加入必須在與病毒培養等同級別的實驗室和防護條件下進行,裂解劑或滅活劑加入后可比照未經培養的感染性材料的防護等級進行操作。
23.普通病毒感染動物的實驗算是動物感染實驗嗎?
答:動物感染實驗是指以活病毒感染動物的實驗。
24.氣溶膠是由多大粒徑的粒子組成的?
答:氣溶膠是指懸浮于氣體介質中的、粒徑一般為0.001~100μm的固態或液態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分散體系。
25.何為事故?
答:事故指造成死亡、疾病、傷害、損壞以及其他損失的意外情況。
26.什么叫氣密門?
答:氣密門為密閉門的一種,氣密門通常具有一體化的門扇和門框,采用機械壓緊裝置或充氣密封圈等方法密閉縫隙。
27.什么是生物安全柜?
答:生物安全柜是指具備氣流控制及高效空氣過濾裝置的操作柜,可有效降低實驗過程中產生的有害氣溶膠對操作者和環境的危害。
28.病原微生物實驗室應特別關注定向氣流,減少污染產生,那何為定向氣流?
答:定向氣流特指從污染概率小的區域流向污染概率大區域的受控制的氣流。
29.處于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的人員在實驗過程中面臨各種危險,那何為危險?
答:危險是指可能導致死亡、傷害或疾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或這些情況組合的根源或狀態。
30.是不是所有的過濾裝置都能稱為高效過濾器?
答:不是的。高效過濾器通常以0.3μm微粒為測試物,是在規定的條件下濾除效率高于99.97%的空氣過濾器,它是對粒徑和清除率均有要求的過濾裝置。
31.實驗室發生的所有事情均能稱為事件嗎?
答:不是的。事件是指導致或可能導致的事故的情況。
32.實驗室的風險是指什么?
答:風險是指危險發生的概率及其后果嚴重性的綜合。
33.何為風險控制?
答:風險控制是為降低風險而采取的綜合措施。
34.什么叫一級屏障?
答:一級屏障是指操作者和被操作對象之間的隔離。
35.什么叫二級屏障?
答:二級屏障是指生物安全實驗室和外部環境的隔離。
36.什么叫生物安全實驗室?
答:生物安全實驗室是指通過防護屏障和管理措施,達到生物安全要求的微生物實驗室和動物實驗室,包括主實驗室及其輔助用房。
37.什么叫實驗室防護區?
答:實驗室防護區是指生物風險相對較大的區域,對圍護結構的嚴密性、氣流流向等有要求的區域。
38.什么叫實驗室輔助工作區?
答:實驗室輔助工作區是指生物風險相對較小的區域,也指生物安全實驗室中防護區以外的區域。
39.什么叫主實驗室?
答:主實驗室是指生物安全實驗室中污染風險最高的房間,包括實驗操作間、動物飼養間、動物解剖間等,主實驗室也稱核心工作間。
40.什么叫緩沖間?
答:緩沖間是指設置在被污染概率不同的實驗室區域間的密閉室。需要時,可設置機械通風系統,其門具有互鎖功能,不能同時處于開啟狀態。
41.什么叫獨立通風籠具?
答:獨立通風籠具是指一種以飼養盒為單位的獨立通風的屏障設備,潔凈空氣分別送入各獨立籠盒使死樣環境保持一定壓力和潔凈度,用以避免環境污染動物(正壓)或動物污染環境(負壓),一切實驗操作均需要在生物安全柜等設備中進行。該設備用于飼養清潔、無特定病原體或感染(負壓)的動物。
42.什么叫動物隔離設備?
答:動物隔離設備是指動物生物安全實驗室內飼育動物采用的隔離裝置的統稱。該設備的動物飼養內環境為負壓和單向氣流,以防止病原體外泄至環境并能有效防止動物逃逸。常用的動物隔離設備有隔離器、層流柜等。
43.什么叫活毒廢水?
答:活毒廢水是指被有害生物因子污染了的有害廢水。
44.什么叫靜態?
答:靜態是指實驗室內的設施已經建成,工藝設備已經安裝,通風空調系統的設備正常運行,但無工作人員操作且實驗對象尚未進入時的狀態。
45.什么叫綜合性評定?
答:綜合性評定是指對已竣工驗收的生物安全實驗室的工程技術指標進行綜合檢測和評定。
46.什么叫潔凈度8度?
答:潔凈度8度指空氣中大于等于0.5μm的塵粒數大于352000粒/m3到小于等于3520000粒/m3,大于等于1μm的塵粒數大于83200粒/m3到小于等于832000粒/m3,大于等于5μm的塵粒數大于2930粒/m3到小于等于29300粒/m3。
47.目前實驗室需對風險進行評估,以保證實驗室人員、過程和環境等的安全,何為風險評估?
答:風險評估是指評估風險大小以及確定是否可接受的全過程。
48.什么叫危險識別?
答:危險識別是指識別存在的危險并確定其特性的過程,通過危險標識讓實驗人員對于危險區域做到一目了然。
49.緩沖區和實驗區的門能否同時處于開啟狀態?
答:緩沖區和實驗區的門不能同時處于開啟狀態。緩沖區是設置在被污染概率不同的實驗室區域間的密閉室,需要時,設置機械通風系統,其門具有功能,不能同時處于開啟狀態。
50.實驗室生物安全是否只是針對實驗室人員的安全?
答:不是的。實驗室生物安全是指實驗室的生物安全條件和狀態不低于容許水平,可避免實驗室人員、來訪人員、社區及環境受到不能接受的損害,符合相關法規、標準等對實驗室生物安全責任要求。
(虞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