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4

豐子愷的長女陳寶、三女軟軟即寧馨考上了杭州市立中學,次女林先考上了行素中學,豐子愷便決定暫時寄居杭城。他在省立圖書館附近的皇親巷6號租定了一幢樓房,當起了寓公。這一方面是杭州山水的吸引力,另方面也借此可以就近照拂孩子們。在杭州居住少不了侍候應答的人,除了雜工,豐子愷還與染店兩位管事先生商量,將章桂也帶了去。于是,這一年的早秋,章桂隨豐子愷一家第一次來到省城杭州。

對于在杭州生活,十七歲的章桂沒有太多的想法。他只是想,在石門灣是過日子,在杭州也是過日子。不過從此能與慈伯朝夕相處,這是少年章桂內心一直向往著的事情。

青年章桂

九月里,老天下雨了。俗話說,久旱無大雨,開始時,那雨像輕紗,霏霏地飄灑,沒等到地面就蒸發了。后來有一天,終于下起了大雨,那真稱得上是一場豪雨啊,潑瓢傾盆的。可是晚了,大片大片的禾苗早已枯焦,雨水再多也于事無補,大荒年成已經呈現。豐子愷說:“農人啖著糠粞,工人閑著工具,商人守著空柜,只有等候來年蠶罷和麥熟了。”

不諳世事的十七歲少年章桂卻非常開心。在皇親巷6號,花園里的樹木花草喝足雨水之后滋潤起來,變得青翠欲滴。持續的高溫降下來了,人的情緒也一下舒坦了許多。

皇親巷6號是個花園式的老宅院。院里花木扶疏,有一個小小的池塘,池塘邊有一座假山。這宅院不知起造于何時,只知道民國初是浙江督軍夏超的別墅,現在的房東姓孔,是省財政廳的一位官員。豐家承租的是池塘假山那一邊的一幢小樓。章桂住的一間,隔壁住著房東的一個外甥女,年紀大約長章桂一兩歲。

章桂認為,他在杭州的工作其實和在石門灣的工作一樣輕松,但比起來,杭州的工作更加有趣,因而干起來更加開心。概括地說,在杭州,章桂有三個工作:

第一是幫助豐子愷抄寫文稿。那時豐子愷經常向上海的《申報·自由談》《宇宙風》《西風》等報刊投稿。他寫好稿子后,就讓章桂謄抄一份,原稿留存,章桂謄抄的一份寄去發表。章桂那間小房間的窗下,就像模像樣地安放了一張小書桌,窗口正對花園,他在書桌上抄寫或者讀書,眼目清亮。

第二個工作是上街采購物品。所謂采購物品,不包括買米買菜,買米買菜另有兩個做飯打雜的傭人。這兩個傭人,一個是石門灣帶來的,就是徐家娘娘。徐家娘娘是個三十來歲的女人,她主要負責做飯。另一個是個男工,叫阿毛,也三十多歲,是杭州郊區人,他主要打雜。章桂采購的是臨時需要的用品。

第三個工作是他最最開心的,就是隨豐子愷外出訪友或者游玩。章桂隨豐子愷外出,豐子愷向別人介紹章桂,就說是自己的表親。為什么說成表親呢?因為中國的習俗,一表三千里,無非表示親近的意思。但在正式場合,或在文章里,他就稱章桂為店員、店友。不過,那時候豐子愷的確非常喜歡章桂,在給黎丁的一封信里就曾這么說過:“章桂生長我家,猶似子侄,對我甚是忠誠,最可靠也。”

豐子愷在杭州的第一個外出節目,是去“陋巷”拜訪馬一浮先生。馬一浮先生是著名的國學大師、理學家、佛學家、詩人和書法家。可他非常低調,不愿意張揚,長年隱居在杭州的一條陋巷里。所謂陋巷也者,那是豐子愷的說法。陋巷自然有巷名的,豐子愷從他的文章出發,為突出馬先生的品格,故意將巷名隱卸掉了。幾十年后當學者們需要查證的時候,這么一條馬先生曾經寄跡過的實實在在的巷子卻變得迷蒙起來,很難確證了。據馬一浮先生的史傳資料及年表,馬先生在杭州主要居住過的巷子有三條:寶極觀巷、延定巷和馬所巷。陳星先生再根據豐子愷的描述和弘一法師1928年農歷六月十九致李靜園的一封信,大致推定1918年至1933年,馬先生居住的巷子是延定巷。章桂至今對陋巷和馬宅仍保留有新鮮的印象,但對巷名和宅號也一樣地茫然了。

在陋巷里的馬宅被稱作湛廬,因為馬先生的號叫湛翁。章桂記得,湛廬是一所古色蒼然的老宅院,有天井,有廳,有書房,當然還有房間、廚房和雜間。廳很大,真所謂高大軒敞,廳上一聯:“匹夫常以天下為己任,君實事無不可對人言。”是馬先生的手筆。書房在里面,書房里也有一聯,曰:“知足常樂,能忍自受。”也是馬先生的手跡。這兩副聯語章桂至今仍記得清清楚楚。

馬一浮先生是除弘一法師李叔同外,讓豐子愷一生敬重和佩服的人。他每次面對馬先生都有面對神明的感覺。1938年10月,豐子愷在桂林與馬先生重逢,當馬先生離開時,豐子愷不禁為之黯然傷神。他在日記里寫道:“途中忽見桂林城中暗淡無光,城外山色亦無理唐突,顯然非甲天下者。蓋從此刻起,桂林已是無馬先生的桂林了。”在杭州的三年里,豐子愷不止一次去陋巷拜訪馬先生,每次差不多都帶上章桂。九十歲的章桂對我說:“馬先生和慈伯談得很投機。他們娓娓地談著,時時發出會心的笑聲。”他們談話的內容,章桂只聽得懂一兩句,但他坐在一邊一點也不覺得氣悶。他說他很喜歡馬先生濃重的紹興口音,聽他說話就像聽綸音佛語。每次去湛廬當然少不了酒。馬、豐二先生都善飲,他們一邊談話,一邊開懷暢飲,還不時雜有詩詞的吟詠。

豐子愷雖然希望能經常和馬先生見面,但他常常克制自己,怕打擾馬先生,所以,其實章桂去陋巷的次數遠遠超過豐子愷。為什么呢?章桂受豐子愷差遣,給馬先生送酒去呀。每次章桂送酒,豐子愷都有附書,馬先生也必回書。書信里也多有詩詞,章桂至今記得的有這么兩句:“客來常攜酒,書至每附詩。”


【同期聲】

M先生則叫工人倒茶的時候說純粹的紹興土白,面對我們談話時也作北腔的方言……他的頭圓而大,腦部特別豐隆,假如身體不是這樣矮胖,一定負載不起。他的眼……圓大而炯炯發光,上眼簾彎成一條堅致有力的弧線,切著下面的深黑的瞳子。他的須髯從左耳根緣著臉孔一直掛到右耳根,顏色與眼瞳一樣深黑。……他的談話中突然發出哈哈的笑聲響亮而愉快,同他的話聲全然不接,好像是兩個人的聲音。

——豐子愷:《陋巷》


不知從哪條渠道得到的一個馬先生的讀書故事,章桂覺得非常神奇。故事說,馬先生有一段時間常常去浙江圖書館借書。圖書館和馬先生家斜隔著小半個西湖,馬先生就雇一只小船上圖書館。他借了很多很多書,請船家幫忙搬到船里,他則坐下來就讀,往往上岸時差不多一小半已經讀完。過一兩天,他又要去借書了。這似乎有點夸張,但有印證。李叔同先生就曾對豐子愷說過:“馬先生是生而知之的。假如有一個人生出來就讀書,而且每天讀兩本,而且讀了就會背誦,讀到馬先生的年紀,所讀的書還不及馬先生多。”豐子愷也說:“馬先生看書報,真正是一目十行。他談藝術時,托爾斯泰、盧那卡爾斯基都要退避三舍。”

豐子愷除了拜訪馬一浮先生,還造訪音樂家姜丹書先生。姜先生和李叔同先生曾經是浙江兩級師范學校的同事,也是豐子愷比較親近的老師。姜、李二先生“初為文字交,先即以報章文藝相往還,繼以‘南社’同文”。姜先生先民國一年受聘浙江兩級師范教席,次年,即民國元年(1912年)農歷七月,李叔同先生也來校任教,從此成為同事。

李先生來二師后的第六天,偕姜丹書、夏丏尊二先生同游西湖。那時節“晚暉落紅,暮山被紫,游眾星散,流螢出林。湖岸風來,輕裾致爽。乃入湖上某亭,命治茗具。又有菱芰,陳粲盈幾。短童侍坐,狂言披襟,申眉高談,樂說舊事,莊諧雜作,繼以長嘯,林鳥驚飛,殘燈不華,起視明湖,瑩然一碧;遠峰蒼蒼,若現若隱,頗涉遐想”。直到“漏下三箭,秉燭言歸”,寫成了這篇膾炙人口的散文名篇《西湖夜游》。五六年間姜、李二人“志同道合,聲應氣求,相交益契”。李叔同先生是豐子愷的恩師,李、夏和姜這么投契,姜丹書先生自然就成為豐子愷親近的人了。如果說豐子愷對李叔同和夏丏尊兩位先生執的是弟子之禮的話,那么,對姜丹書先生更接近于亦師亦友了。豐子愷這回來作寓公,知道姜先生還在杭州,他自然要去親近的。

那時,姜先生借住在西湖邊的招賢寺。招賢寺的住持弘傘法師是弘一法師的師兄。據說弘傘法師俗名桂中和,本是軍旅出身,曾參與二次革命,退伍后悟道,于1917年發心出家。姜丹書先生借住在招賢寺一間僧房,亦如張珙借住普救寺,寺院提供膳食;所不同的,寺內沒有崔鶯鶯這樣的女眷。

豐子愷去造訪姜先生,多一半是相約出游。他們去的地方不外湖上山上。姜丹書先生有一張古琴,琴體呈肉黃色,即便在昏暗的地方,這琴也好似沐著陽光。豐、姜二人出游必定帶上這張琴,抱琴的當然是章桂。章桂也樂于充任琴童,每次出游不用吩咐,就主動去取琴了。

章桂記憶深刻的是有一年的秋天,他們去北高峰。已是深秋時候,天高云淡,滿山的紅葉像浸過酒一樣。他們緩緩地行走在山道上。姜、豐二人一邊走一邊說笑,山風習習,吹得他們長衫的下擺像旗子一樣獵獵作響。

將及山頂,轉過一處山嘴時,不遠的樹叢掩映里出現了一家茶寮。這茶寮此時顯現,可謂地設天造。游人一路上來,到這里往往已筋疲力盡,唇焦口燥,一張椅子,一杯清茶,不啻蓬萊仙境了。

姜先生領頭走進茶寮,選定一張靠窗的板桌坐下,就有茶博士過來招呼。他們要了一壺龍井,一碟花生,一碟瓜子,就喝茶,嗑瓜子,剝花生,閑聊。茶寮大約是筑在山崖上的,不時有一縷一縷藍色的云霧從窗口飄進來。窗外有一株很粗的山櫸樹,樹上有一對翠鳥一高一低地鳴唱。

喝夠一壺半茶,姜先生取過古琴開始撫琴。章桂不懂古琴,只是覺得琴聲叮咚,幽雅清逸,纏纏綿綿,非常好聽。那天姜先生興致很高,彈了好幾首曲子,后來才知道其中就有《高山流水》。

因為北高峰高,景點也不多,所以一般游人去那里的不多。但是那天奇怪,姜先生的琴聲居然吸引來不少人,他們依在門邊靜靜地聽著。茶寮的茶博士也聽呆了,提著銅銚子站在一邊,好像一尊雕像,竟忘了為茶客續水了。


【同期聲】

前天同了兩女孩到西湖山中游玩,天忽下雨。我們倉皇奔走,看見前方有一小廟,廟門口有三家村,其中一家是開小茶店而帶賣香燭的,我們趨之如歸。……最初因游山遇雨,覺得掃興;這時候山中阻雨的一種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牽引了我的感興,反覺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所謂“山色空濛雨亦奇”,我于此體會了這種境界的好處。

——豐子愷:《山中避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朔县| 林州市| 彭山县| 西丰县| 洛隆县| 兴城市| 田东县| 台中县| 石首市| 三穗县| 房产| 宿松县| 巢湖市| 巫山县| 太保市| 和顺县| 泰顺县| 桂东县| 谢通门县| 昌邑市| 武陟县| 宜章县| 诏安县| 南平市| 竹北市| 龙里县| 呼玛县| 尼木县| 蒲江县| 古丈县| 婺源县| 马山县| 凌海市| 明星| 麻江县| 林口县| 玉树县| 通渭县| 昆明市| 闽清县| 隆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