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小龍技擊法
- 李小龍
- 8155字
- 2019-04-22 18:03:43
第5章 速度訓練

什么是技擊的速度呢?只是手、腳和身體運動的速度嗎?或者說,一個優秀技擊手是否還具有其他的優良素質呢?優秀的技擊手是什么樣呢?
對于這些問題的回答是:一個優秀的技擊手可以不費什么力氣就能給對手以更狠、更迅速的打擊,并且自己不被對手擊中。他不僅有敏捷的手腳和靈活的身體,而且還擁有一些其他素質,如:隱蔽的動作、良好的協調性、完美的平衡機能和敏銳的洞察力。雖然有些人也具有其中的一些素質,但要知道這些都是經過艱苦訓練才培養起來的。
如果動作遲緩,不能將力量和速度結合起來,那么你在訓練中練就的所有力量都是白費的。力量與速度缺一不可,一個技擊手必須具備這兩種素質才能成功。
一種提高速度的直接方法,就是在擊中對手前的一剎那手或腳猛然抖動發力。這與手舉過肩投球是同一原理。例如:當你揮臂投出一個壘球時,在將球投出的一瞬間或整個揮臂動作的最后階段抖動手腕,你擊出這個球的速度要比不抖腕時的速度快。大揮臂加抖腕自然要比小揮臂抖腕具有更大的加速度。一條十二尺長的鞭子(抽得準的話)要比一條二尺長的鞭子打的痛得多。
5.1 擊拳速度
翻背拳并不是最快、最有力的拳法,因為它不能同時借助整個身體的運動。但是它卻是一種可以充分運用抽擊和猛抖發力的打法。首先,它像擺動一樣地打擊而不是直擊,這就意味著你在出拳時可以施加更大的打擊力。其次,手腕有較大的靈活性和動作的自由度,除了可以上下擺動之外(從拇指到小指),還可以左右擺動(從手掌到指關節)。這就是說,可以更加有力地揮拳猛擊(如圖5-1)。

圖5-1
翻背拳一般是用來打擊對手的頭部,并主要與“擸手”(抓拿手的技術)結合使用(如圖5-2)。它一般是由肩的高度打出的,當然也可以作為突然襲擊從肩到腰這一段的任何位置上打出去。只要動作隱蔽,對手是很難抵擋住這一擊的。

圖5-2
雖然運用這種打法要損失一部分力量,但若與“擸手”相結合,這一點是可以得到彌補的。如果用力拉對手,則可將其突然地拉近以便運用翻背拳打他。當指關節接觸到對手的面部時,其沖擊力將是致命的,就像兩輛迎面疾駛而來的汽車相撞一樣。
為了提高翻背拳的速度及敏捷性,可以點燃一支蠟燭,試著以拳背的加速度將其撲滅。另一種有趣的練習方法是:同伴在你有控制地向其面部擊打時截住你的拳頭,如果他未能截住,你應在距離其皮膚大約0.6厘米時住手。
李小龍也使用活動頭型靶進行練習(如圖5-3)。這是一種特別的靶,是專門為單人訓練制造的。頭靶是用軟物填充起來的,具有彈性,能夠承受任何沉重的打擊。

圖5-3
前手標指是速度最快的進攻技術,因為它距離目標的運動距離短,所以能迅速擊中目標;它也是你赤手進攻最長的武器,因為此時并不需要把手握成拳,而是將手指伸直,這就使手臂又延長了數寸(如圖5-4和圖5-5)。

圖5-4

圖5-5
運用這種技術時無須十分用力,因為你的目標是對手的眼睛。相反,準確性和速度卻是最重要的。對于對手來說,戳擊是很有威脅性、很危險的武器,因為它的破壞力很大而且很難防御。
如果你未擊中對手的眼睛,而是碰到其頭部或骨頭等較硬的部位時,那么就應該保護你的手指不受損傷,并學會運用正確的手形,將手指排列好(如圖5-6),微屈較長的手指,并與較短的手指相適應,拇指內扣,使整個手呈一支矛的形態。

圖5-6
要想提高標指戳擊的速度,你需要做大量的練習。而且大部分的練習,將是你調動自身積極性的結果。速度取決于動作是否簡捷、實用,而標指又是一種讓你有機會去體驗的技術。標指像截拳道中所有的打擊一樣,不帶任何后縮動作地向前突刺。這如同蛇捕食時吐信一般,毫無預兆警示。
你在快速打擊上花費的時間越多,動作速度就會越快。就好像在慢跑時突然出拳的拳擊手一樣,你必須同樣重視獨自的訓練。紙靶是一種極好的訓練裝置(如圖5-7),它便宜、易于制作,對于希望加快打擊或戳擊速度的人來說是十分有益的。

圖5-7
除了紙靶之外,李小龍還常用一片厚皮革條進行練習,這樣可使手指更加堅硬(如圖5-8)。在活動頭靶上,李小龍也進行大量的標指戳擊練習(如圖5-9),因它最適宜做手指戳擊練習。活動頭靶在被標指戳中時,表面會陷下,但卻有足夠的硬度促使手指變得更加強硬。

圖5-8

圖5-9
雖然木靶太硬,手指無法戳入,但對于練習標指戳擊的組合動作來說,它是很有用的器械(如圖5-10)。當木人樁的手臂伸出妨礙你接近時,就像真的對手一樣。

圖5-10
前手標指是最迅速的進攻手法,而前手直拳又是所有拳法中速度最快的拳法,也是截拳道的主要拳法。它既是一種重要的進攻武器,又是能在一瞬間阻止或截擊復雜攻勢的重要防御手段。
盡管我們在“力量訓練”一章中討論過前手直拳的打法,但力量并不是前手直拳的首要問題。其實把前手直拳歸類為快速打擊更為恰當。像標指戳擊一樣,它距離目標很近(如圖5-11、5-12和5-13)。

圖5-11

圖5-12

圖5-13
前手直拳不僅是最快的拳法,還是打擊最準確的拳法。因為它是在近距離內向前直擊的,所以能讓你保持身體的平衡狀態。它像手指戳擊一樣難于阻擋,特別是在運用連續的短小動作時。還有,它在運動中比在固定位置上實施速度更快,它與手指戳擊一樣,能以其威脅性的姿勢使對手感到緊張不安。在擊中對手之前,要借助迅猛的動作來加強拳的力量和速度。在拳頭觸到對手的前手時,要保持放松狀態,只是在接觸的一剎那要握緊拳頭。為了使打擊具有爆發性的力量,應利用內在流動力量來增加手的力量。
直拳并不是目的,而是為達到某種目的而采取的手段。直拳雖然不是一拳便能打倒對手的有力打法,但卻是截拳道中最具優勢的一種打法。它與其他拳法及腿法結合運用才會更加有效。
直拳應由警戒式發出,落拳點應與自己的肩部成水平(如圖5-14、5-15和5-16)。打擊矮個對手或攻擊對手的較低部位時,要屈膝,使肩部與落拳點持平。而當打擊高個對手時,要踮起腳尖。

圖5-14

圖5-15

圖5-16
以后,隨著技藝的提高,手在任何位置都能自如地出拳,不會再有任何諸如向后抽拳或收肩這類多余動作。但是,為保證其攻擊威力,必須在身體平衡時出拳。
與傳統姿勢不同的是,手絕不能置于髖之上(如圖5-17、5-18和5-19),也不能從這個部位出拳,因為手的這段運動是很不必要、不切合實際的。再說,從髖部出拳,還會使身體在出拳動作中露出很大空當。

圖5-17

圖5-18

圖5-19
正如上一章所談及的,如果你轉動髖部,利用其他一切能加重打擊的方法,那么你的前手右直拳將更加兇狠有力。但是有時它會泄露你的動向,使你不得不做出決定——是否犧牲速度以保持力量。這時你要根據對手的情況做決定,如果對手的動作緩慢且笨拙,那你仍然可以運用有力的打擊,而且要不露聲色地攻擊。但如果對手很敏捷,那你就必須注意速度,而不是強調力量。加強速度和準確性訓練的最好設備,是老式的速度球(如圖5-20)。這只速度球吊在從天花板垂下的彈性索上,速度球的下端用一根繩子扯向地面,其高度與肩部成水平。使用速度球要得當,兩手必須十分快速、準確地擊中目標,并掌握好時機,這樣速度球才會向你直接回彈。

圖5-20
最初,你可以讓兩腿舒適地分開平行站立,以兩手擊打沙袋。用自己的鼻子作為引導點,成直線地打擊它。沙袋最有價值的特點是,它迫使你直接、干脆地擊打它而不是推它,否則它就不會急速地彈回來。但是,一旦經過練習掌握了擊打的技巧之后,便要由警戒式做手和肘的復合練習,即以拳擊打,以肘和前臂阻擋或撞擊(如圖5-21)。

圖5-21
按傳統的站立姿勢從髖部出拳,是無法再擊中沙袋的。因為按這種姿勢第一次擊打后,再對彈回的沙袋做出反應就太慢了。而且傳統方式的兩手不能保護頭部,肯定要被沙袋撞到臉部。
手靶(如圖5-22),是一種多用途的裝備,它可以用來提高踢擊和組合打法的力量與速度。你可以用一只或兩只手靶進行練習。

圖5-22
圖5-23和圖5-24,是李小龍在利用一只手靶進行爆發性右直拳的練習。一只手靶的練習,除了訓練爆發力以外,對于加快出拳速度也是十分有益的。讓伙伴舉著手靶,每當你試圖面對面地擊中手靶時,伙伴飛快地上下移動手靶,盡量使你無法打中。

圖5-23

圖5-24
李小龍用右前手打出第一拳后,左手緊接著便打向第二只手靶,反復打(如圖5-25、5-26和5-27)。同伴用一對手靶躲閃、晃動,展現出一對難以擊中的目標,從而幫助出拳者鍛煉速度、瞄準能力和身體的協調性。

圖5-25

圖5-26

圖5-27
然而那種為了提高速度而擊打墻壁上帆布沙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要想提高速度,你就要時刻記住用速度去擊打,而不是力量。如果在任何時候都是以全力進行擊打的話,那就會喪失速度。即使在練習擊打重沙袋時(如圖5-28、5-29),也要注意將速度和力量結合起來。一般都以占優勢的前手進行速度攻擊,而后手進行力量攻擊。在靠近沙袋時,兩手還可以連續地發出重擊。

圖5-28

圖5-29
木人樁也可以用來結合拍打作快速出拳練習(如圖5-30、5-31)。但這種方法對于以前沒有進行過木人樁練習的人來說有個弊端,如果他的拳頭不適應硬物體,他就很容易弄傷自己。

圖5-30

圖5-31
刺拳很像前手直沖,但卻不具備后者的力量。它常被兩個狡猾的技擊手用來在格斗初始或拳術對抗的前幾個回合內進行“試探”,用以了解對手在運動中的謹慎程度。當兩個旗鼓相當、技術熟練的斗士對陣時,刺拳往往貫穿于整場格斗始終。
在拳擊中,前手刺拳是最常用的攻擊手法,但在截拳道中,則是前手直沖。這兩種技擊法的共同特點是:快速敏捷、準確、短促、發拳時身體的平衡好、很難被對手阻擋。
在進攻中,前手刺拳用以逼使對手失去平衡,從而為更有力的打擊制造空當。在防御中,它能遏止或做出有效的機動動作。例如,可以在對手即將發動攻擊時,搶在他出擊之前向他的面部刺拳,也可以挺直手臂戳擊,以迫使對手與自己保持一定的距離,防止其近戰。
戳擊的目標主要集中于面部,因為它缺乏力量,不能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所以它是一種較弱的、騷擾性的打擊,但在策略上是十分有益的。注意運用時手臂要放松,在即將擊中前才加速、加力。
5.2 隱蔽出拳
使截拳道區別于傳統功夫形式和拳擊的最明顯特點之一,是李小龍揉進了擊劍中不易暴露攻擊意圖的特點。他采納了擊劍中的一部分步法,并運用了手的攻擊先于身體而動的原則,這讓他的翻背拳、標指和直拳這些快速打法,幾乎使對手不能閃避或阻擋。
因為截拳道在開始攻擊時,沒有任何諸如繃緊兩肩、移動腳步或身體這樣的預先警告,所以對手就不會有足夠的時間做出反應。當對手看到拳頭擊來時(如果能看到的話),他想閃開或阻擋已經太遲了。當你的身體前沖的時候,拳頭早已擊中對手又抽回來了。這就是擊劍運動員向前突刺而身體并不前移,直到手向后抽回時身體才前移的典型動作。
在出拳的同時,身體或腳哪怕稍稍動一點點,都會向對手暴露或預示你的意圖。隱蔽動作的訣竅是放松肢體,但是要保持小幅度的擺動。手要輕松地揮出,這樣臂膀就不會繃緊。拳頭應在擊中目標前加力的一瞬間才握緊。面向對手時,應毫無表情。因為面部最細微的表情都會流露出意圖,使對手警覺起來。
李小龍的快速拳擊極為精熟,以至他在空手道比賽中進行表演時找一個自愿與其交手的人都成了問題。就連冠軍們也都害怕與他對壘,因為他們大都知道他運用拳法的高超技藝。圖5-32和5-33,是李小龍快速攻擊一位空手道黑帶(有等級的)運動員的表演。即使李小龍指給這位黑帶運動員他要打擊的部位,這位黑帶運動員也還是在八次打擊中都未能阻擋李小龍的攻擊。李小龍之所以能夠成功,不僅在于他有快速敏捷的手,而且還因為他有完美無瑕的隱蔽動作。

圖5-32

圖5-33
做隱蔽打擊時的步法,應如“步法”一章中所談到的那樣,是滑步向前的。先練習翻背拳,再練習標指,最后練習前手直拳。
開始時的拳擊和戳擊,是做對空氣的打擊練習,然后練習打紙靶,最后用拳靶進行練習。像練習快速打擊一樣,讓同伴在你出拳擊打時突然地移開手靶,竭力使你的攻擊落空。
還有另一種練習,就是“合掌”游戲。站在距離同伴一臂再加10~20厘米遠的位置上,讓同伴兩手分開30厘米,將拳頭從其兩手之間打向他的身體或面部,但應注意不要讓他的兩手夾住你的拳頭。
如果同伴未能夾住你的拳頭,可以讓他縮小兩掌之間的距離,只保持15厘米的間距即可,同時你也可以離他更遠一點出擊。但在準備進行這種練習之前,須確保你能控制住擊出的拳頭。一旦同伴未能夾住拳頭,你應在擊中他之前住手。
在進行“合掌”游戲之前,最好也學會控制出拳。讓同伴靜止站立,當拳頭打到他面前4厘米時停住,然后逐漸將拳打得越來越近,直到碰到他的皮膚為止。應使同伴只感覺到你動作的氣流。同時,同伴也要學會在拳頭幾乎打到他的面部時也不眨眼。
5.3 踢擊速度
在截拳道中,最占優勢的腿法是側踢和勾踢。側踢既快又有力,而勾踢主要是被用作快速踢擊。在截拳道中,大部分的踢擊是由前腳來完成的,這樣就縮短了你與目標之間的距離。
勾踢一般集中踢擊身體的上部——即腰以上到頭部,用勾踢踢擊對手的手臂下方——肋部時,效果特別好(如圖5-34)。正如上一章所提到的,腿比臂要強壯得多,因而勾踢這樣的快速踢打可以一舉讓對手喪失戰斗力。

圖5-34
由于勾踢的起腿動作難度很大,在實施過程中容易失去身體平衡,尤其向高處踢時更是如此,所以勾踢比側踢更加難以掌握。
由警戒式開始做勾踢(如圖5-35),將前腿膝部上提,大腿抬至水平位置(如圖5-36),小腿放松下垂,并與地面大約成45度角。身體重心應完全落在微屈的后腿上,身體微向后傾斜。然后,以后支撐腳的前腳掌為軸,轉動髖部,最后伸直后腿,將前腳猛然踢出(如圖5-37和5-38)。當腳離開地面之后,踢擊動作應一氣呵成。兩腿應連續踢擊目標,而且是不僅踢擊目標的表面,還要使踢擊力透目標直至內側。像出拳一樣,腿在接觸目標前要快速屈伸。

圖5-35

圖5-36

圖5-37

圖5-38
初學者容易犯的錯誤之一,是身體過于向前傾斜,將勾踢分為兩個動作。在抬起膝蓋后,初學者喜歡將腳先向后擺動然后再踢出去,這樣就會減慢踢擊的速度。對照腳的路線圖,這兩個動作也因起腳的停頓和沒有按照李小龍在圖5-39、5-40、5-45、5-46中所做的示范動作那樣,運用髖部和腿部運動的合力,從而削弱了攻擊的力量和速度。腳的踢擊路線如圖5-41和圖5-42所示。(上圖是正確的踢擊路線,下圖是錯誤的踢擊路線)。

圖5-39

圖5-40
腳的路線圖

圖5-41

圖5-42
勾踢通常是結合快速的前進步法來實施的。由警戒式(如圖5-43)向前跨7~8厘米左右(圖5-44),接著后腳迅速滑步跟上(如圖5-47),當后腳將要觸到前腳時,抬起前腳踢擊(如圖5-48)。

圖5-43

圖5-44

圖5-45

圖5-46

圖5-47

圖5-48
當對手逼近你時,你也發現自己距離對手很近了,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要再向前跨出7~8厘米,而是要由警戒式(如圖5-49)將后腳直接快速滑步跟上(如圖5-50)。接著在對手還未來得及做出反應時,就起腳側踢了(如圖5-51)。整個動作應一氣呵成,不要遲疑或操之過急。

圖5-49

圖5-50

圖5-51
有時你會處于這樣一種處境,若跨出7~8厘米,距離對手太近,不跨又感覺太遠(如圖5-50)。遇到這種情況時,應在側踢起腳之前猛沖一下(如圖5-52)。

圖5-52
雖然勾踢一般多用于踢擊身體的上部,但也經常以襠部為目標(如圖5-53和5-54)。這一點往往取決于你的身體與對手所形成的角度。你會體會到,這是唯一能夠擊中這一難以擊中部位的實用踢法。

圖5-53

圖5-54
有好幾種器械是可以用來做勾踢訓練的,而其中最實用、最經濟的一種是紙靶。先從警戒式做不移動腳步的踢靶子動作,以體會自己的姿勢(平衡)和腳的踢擊路線。還要特別注意接觸目標時的發力狀況。
隨著訓練的進行,可逐漸地改踢較硬的物體,如輕沙袋(圖5-55)和重沙袋,以及用木人樁來練習手腳的組合技術(如圖5-56)。當掌握了勾踢技巧之后,就可以利用活動目標來練習了,如拳擊手靶。開始時只用一只,隨后再加上另一只,這樣左右腳都可以得到練習。

圖5-55

圖5-56
雖然一般說來勾踢接觸目標部位的是腳背,但腳的其他部位如腳掌、腳尖和外脛骨也是可以利用的。不過在光腳進行格斗時,應避免使用腳掌或腳尖。
在多數擊打中,重擊一般要比輕擊的速度慢,可是側踢卻是二者兼而有之的腿法,它既迅速又有力。如果目標是對手的下部,如膝部或脛部(如圖5-57和5-58),那么它可以像勾踢一樣快速、敏捷。李小龍運用低位側踢,幾乎如同前手刺拳一樣迅速,看他追擊完全失去平衡向后退縮的對手是十分有趣的。

圖5-57

圖5-58
練習快速側踢,要取警戒式并假設對手的前腳就在前方。當踢出一連串角度向下的側踢時,兩眼須緊緊盯住假想中對手的面部。這種訓練的目的是,使腳迅速有力地踢出。木人樁也可以用來練習低位的側踢(如圖5-59)或練習手腳的組合動作,以及各種其他腿法。

圖5-59
另一種快速踢法是向上、向前的對襠部的踢擊,它的實施方法差不多與勾踢一樣,所不同的是這一腳不是斜線踢向對手身體的側面,而是直接向上垂直地踢擊對手的小腹。按照“力量訓練”一章所論述過的,如果配合上你的髖部動作,那么你就能做出比勾踢更加有力的踢擊。
前踢在截拳道的對抗中是不常用的,因為在警戒式中沒有充分的機會運用它。但是對付許多不知如何保護好小腹的人,這仍是極為有效的腿法之一。
雖然可以用腳尖或腳掌踢擊對手,然而人們主要還是用腳背或脛骨,因為使用它們更能準確地擊中對手。腳要從對手的兩腳之間向上踢(如圖5-60和5-61),這樣幾乎不可能踢不中目標。

圖5-60

圖5-61
在攻擊與防守中,偶然也有機會運用前踢。例如,在避開一次攻擊之后,可能會使對手一撲而轉過身去,這樣他背對著你(如圖5-62和5-63),就可運用前踢的腿法了。

圖5-62

圖5-63
在日常的訓練中,可用重沙袋的下緣來練習前踢,還有從天花板上懸掛下來的輕沙袋或球,對于提高踢擊活動目標也是極好的輔助器械。此外,拳擊手靶也可用來練習前踢(讓同伴戴好手靶,掌心向下保持水平)。像其他技術一樣,木人樁是用來練習組合動作的(如圖5-64),但不要過于用力地去踢,因為那樣有踢傷腳的危險。

圖5-64
5.4 敏覺性與洞察力
某些運動員似乎比別人有更大的周邊視覺感,像籃球運動員那樣,他似乎知道每個球員的位置,而且總能發現具有空當的人;或者像一個四分衛那樣,總是能看到無人防守的接球者。一些體育領域的專家相信,只有極少數天才運動員才擁有這種特殊的余光。但是,他們還認為這種特質每個人都是可以通過不斷的練習來提升的。在格斗里,如果與你交手的只是一個人,那就不需要廣闊的視野。但是當被兩個以上的進攻者圍住時,就必須具備廣闊的視野了。
為了開闊視野,可將目光集中于遠處的建筑物,如一幢大樓或一根電線桿,然后將目光擴散,還可看到它四周模糊的環繞物。你要以眼角的余光注意一切活動。
在訓練中,當你面對三個以上的對手時,你的目光似乎只盯著中間的人,但實際上他們全部都在你的視野之中。當他們當中的某個人動了,即使是有極其細微的運作,你都要大喝一聲他的名字。
當你對付一個對手時,不僅兩眼要盯住對方的眼睛,還應將其整個身體都置于你的視野之中(如圖5-65)。當你的目光集中在遠處時,視野就較為廣闊。但當你的目光集中于較近處時,視野范圍就會變小。在對付單個人時,盡管手的位置比腳距離你的眼睛更近,但是隨對手的手而動還是較難的,因為手比腳要快。

圖5-65
一個技藝高超的武術家,對李小龍迅速的手腳反應感到吃驚。李小龍總是在對手剛剛要起腳或出拳之前截擊。他似乎有一種天性或第六感官,使他初次見面,就能覺察到別人的思想。與像他這樣的人格斗會令人沮喪,因為你還未來得及眨一下眼,他已經撲到了面前。
李小龍快速反應的秘訣,是他那多年練就的高度“洞察力”,這對他那嫻熟的拳腳功夫是一種完善。單純的手腳加速作用,并不一定意味著你能夠搶在對手之前擊拳或出腳。也就是說,單單憑速度并不能保證在對手打中自己之前就擊中對方。但是,通過培養敏銳的洞察力,可使搶在對手之前的機會大大增加。
怎樣鍛煉敏銳的洞察力呢?一種方法是對周圍的環境保持警覺,學會做出迅速的反應。例如,在飯店或公共場所,從人群中挑選一個人作為目標,并隨時注意他的舉動。當他或她做出某種手勢時,你應無聲地“啊”一聲,或者用其他的聲音做出反應,來漸漸地提高自己的反應速度,并爭取能對其舉動做出判斷或搶在他做手勢之前就“啊”一聲。
如果你有一條狗,可以用一塊破布來逗它,借此來練習敏銳的洞察力。當狗跳起撲破布時,你應做出反應,即“咄”一聲,同時突然把破布扯向一邊。開始時,將破布舉高些,以后當你的反應加快了,可將破布向狗垂得低一些。這種簡單的練習能驚人地縮短反應時間。
如果對此你不信服的話,可以不出聲地做同樣的練習,當狗撲過來時只是突然地把破布扯開,這時你會發現,你的反應會是何等之慢。
你可以和同伴一起做的一種練習是,讓同伴很快地做一些手勢,你對此做出反應。之后,你將拳擊手靶舉在同伴的面前讓他來打。當他一拳快速擊來時,你將手靶迅速移開,同時“啊”一聲,驚人的是這種簡單的練習可以大幅度提高靈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