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頂尖決策方法
- 劉燁
- 10字
- 2021-10-27 17:53:28
第一章 決策學與決策樹
1.現代哈佛經營決策學
決策學的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經營決策學的理論,二是經營決策學的應用。這兩個方面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現在科學技術和生產的飛速發展,必將推動經營決策的迅速發展。
首先,現實的需要,要求決策研究迅速普及,特別是對一些常規的決策。因為現代化的工業國家,都已經大量出現以自動控制為特點的現代管理信息系統。
現在正迅速普及著常規決策的自動化,相信不久就會從現代化的工業國家傳播到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如交通運輸的調度信息管理系統、商店的自動售貨信息管理系統等,都已經在世界各地得到了迅速的普及。
這種決策研究的迅速普及與發展,必定會在實踐中出現大量的新問題,其中包括怎樣使決策方法數字化、模型程序得到不斷提高,這就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決策研究方法、理論以及為適應這種情況需要的當代新數字的發展。為了對復雜動態系統進行管理與控制,這就必須采取系統設計,也就是要求系統分析、仿真技術、模擬理論等一系列新理論與方法不斷向前發展。
總而言之,常規性決策在它的方法、手段與技術不斷提高的情況下,正在朝著準確性、高速性以及高的經濟收益性的方向發展。由于常規決策方法的使用所顯示的威力,能使它的應用領域和范圍不斷擴大,這就要求,將不確定型的決策問題轉化為確定型決策問題的理論與方法,進行進一步地研究與發展。
對于非常規性決策來說,大多都屬于戰略性、關鍵性問題的決策。雖然它同常規性決策相比在數量上要少一些,但它在社會政治與經濟的管理中卻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由于處理這類問題很復雜,所以,在歷史上對于諸如國家、政治、經濟、軍事等重大問題的決策,大部分是由“權勢加超群的才能”作出的,要把握這一過程的規律是有相當難度的。在近代決策研究中,有人試圖把這類問題全部規范化,但實踐證明,這是不現實的。由于重大戰略決策問題,需要對各種不同的行動方案,在經濟上、政治上、社會上甚至在生態、心理等方面作綜合的全面的評價,它所考慮的因素(變量和目標)相當多,相互關系又極為復雜,以至需要比其他任何自然科學所需要的數字還要高深得多的數學才能解決,這是現代數字手段根本無法滿足的。
從決策活動發展的歷史來看,決策活動從方法上是由個人的、定性的決策發展到規范性的決策,再發展到定量的決策。但當人類決策想全部用定量的方法解決碰到不可逾越的困難時,又往往向直觀的定量方法求助。這當然不是在走回頭路,因為當決策者在對戰略問題進行決策時,從來也沒有放棄在決策過程中可能應用的有利作出正確決策的數學、系統分析、仿真技術等有力手段,并盡最大努力提供一些可靠的決策咨詢。
正是這種直觀的、定性的決策方法,使歷史上決策由個人才智轉向集體的才智,多年來已經逐漸形成了一套規范與科學的方法,如模擬法、探試法、推演法等,但用的多且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方法則是德爾斐法。在70年代初對美國1000個公司所進行的調查,采用過模擬方法確定決策方案的公司為數相當少,采用過數學方法的公司則更少。另據1977年波肯姆特納對美國204個大公司進行的調查,應用模擬方法確定方案的公司數已占調查公司總數的86%。這已足夠能說明,決策活動從決策方法的數學化、模型化、計算機化的決策學發展史第一次飛躍的基礎上,又在進行第二次飛躍,也就是說正在向決策活動以創造性邏輯思維與定量計量法相結合的方向飛躍。這一結合使要在不確定性中找到確定性的規律更為方便,而且能在非模式活動中發現某種相對穩定的模式。
隨著決策研究的不斷深入,決策理論與決策學本身的科學范疇及其結構也在逐漸形成、發展和完善。經營決策學是隨著近代工業和社會的發展而形成的一門新的、綜合性的學科。盡管人類在很早以前就有決策活動。但真正形成一門獨立的科學體系,卻還是近幾年來的事。對于這一門新的和正在發展著的學科,要給出非常明確的范疇和科學結構,但要做到這一點又是相當難的,它需要在大量科學決策活動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歸納、概括、抽象與總結,從而找到決策科學本身的科學范疇與結構,以及在這一前提下把經營決策學建立在嚴密的理論論證的基礎之上。這是經營決策學發展到目前為止所面臨的重要任務,不解決這一任務,經營決策學就會出現在思想上、邏輯上的一片混亂,從而導致經營決策學永遠成為不了一門嚴密的學科。因此,在創造大學科方法論——元論的基礎上,并用之去分析、研究現有的決策活動的理論與方法,從而對本學科的范疇、概念和結構進行深化,是今后經營決策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20世紀不僅是自然科學發展最燦爛輝煌的時代,而且也是科學決策與科學管理發展的時代。同時這一切仍在加速地進行著。當代社會生產的精微性、宏大性、高速性、瞬變性,以及緊跟其后的社會物質財富的增加,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水平以及社會平均智能水平極大提高,致使現代的決策與管理由個人的手工業方式轉向集團的自動化方式。靠天才的超群決策藝術的決策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被取代的必然是電子計算機和現代通訊手段密切配合的集團的現代科學決策。
(1)定性決策向定量決策發展
現代決策和管理活動普及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定性決策向定量決策發展。當然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生產的高速發展為其提供了必然性的前提。而當代科學技術尤其是電子計算機與近代數學的發展,為把決策與管理活動變成決策的科學起了強大的促進作用。
總之,決策和管理的活動在遵循著定性、定量、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模式穩步前進。決策活動的定量發展與普及,為決策與管理活動的科學化奠定了基礎,而定性與定量結合將會把決策與管理的科學推向更高的發展階段。
(2)單目標向多目標綜合發展
隨著科學技術和生產的發展、生產效率的提高、社會物質財富的增加、人的智能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們對社會和自然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單目標向多目標綜合決策已是經營決策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它標志著人類在克服社會“異己”的力量上跨進了一大步。
(3)戰略決策向更遠的將來發展
淺見的近在咫尺的單目標的決策的實施,隨著科學和生產的發展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弱點、不足以及錯誤。這種弱點、不足和錯誤所造成的后果,則是長遠的害處有時抵消甚至超過近期帶來的利益。
為了使決策活動的時域向遠延伸,決策者不但要把握過程和存在的信息,而且要經過科學的預測,通過時間序列系統鏈的約束分析,掌握將來的信息,理性地認識遙遠的將來。經營決策是對將來實施的方向、原則、目標方法等所作的決策,所以經營決策從本質上說乃是將來的,而且又是多種可能性。綜上所述,經營決策面向遙遠將來的趨勢是一種必然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