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總的一些雜感
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妙齡女子站在樓頂欲跳樓。樓下樹底,一老者擺了一局殘棋對樓頂的女子喊到:“趕時間嗎?不趕時間就下來,殺一局。”
我并不知道這局殘棋的意義?是否女子需要下完這盤棋?也許從樓頂走下來,再走上去的時間,就明白了應該活著走下去。
昨天看到了這樣一句話:“很多時候我想像自己仍在母親肚子里的模樣,想把自己倦縮起來,躲進那個不會有傷害與疼痛的柔軟空間里。”
我不知作者經歷了什么樣的事情才會寫下這樣的字句,讓人揪心的疼痛。也許受傷的孩子,想到的大多是母親。因為她曾經忍著巨大的疼痛帶來了你。
多少次目睹這樣的鏡頭:光著膀子,一身泥土的農民工,坐在磚頭堆上,端著那只有菜葉,沒有油水的菜,低頭咽著米飯粒。
我不知道他們額頭究竟流了多少汗水,但我知道每個人回家后,衣服上除了泥土外還會結一層白色的鹽堿。因為那群人里面就有我的父親。
也許文字只能寫成這樣:故事,文字,鏡頭……
故事的背后會發生什么?誰也不知道!寫文字的那個作者的生活,也并沒有人替他去經歷過。至于那些鏡頭,一些人看得太多,也就無所謂了。
無論故事,文字,鏡頭,……只不過是生活的一部分縮影罷了。
生活還是一天天的繼續,今天你笑他哭,或許明天你哭他笑,但大多數人還是沉默著,忘記了哭和笑。
100步的愛情
我和你背對背開始往前走,我們說好當我們走到第一百步的時候,再回頭,如果還能看到對方,我們就忘掉以前所有的不快樂,重新開始!如果看不到彼此,就一直走下去,永遠不要回頭!
當我走出第一步,有一種叫悲哀的東西漫過心底;我們的愛情路只剩下九十九步,我們怎么走到了今天這一步?曾幾何時,我們一起在雨中漫步,衣服濕了也不覺得冷,曾幾何時,我們在雪天里呼著熱氣吃冰淇凌,當人們投來驚異的目光中,我們竟哈哈大笑。
我已走過二十步,你呢?我好想回頭看看你,看看你是不是一樣和我步履維艱!你還記得我嗎?你教我學電腦的時候,跟我說過,編程時會遇上一種情況叫“死循環”,進去了,就出不來,你說你對我的愛就是死循環,當時我很感動。
我走完五十步時,有個賣烤紅薯的老頭,問我要不要紅薯。我搖了搖頭,他就推著車子走了。為何他不再多和我講幾句話?那樣我便可以停留一會兒,不要再走下去。
八十步已然在我身后,你是否也在想我們前段不愉快的日子?我們為一點點小事天天爭吵,不知為什么,我總是對著你哭,你便心亂如麻,煩躁不安。然后,我們都無端地說出一些互相傷害的話。終于有一天你對我說:“我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不然都會被折磨死,分開吧!”
九十九步了。我艱難地抬起沉重的腳,遲遲不愿放下,我怕放下腳時,回頭再也看不見你;我怕放下腳時,回頭將永遠失去你;我怕放下腳時,我從此再沒有幸福可言;我怕……腳終于落下了,淚也順頰而下,我不想回頭,也不愿回頭,我控制不住自己,蹲下身痛哭起來。突然,一雙寬大的手抱住了我的雙肩,我回過頭,看到了你,看到了你充滿了深深自責和濃濃愛意的雙眼。
我撲進你的懷里,哭著說:“我不要再往下走了,你把我緊緊抱住,輕輕撫摸我的長發。”永遠不會再讓你一個人走。其實,我一直走在你的身后,一直在等你回頭。
愛情玫瑰
我的愛情在天空飛翔!
碰到一顆流星……
好亮啊!
牽著它的尾巴,
粘著她的光芒,
她飛的真的好快,
我跟著真的好累!
但再累,
我也會堅強!
總以為付出就有回報!
總以為痛過苦過會見到彩虹!
然而,她消逝了……
牽住的,
——是空氣!
眼前的,
——是烏云!
我的愛情死在烏云上,
化做淡淡一滴淚,
和著雨,
下在這朵清澈的玫瑰上,
從此……
美麗的玫瑰,
長出了棘手的刺!
綠葉也微笑
從來就不敢妄自菲薄
因為 我不知道
在人生的舞臺中間
我是否就是那個最引人注目的演譯者
但最低微的人
也會有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如果沒有機會成一棵參天大樹
我寧愿成為微笑的綠葉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
心里有了很多不想和別人分享的秘密
靜靜沉思
竟發覺自己已被這個世界孤立
友情太淺
親情太深
我只能把那些不想道出的話
埋藏心底 盡管苦澀
喜歡看雨 那飄灑的雨水
漂忽不定
就像心里的夢 總是不能清晰
雨天 讓我覺得迷失
因為更看不清前路
彷如現在 倍覺沉重
喜歡看霧 那若隱若現的大霧
總讓我無限向往
其實只是想知道 大霧散開
是否就會有我所期待的風景
這個世界從來就不會只有主角
沒有了綠葉的陪襯
最美麗的風景也會黯然失色
與其和百花爭奇斗艷
不如獨自綻放笑容
我相信自己
哪怕只是綠葉
笑容也是最真誠最動人的
人到中年應該多一些釋放
人到中年正是內心情感世界很復雜的一個階段,此時對于他們來說就好比是大自然的規律,季節轉換,新舊更替。一些來源于社會及家庭方方面面的負擔與壓力,使得他們的情感處于一種極為壓抑,極為疲憊的狀態。換句話說;就是他們的情感已經走到了崩潰的邊緣。他們急需為他們的靈魂注入一股新鮮的血液,來重新激發他們對生活的熱情。
然而性是人類原始最初的本能,是人在生理上誰也無法抗拒的渴求,因此性便成了人們釋放情感疲憊的一種好方法,他們用性來調節壓抑的心情,用性來撫慰他們那顆早已被俗世蹂躪的麻木的心,甚至利用性來充當家庭的潤滑劑。男女由于在生理上的不同各有差異,男性由于在社會上和家庭中所承擔的角色不同,責任相對大一些,再兼于性格方面的大膽,所以就尤為主動,突出。
而女人就不同了,她們大都性情比較柔弱,心思比較細密,所以處理起事情來就會有所顧忌,作為一個女人,尤其是一個人到中年的女人,她們把自己的前半生以至于整個青春都交付給了一個托付一生的人,他們洗卻鉛華,兢兢業業,相夫教子。她們從一個純情少女過渡到一個柴米油鹽的中年婦女,期間不單單失去的只是光陰,而是她們一生中最美好,最寶貴的青春。等到他們的老公事業有成,兒女長大成人,再回頭,自己早已被歲月蹉跎的面目全非,一切不堪回首。
其實人啊!都要經歷歲月的平淡和瑣碎,不論男女都要接受來自于歲月中那紛紛擾擾的洗禮。只是我們應該懂得怎樣去擁有它,珍惜它。特別是在人到中年之后,更應該懂得怎樣去駕馭自己的人生,怎樣去抓住那稍縱即逝的青春,這時我們不妨將自己稍稍的放縱一下,給自己的情感尋找一架與人生等值的天平,讓情感與人生共同完美,不過要讓這稍稍的放縱成為一種釋放,要讓這放縱成為釋放情感疲憊的一種情趣,要掌握得體,釋放有度。
戀愛中的女孩
他們似乎每天都會有矛盾發生,其實她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只是行為上太過分了一些。他會吃不消的。一旦他有什么抵觸情緒不小心表露了出來,她便又會崩潰一回。
唉!真正是愛的死去活來的。
她一面說自己有多么地愛他,一面又說他的靈魂并不是真的愿和她在一起。
他們彼此都深愛著對方,可是她卻不停的從中間挑毛病讓自己痛苦。
戀愛中的女生大多如此吧。
自己以前也老愛找我和他之間彼此不合適的地方,怎么想怎么痛苦。現在看看他們,忽然一下子明白了許多。
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大概也就是這個意思了吧?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感情上也是如此的。
對于我們的父母,其恩情是我們永遠也報答不完的。他們為子女付出了太多,可是我們小時候不懂得怎么回報,長大了,懂得了的時候又會因為愛情,事業,家庭牽制了自己太多的精力而沒有辦法回報他們。人們都說,父母的愛是無私的,因為它不圖回報。這種愛是偉大的,是超凡脫俗的,令人贊嘆的。
為什么情侶之間不可以有這種無私的愛呢?為什么我們老是要強調“愛是平等的”呢?
越是在意這“貌似平等”的愛情,就會痛得越深,傷害得越深,要是把握的不當,還會翻臉啊什么的。這會令原本美麗的愛情大打折扣。
愛一個人并不需要天天陪著,護著,念著。古人云:“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愛一個人是用來慢慢體會,細細品味的,而不是用來聽說讀寫的。
我們是愛父母的,不能永遠陪在他們身邊并不能說是不愛他們。如果這個道理想得通的話,為什么非要懷疑不在身邊的愛人呢?
愛一個人就要相信他。
如果你的情感確確實實的依附了某一個人的靈魂,那么就放開了去好好愛他吧。
或許大家確實存在一些難以融合的地方,但總有一個藥方可以融化它們,那就是愛。
愛的力量事實無窮的。有為了愛要死要活的精力,為什么不能安靜下來,互相配合,讓愛發揮它神奇的功效呢?藥物需要病人的配合,愛也一樣。只要彼此齊心協力,又有什么困難不可以克服的呢?
如果你深愛一個人,就不要太計較個人的得失。完全平等的愛是不可能存在的。
好好去愛你所愛的人,用心珍惜,你會是幸福的,因為你擁有愛。
想想我自己,真的好幸福,因為我擁有他的愛。
我的世界因為他的加入而更加美好。雖然他也不可能天天陪在我的身邊,說動聽的情話。可是我知道他愛我,想我,需要我,我就好快樂。擁有了他的愛,我還苛求什么呢?
真的好想告訴他,他的懷抱就是我的整個世界。而我需要做的,就是全心全意去愛他,這樣,我們的愛情才會天長地久的。
即使有一天,因為什么失去了,我也沒有什么值得懊悔的。因為我努力過,珍惜過。
一個笨笨的女孩
女孩問“下輩子,你想做男生,還是女生?”
男孩想了想你呢,你先選,然后留下的那個答案就是我的答案
女孩想了想“我啊,我還是要做女生”
男孩笑了笑說“呵呵,你選了女生,那我還是男生好了!”
女孩很好奇,為什么我選下的答案會是你的答案啊?
男孩說“懶豬(女孩的外號),你不是說要賴著傻豬(男孩的外號)一輩子嗎?這段感情除非你先放棄,否則我絕不退出,我不只要我們這輩子在一起,下輩子,下下輩子都在一起!”
女孩知道一輩子是好長好長,要讓一段感情不變質的永遠存在好難好難,但是她聽了好感動。
女孩問“什么東西都讓我先選嗎?”
男孩回答“恩。”
女孩調皮的說“這輩子老天重男輕女,它把什么優點都給了你,什么缺點都給了我,下輩子,我要跟你換換,把你的優點都給我,包括你那會讀書的大腦,帥氣的外貌,會唱歌的嗓子!”
男孩楞了一會說“啊~不會吧?那我不是渾身缺點了啊?”
聽了這個回答,女孩心想“哼,還說什么喜歡我,還說什么疼我,分我幾個優點都不肯,前面說的好聽,看來我感動的太快了,現在狐貍尾巴露出來了。”
男孩接著,小心翼翼的問“如果,我們真的換了,我是個渾身缺點的男生,你,你還會喜歡上我嗎?”
這時,女孩在心里為自己的任性,小心眼感到羞愧,男孩不是不肯跟她換優點,原來是怕倒時候女孩看不上他,原來他是這么在乎女孩的啊!
女孩的嘴角感覺到一種咸咸的味道,她知道,那叫幸福的眼淚!
牽著你的手走出青春的黑洞
放學時,男孩和女孩總是一起回家,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
他們住在同一個小區面對面的兩棟樓里。男孩住在三樓,女孩住在四樓。每天清晨,隔著自家的窗子,女孩會看見男孩舉著啞鈴鍛煉身體,男孩會看見女孩對著鏡子梳妝打扮。
兩人一直在同一所學校里,從小學到初中。然后,他們又一起考入同一所高中,碰巧又被分到同一個班。新學校離小區很遠,其間要穿越一個很長又很窄的橋洞。橋洞里沒有燈,到了夜晚就是黑漆漆的一片,附近的人都稱之為“黑洞”。女孩自然是膽小的,因此每到這時,男孩就會拉起女孩的手,牽著她,一步步地從黑暗中穿過。過黑洞時,他們看不清對方的臉,卻能聽見彼此的呼吸和心跳。男孩的心跳沉穩而有力,握著他的手,女孩感到踏實。
日子就這樣平靜地過去,也仿佛一直能夠平靜地過下去。
可是有一天,從黑洞里卻傳出一聲女孩的驚叫聲。然后,人們看見女孩從黑洞里跑出來。她的頭發散亂著,滿臉都是驚恐和憤怒。片刻后,男孩也從黑洞里跑出來,漲得通紅的臉上掛著羞漸和窘迫。他叫著女孩的名字,請求她停下來。女孩沒有回頭,她叫了一輛出租車,頭也不回地鉆了進去。車子絕塵而去,只剩下男孩張著嘴,站在十字路口清冷的街燈下。
那天,男孩獨自一人走遍了小城的每一條馬路。深夜,他才拖著疲憊得幾乎麻木的雙腿回到家里。他發現,女孩家的窗口依然亮著燈。印在粉紅窗簾上的那個窈窕的剪影沒有梳頭,只是一動不動地坐著。男孩的臉又開始發燒了。他想敲開女孩家的門,想對女孩說點什么。可是,最終,他卻什么都沒有做。他已經是一個高二的學生了,一種朦朧而異樣的情愫與沖動,已經在屬于青春的身體內折磨他很久了。
第二天,女孩沒有和男孩一起回家。第三天、第四天……整整一個星期,女孩都沒有來找他。接女孩回家的是他的父親——那個強壯而不茍言笑的中年人。男孩突然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悵惘和失落。他看不進去書,也做不進去習題,書頁中,草紙上,都是女孩俏麗的身影和溫柔的笑。每天放學,當他一個人穿越那個“黑洞”的時候,他生平第一次感到了恐懼。沒有了女孩手心的溫度,他覺得自己已經被無底的黑暗吞噬。
就在男孩沮喪消沉得近乎絕望的時候,女孩突然找到了他。她什么也沒說,只是飛快地塞給男孩一封信就跑掉了。
男孩覺得自己的手無法抑制地顫抖起來。信上會說什么?譴責?辱罵?還是……他哆哆嗦嗦地拆開了信封,在看信的一剎那,他能清晰地聽見自己心跳的聲音。
可是,出乎他所有的意料,信紙上只有一道數學題——一道很復雜的數學題。題的下面有這樣一句話:“能幫我解開嗎?”
男孩的數學并不好,女孩也是。平時,他們一見數學題就頭疼,何況是一道如此復雜的習題。可是,這不是一般的題,這是女孩給他出的題!
于是在問遍了能夠問的一切人后又熬了一個通宵,男孩終于徹底弄懂了這道題。第二天放學時,他主動找到了女孩:“一起回家好嗎?我給你講一講那道題。”女孩無聲地點了點頭。
一路上,他們都在討論著那道題,走著走著又來到了那個黑洞。男孩再次向女孩伸出了手,女孩躊躇了一下,最終還是沒有拒絕。
黑洞里,他們第一次說起了話,說的還是那道復雜的數學題。走出黑洞后,男孩主動放開了女孩的手。兩個人的臉都有些發紅,但神情已經明顯放松了。
以后的日子里,他們又開始一起回家。女孩繼續向男孩請教許多復雜的數學題。而為了能找到與女孩一起回家的借口,即使再難的題,男孩也會硬著頭皮去“啃”。兩個人就這樣把大量的時間用在了他們并不擅長的數學上。回家的路上,他們談話的內容也變成了對數學難題的切磋。過黑洞的時候,男孩依然會牽著女孩的手,只不過他們已經不再臉紅心跳,因為他們腦子里、嘴里和心里,已經被一個又一個數字、公式和算理占滿了。
期末考試,男孩和女孩的數學成績取得了令人瞠目結舌的進步,總成績和名次也上升了一大塊。兩人對這樣的結果都感到萬分欣喜。假期,他們依然在一起討論數學題,這次不是硬著頭皮,而是心甘情愿。因為半年的切磋與交流,已經讓他們深深地喜愛上了曾經讓他們頭疼不已的數學。
兩年后,男孩被清華大學數學系錄取,成為小城中唯一一個考上清華的學子。女孩也被南方某重點大學的數學系錄取。兩人一直保持著通信聯系,當然信的內容,已經遠遠超出了一道數學題的范疇。
還是一個初秋的夜晚,他們又一次站在了那個“黑洞”的入口處。
“還記得這個黑洞嗎?”男孩對女孩說。
“怎么不記得?”女孩出神地望著黑黝黝的洞口,“每次都是你牽著我的手走過這里,走了整整三年。”
“還有那個夜晚,我們……”
“還說呢!”女孩嬌氣地說著,“那個夜晚,差點毀掉了現在的一切。”
男孩深深地吸了口氣:“青春的沖動啊!”然后,他望了望她,“其實,我一直想告訴你,放學的路上,是我的手牽引著你走過這個黑洞。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是你的數學題牽引著我,走過了青春的那個黑洞。如果不是那些復雜的數學題,我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走出那段黑洞,也不知道是否能取得現在這樣的成績。哎,說真的,”他認真地說,“現在你該告訴我了,你究竟從哪里找到那么多刁鉆古怪的習題?”
女孩開心地笑了,笑聲像風中的銀鈴:“其實那些題,都是媽媽幫我找的。媽媽身為小學老師,那一陣子卻天翻地覆地幫我找高中的數學題。她說我們如果把這些題都解開,我們的‘心結’也就解開了。”
男孩動容地聽著這一切。盡管是黑夜,女孩依然看到有某種發光的東西在男孩的眼睛里閃爍。“你的母親解開了我們青春的道路上遇到的最大的難題!”他感慨地說,“尤其,她給了我莫大的信任,正是這種信任,讓我戰勝了那朦朧而古怪的沖動。說實話,我真的沒想到,在那種情況下,你的母親能放心地讓我們繼續交往。”
女孩偷偷地笑了。她沒有告訴他,在半年內,父親一直推著自行車,遠遠地跟在他們的后面。
三年前的那個夜晚,在這個黑洞里究竟發生了什么,沒有人知道,也不需要知道了。我們只知道,無論發生了什么,他們最終還是走了出來。因為有一只慈愛而堅定的手,一直在黑暗中牽引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