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序

要討論這個劇本你須將它放在某一個文化背景之中——那是1957年,艾森豪威爾當時任總統,尼克松任副總統。戲劇的普利策獎頒給了奧尼爾的《進入夜晚的漫長一天》【1】,小說則沒有獎。《西區故事》在百老匯開演,《留給比弗》在熒屏亮相。假如你進電影院,看的影片很可能就是《桂河大橋》,《十二怒漢》,或者《佩頓小城》【2】。國內方面,為取消學校里的種族隔離而作的斗爭仍在繼續,而國際方面,俄國人發射了人造衛星一號,太空時代已經開始。那是1957年,杰克·凱魯亞克的《在路上》已經出版——那一年出版的別的書還包括伯納德·馬拉默德的《店員》【3】,詹姆斯·艾吉的《親人之死》【4】,以及諾姆·喬姆斯基的《句法結構》【5】。

這一時期,凱魯亞克和他那一批作家都正崇尚和頌揚這“垮掉”的生活。據一些說法,凱魯亞克早在1948年就自造了這個術語,意即社會習俗都已“垮掉了”,“陳舊了”,“過時了”。許多人還提出,凱魯亞克使用“垮掉的一代”這一術語,源于對戰后海明威的“迷惘的一代”的參考,但他的術語意義更加積極:垮掉的一代是擺脫偏見束縛的“極樂”之人——對凱魯亞克來說,這是極為重要的佛教與天主教哲學的巧妙結合。

1957年,凱魯亞克還沒有像今天這樣有名望——在當代文化里,如今他是一個像拉什莫爾山峰上的頭像【6】一樣重要或者更加重要的人物。1957年,他仍然得益于某種程度的不知名——他暫時還是最純粹的凱魯亞克,也不是一個名人,也不是一個名士。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退伍老兵回家了,并且結婚,搬到了城郊,欣然接受并憧憬著美國幻夢與越來越多的欣欣向榮的文化,過著與鄰居們一般無二的生活。與這些退伍老兵不同,垮掉的一代只是勉強度日。垮掉的一代沒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即使跌下來也無所謂一落千丈。他們是圣潔的人,是沉思的人,是反物質主義者,因此他們是徹頭徹尾的“公司人”的對立面。凱魯亞克及其擅長嘗試的同人,追求的是別的東西——一種自由。他們要遨游,要飛翔,要穿過時空,而不受任何的束縛。他們要在流離失所的人群中尋找高潔與解脫。他們還要過得快活,在賽馬中贏上幾個錢,喝一點酒,來個一醉方休。與平常人相比,他們是狂放的人——讓人肅然起敬,讓人懼怕。

凱魯亞克的風格不僅僅在哲學上顯得大膽;它還在語言學上形成了非同一般的沖擊——是一枚粉碎一切的文學原子彈。他的一邊是超常智慧的貝克特【7】和喬伊斯。他的另一邊是反傳統派作家:海明威,安德森【8】,以及多斯·帕索斯【9】。凱魯亞克兼收并蓄,而且超越兩者。

要讀懂這個劇本,你必須客觀地分析問題。現在是2005年,晾在那里的一長串杰克·凱魯亞克的衣裝即將拿出來,《在路上》的手稿正在游歷美國。就在幾個月前,在新澤西州的一間倉庫里發現了凱魯亞克的一個“新”劇本——三幕劇,寫于1957年,是由凱魯亞克慈愛的母親加布里埃勒,也就是他的“老媽”打字的。

這個劇本從來沒有上演過——當時將它搬上舞臺的興趣很濃,但卻沒付諸行動。凱魯亞克在一封信中談及他對舞臺和電影的興趣時這樣寫道:

我想做的事是改革美國的戲劇和電影,給它以自然的活力,不要做“情景”的事先構想,就讓人們有如在現實生活中那樣哇啦哇啦說話。這才叫做話劇:沒有特別的情節,沒有特別的“含意”,人們是怎么樣的就怎么樣。我想象著自己就像一個天使回到了地面上,用悲傷的眼睛觀察實際的情形,我就是以這樣的態度來寫我所寫的所有東西的。

《垮掉的一代》這個劇本使凱魯亞克的作品中又增添了一部杰作。看看它會碰到什么樣的情形那將是很有意思的——我不經意間就能想象劇本上演了,而且每一次演出都跟前一次極不相同——全憑你賦予這個劇本的新意了。

它是那個年代的劇本——這就是為什么背景至關重要的理由。劇本在點點滴滴的細節上使人想起田納西·威廉斯【10】,克利福德·奧德茲【11】,偶爾還有阿瑟·米勒【12】的味道。然而,這些劇作家的作品嚴謹、規范,與之相比,這個劇本松散、不受拘束,它關注的是并列對照、相互關聯、對白和思想之間的彈跳、爵士樂即興演奏似的重復。

《垮掉的一代》幕啟時是大清早,在鮑厄里【13】附近的一個公寓里喝酒——關于一天的第一杯酒的奇思異想。這是男人的世界——這些工人,火車的制動工,嗜酒如命的男人,他們每逢休息日就去賭賽馬,他們嘴上老說“他媽的”,他們有一個姑娘服侍,替他們煮咖啡——婦女的解放還沒有走進凱魯亞克的世界。場景是已經消失了的紐約市,到處彌漫著刺鼻的煙味,下棋的男人,地鐵高架路段的轟隆聲,地下生活的感覺,通通都有點垮掉了。可是《垮掉的一代》一劇充滿了音樂似的對白。

凱魯亞克寫作時文思迸發,噴涌而出的是這“自然而然產生的博普韻律”,即“爵士詩章”。這個劇本(以及小說)真是包羅萬象,要什么有什么。它是撞車賽上擠成一堆的車,它是不斷加速和慷慨陳詞的爵士音樂劇——是碰碰車似的對話。《垮掉的一代》關注的是聊天,是友誼,是胡說八道,它關注頭等重要的問題——生存。凱魯亞克和他的粗魯的人物——那些與流浪漢相差無幾的人——想要明白怎么樣生存,為什么要生存,然后他們恍然大悟,終于明白這樣的問題最終是沒有答案的,存在的只是我們所在的那一刻,存在的只有我們周圍的人們。

劇中有流浪者奇遇,有轉世投胎,有因果報應——凱魯亞克將工人討論靈體、報應、前世以及出賣耶穌,非常奇特、別具一格地結合在一起。劇中講到思想所具有的力量以及擺脫信仰是多么的困難。劇中我們看到了對神的熱愛和對神的敬畏——盡管凱魯亞克熱中于另一種宗教,他探索佛教和東方哲學,然而他永遠擺脫不了天主教的濡染。

然而這個劇本有一種男性的妄自尊大,虛張聲勢。語言和人物仿佛在亢奮的愉悅中擦肩而過,而在這愉悅中人們感覺到了午后的燥熱,聞到了賽馬場的干草、馬糞和啤酒的氣味,聽到了剎車片鉆心的尖厲聲,也感覺到了那種永遠不能滌除的消沉與骯臟。

凱魯亞克是讓作家們進入流的世界之人——這個流是有別于意識流之流,他的哲學是講投身潮流,開放思想接受各種可能的事物,允許創造精神滲透你的全身,讓你自己始終與過程和內容融為一體。這是說要接受經驗而不是抵制它;其實,這就是凱魯亞克《在路上》那部小說中寫到的那個天主教徒。

再談一點比較個人的問題——沒有凱魯亞克,沒有吉米·亨得里克斯【4】,沒有馬克·羅斯科【15】,也就沒有我。我過去常覺得凱魯亞克就是我的父親(有時候覺得他真是),蘇珊·桑塔格【16】就是我的母親。我可以畫出一幅逼真的家譜圖來,亨利·米勒【17】和尤金·奧尼爾就是我的伯父,等等。凱魯亞克在精神上、心理上、創作上養育了我——他允許我存在。

畢竟,《垮掉的一代》是一本好書,是沙發坐墊下藏的寶貝。對我們這些對凱魯亞克的書百讀不厭的人來說,現在又多了一本。

A. M.霍姆斯【18】

2005年6月于紐約

【注釋】

【1】《進入夜晚的漫長一天》,是尤金·奧尼爾(1888—1953)1941年寫的一個自傳體家庭悲劇。寫的是泰龍一家人1912年8月的一天的不幸生活。瑪麗·泰龍戒毒回家,然而,她只見以前嗜酒的丈夫衰老了,兩個兒子一個終日酗酒,一個是病病歪歪的知識分子。她戒毒并沒有成功,仍舊神情恍惚。她穿上婚紗,沉湎于往日的幸福中,而家人卻無助地想著這個家未來的毀滅。

【2】《西區故事》是描述紐約城羅密歐與朱麗葉式故事的音樂劇。《留給比弗》是一部電視連續劇,講述一家人父母、哥哥、弟弟的故事,弟弟西奧多即比弗總是麻煩不斷,但在哥哥幫助下一個個化解。《桂河大橋》寫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2—1943),亞洲叢林里一批英軍戰俘在日軍逼迫下修建鐵路橋的故事,影片表現了俘虜們的機智。《十二怒漢》是圍繞一起謀殺案的庭審展開的故事,陪審團的辯論展示人們的種種偏見,以及先入為主的觀點之間的沖突。《佩頓小城》是珍珠港事件前后成長的一名女高中生的故事,她回顧當年新英格蘭佩頓小城的生活,發現在表面平靜的宗教氣氛下,既有愛和激情,也有形形色色的丑惡。

【3】伯納德·馬拉默德(1914—1986),出生于紐約布魯克林區的俄國移民家庭。作品大都以猶太移民生活為題材的寓言。小說《店員》是關于一個年輕的非猶太教徒惡棍和一個老猶太雜貨商人的故事。1966年,因其小說《維修工》而獲普利策獎。

【4】詹姆斯·艾吉(1909—1955),出生于美國田納西州,哈佛大學畢業后從事創作,在《財富》和《時代》雜志當過編輯。《親人之死》是艾吉的自傳體小說,他去世后由別人完成,出版于1957年,獲普利策獎。故事講的是一家之主杰·福利特回家探望病中的父親,路上遇車禍身亡,從此妻子、四歲的女兒和六歲的兒子命運劇變,尤其是兒子,明白了死的含義,樹立信念,逐漸成熟。

【5】諾姆·喬姆斯基(1928— ),美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句法結構》是他的生成轉換語法理論的奠基作。喬姆斯基反對美國的越南戰爭和海灣戰爭。

【6】美國南達科他州拉什莫爾山峰石壁上刻有華盛頓、杰弗遜、林肯和西奧多·羅斯福的巨大頭像。

【7】塞繆兒·貝克特(1906—1989),愛爾蘭戲劇家和小說家,荒誕派戲劇的主要代表之一,代表劇作為《等待戈多》。曾獲1969年諾貝爾文學獎。

【8】舍伍德·安德森(1876—1941),美國小說家,與海明威一樣受美國女作家格特魯德·斯泰因(1874—1946)的影響,是美國文學中現代文體風格的開創者之一。

【9】多斯·帕索斯(1896—1970),美國“迷惘的一代”主要小說家。

【10】田納西·威廉斯(1914—1983),美國劇作家,早年作品受英國作家D.H.勞倫斯的影響。曾擔任美國米高梅影片公司編劇。主要劇作有《玻璃動物園》、《欲望號街車》等。

【11】克利福德·奧德茲(1906—1963),美國劇作家,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美國社會抗議派戲劇代表人物,“同仁劇團”創始人之一,主要劇作有《等待老左》、《醒來歌唱》等。

【12】阿瑟·米勒(1915—2005),美國劇作家,以劇作《全是我的兒子》而成名,代表劇作有《推銷員之死》等。

【13】鮑厄里(the Bowery),是紐約曼哈頓下城的一個街區,因到處都是廉價的餐館和酒吧而出名,是乞丐和酒鬼光顧的地方。

【14】吉米·亨得里克斯(1942—1970),美國著名搖滾樂左撇子吉他手,出生于西雅圖,英年早逝。

【15】馬克·羅斯科(1903—1970),拉脫維亞出生的美國表現主義畫家。

【16】蘇珊·桑塔格(1933—2004),美國作家、文藝評論家。她認為對于文藝作品的認識,是感覺的,情感的,不是理性的。

【17】亨利·米勒(1891—1980),美國作家,對垮掉的一代作家影響巨大。

【18】A.M.霍姆斯,美國當代著名女作家,出生于華盛頓。曾為《名利場》、《紐約人》、《洛杉磯時報》等雜志撰寫文章。她的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目前仍在哥倫比亞大學等學校教授寫作。

為你推薦
劍來(1-49冊)出版精校版
會員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陳平安,唯有一劍,可搬山,斷江,倒海,降妖,鎮魔,敕神,摘星,摧城,開天!我叫陳平安,平平安安的平安,我是一名劍客。走北俱蘆洲,問劍正陽山,赴大驪皇城,至蠻荒天下。斬大妖,了恩怨,會舊人,歸故鄉。刻字劍氣長城,陳平安再開青萍劍宗!

烽火戲諸侯 2.8萬讀過
龍族Ⅰ:火之晨曦(修訂版)
會員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國度的門轟然洞開。直升機如巨鳥般掠過南方小城的天空,在少年路明非的頭頂懸停。隱藏在歷史中的那場戰爭,就要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

江南 7.1萬讀過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會員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當年明月 275萬讀過
棺香美人
會員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鉚釘 6.5萬讀過
三體全集(全三冊)
會員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劉慈欣 213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旌德县| 凉山| 台中县| 海林市| 伊金霍洛旗| 冷水江市| 农安县| 洪江市| 库尔勒市| 延寿县| 文山县| 凌海市| 奉贤区| 漳平市| 鹤峰县| 五台县| 通河县| 黄梅县| 白河县| 曲水县| 遂川县| 建德市| 吉木乃县| 吴桥县| 教育| 龙山县| 淮安市| 荔波县| 海南省| 巧家县| 霸州市| 鄂伦春自治旗| 双辽市| 广东省| 黔西县| 政和县| 罗甸县| 丽水市| 金门县| 义乌市| 寿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