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可視化建模技術

隨著軟件工程技術的發展,軟件開發已經不僅僅是需要編碼,而更多的是需要關注分析和設計過程。軟件開發者為了能夠有效地進行分析和設計活動,就需要相應的技術和工具來支持,它就是建模的技術。

傳統的結構化方法提供了數據流圖(Data Flow Diagram, DFD)、實體關系圖(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 ERD)、結構圖(Structure Chart, SC)、流程圖(Flow Diagram, FD)等各種建模技術來支持結構化分析(Structure Analysis, SA)和結構化設計(Structure Design, SD)。同樣,為了支持面向對象的分析和設計過程,業內相繼推出了很多相關的建模技術,如Booch方法、OMT(Object Modeling Technique)方法、OOSE(Object-Orient Software Engineering)方法等。幸運的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這些方法最終得到了統一,并最終形成了統一建模語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UML)。UML也迅速成為面向對象分析和設計的標準表示法,并被廣泛應用。

本章將從可視化建模技術入手,介紹UML的發展歷程和組成結構,并通過一個簡單的案例全面介紹UML 2的各種組成要素,為后續的分析和設計打下基礎。

本章目標

本章是基礎章,通過對本章的學習,讀者能夠快速掌握可視化建模領域的核心概念,了解可視化建模技術、UML 2基本概念和上層結構,并掌握UML 2所提供的14種模型。

主要內容

(1)模型、可視化建模技術基本概念,以及可視化建模的基本原則。

(2)UML基本概念和UML的統一歷程。

(3)UML 2的組成結構和概念模型。

(4)UML 2的兩大類14種模型。靜態圖(7種):類圖、對象圖、構件圖、部署圖、包圖、組合結構圖、外廓圖;動態圖(7種):順序圖、通信圖、時間圖、交互概覽圖、活動圖、狀態機圖、用例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阳县| 大英县| 蒲江县| 河曲县| 珲春市| 巴东县| 香河县| 岗巴县| 贵港市| 桂东县| 南安市| 根河市| 大名县| 中宁县| 历史| 盐池县| 错那县| 石首市| 利津县| 饶平县| 邯郸县| 青阳县| 沅陵县| 咸宁市| 新和县| 周至县| 广州市| 库尔勒市| 汝南县| 西充县| 南川市| 青海省| 应用必备| 乌拉特后旗| 汉阴县| 增城市| 临邑县| 宜黄县| 清丰县| 邹平县| 长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