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通用汽車與《公司的概念》
盡管德魯克在《工業人的未來》中認為新社會的希望在美國,不過這種觀點在當時還只是一種假設或一種信念,因為此時他還不清楚這個新社會的具體運作細節。德魯克相信,如果能夠找到一個典型的現代企業,進入其中進行詳細的調查研究,也許可以找到確鑿的證據。德魯克曾嘗試與多家大企業聯系,卻都遭到了拒絕。這是因為,《工業人的未來》一書所主張的功能社會理論使得他處于一個尷尬的境地。一方面,由于堅持自由企業和市場經濟制度,德魯克被社會主義者視為一個頑固的資產階級學者;另一方面,又由于德魯克關心工人在工業社會的處境,被一些企業家視為危險的社會主義者。幸好并非所有人都這么認為。就在德魯克灰心失望之時,1943年,德魯克終于得到了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以下簡稱通用汽車)的副董事長唐納森·布朗的邀請。
通用汽車堪稱20世紀早期美國工業企業的典范,它是現代企業中首先采用大批量生產技術的先驅之一。在二戰之前,它雇傭的人數已經達到25萬人,在二戰生產高峰時期雇傭人數一度達到50萬人,是當時美國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工業企業。布朗對德魯克的理論很感興趣,他邀請德魯克以通用汽車為研究對象,探討公司管理問題以及公司在工業化社會中的作用問題。
得到通用汽車的邀請,簡直是天賜良機。在德魯克看來,通用汽車是再理想不過的研究對象。盡管以通用汽車為代表的大型公司在數量上只是少數,然而它們卻是現代社會的領導性組織,它們的勞動關系成為全國標準,它們的工資水平、工作環境和工作時間都成為全國標準。因此,大公司代表并決定了一國的社會經濟結構。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出現的其他社會機構如工會和新的政府部門等,都是對大公司現象的回應。可以說,通用汽車的成功代表了工業化勢不可擋的力量,通用汽車的問題也代表了工業社會的普遍問題。通用汽車20多年里的成功和失敗、困難與問題,管理政策及確立政策的基本價值觀對所有美國企業而言具有普遍意義[50]。
德魯克將通用汽車作為大公司的代表來研究,目的并不是為了介紹通用汽車的管理模式,雖然在事實上它還是激發了人們對該公司組織管理模式的興趣。《公司的概念》并沒有詳細描述通用汽車的歷史,它既不關心通用汽車的產品線,也不宣傳這個公司的經營之道。德魯克的目的是想借通用汽車來闡釋現代企業在工業社會的根本使命及其面臨的共同問題。
《公司的概念》正好代表了德魯克學術生涯的轉折點。《公司的概念》是一本以企業為研究對象的書,但它不僅僅是一本介紹通用汽車公司管理經驗的書。雖然它是在研究大公司的基礎上寫成的,但是它所關注的問題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都還沒有脫離德魯克早期研究的模式。在這本書中,德魯克將組織看成是滿足經濟需要和社會需要的社會單元,將管理視為組織特有的任務和責任。它提出了應該將組織及其管理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來研究。德魯克在《公司的概念》的前半部分描述了通用汽車的組織模式,后半部分討論了工人、企業與社會之間的關系以及經濟政策問題。《公司的概念》為德魯克贏得的聲譽主要歸功于這前半部分對通用汽車“聯邦分權制”的闡釋,而后半部分內容為他贏得了“商業文明的道德學家”這個半含譏諷的稱號。斯隆與德魯克的分歧焦點也正是在后半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