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雨水:天生一水
- 一節一氣總關情
- 肖復興
- 1449字
- 2019-05-05 15:07:10
緊挨著立春的節氣,是雨水。說是雨水,一般在這個節氣里,其實是很難見到雨水的,連雨絲飄灑都很難。沾衣欲濕的雨絲,起碼要挨到清明了。這個節氣雨水中的“雨”,和谷雨節氣里的“雨”的含義,大不相同。不過是對雨的一種期盼罷了。
古語中說,這個節氣里,天生一水,春始屬木。實際上說的是節氣的變化,到這時候有了轉折的契機,春天要來了。這里說的“水”與“木”,都是春天的一種象征,或者說是春天附著物的一種依托。這是因為古人對大自然的理解和認識,比我們現代人更貼近泥土草木,這里所說的春天到來的標志,一是水,一是木。水木之間的關系,不僅體現古人的自然觀,還體現了古人的哲學態度。沒有水,草木很難發芽發綠,沒有草木的回黃轉綠,春天就不會到來;同時,如果不是春天的到來,冬天里處于冰雪狀態的水就不會轉化為雨水的到來。
所以,古人說天生一水,春始屬木。這是一種大自然鏈條的循環,方才有了四季的變化與輪回,有了生生不息的生命與生長。你得佩服古人,不僅是對自然的認知,還有用詞的準確干練,富有深邃的哲思。
雨水節氣,都在正月十五前后。這時候的天氣,尤其在北方,風追殘雪去,水送破冰來。天上下雨的日子,實在還早著呢。在我曾經插隊的北大荒,這時候,雪還厚厚一層,田野里一片白皚皚,松花江黑龍江上還結著實實在在的冰呢。江河開化的開江時刻,要在清明前后了。雨水,只是這個時節里大自然流年暗換的一種象征,是人們心底渴望春天的一種希望。
雨水節氣里,天氣乍暖還寒,老北京人講究的“春捂秋凍”里的春捂,指的就是這樣的天氣里,別早早地脫下棉衣。老天爺的臉變化無常,雨水節氣里,沒有雨水,反倒突然之間下起一場猝不及防的雪來,不是沒有的事情。雨水,不過是二十四節氣里給你拋下的一顆看不見吃不著的甜棗,有點兒逗你的咳嗽,讓你的心里犯癢癢,越發想脫下棉衣,奔跑進春天里。
在過去的老年間,雨水這個節氣,對于各家最重要的,不是不切實際地盼望雨水的到來,而是盼望出嫁的女兒的到來。雨水這一天,按照老北京的習俗,是出嫁的閨女回門的日子。一般都是女兒在剛出嫁之后的第三天回門,最為講究,為什么女兒在以后還非要特別規定每年的這一天回門,我不大清楚。這一天,閨女回娘家,要帶來一段紅綢布,或是一碗紅燒肉,圖的就是一個紅字。這個紅字里,蘊藏著什么意思,我私下里猜想,無論女兒還是娘家人,大概都希望雨水的滋潤,透露著日子紅紅火火的意思,也透露著春天里花紅柳綠的意思吧。
雨水無雨,是這個節氣里的常態。雨水有雨,有時候不見得就是好事。民諺里說:“雨水有雨百日陰。”“雨水落了雨,陰陰沉沉到谷雨。”前人根據節氣里這樣反常的變化,來判定未來的天氣,可以說是節氣經驗的總結,節氣便成為農事稼穡的風向標和晴雨表。
在今天日漸干旱的北方,雨水中降雨,更屬于天方夜譚。相反,常常是在這個時候,又把抗旱提早提到了議事日程。在華北地區,還趕不上我曾經插隊的北大荒,那里因有一冬大雪覆蓋,在春天漸漸到來的日子里,可以融化為水,灌溉田野。雨水節氣里,無雨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干旱下去,讓雨水一直成為人們看不見摸不著的渴望。
在二十四節氣里,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和大雪,分別是水在節氣的變化中水、露、霜、雪幾種不同的狀態,在二十四節氣里占了七個位置,約三分之一。這不僅說明著水對于節氣變化明確而醒目的顯性作用,同時說明水對于人類生活與生存的不可須臾離開的重要作用。想古人說的:天生一水,春始屬木,真的是對著呢,將水與天并列,水的作用無與倫比,雨水這一節氣在二十四節氣里的位置,便也就彰顯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