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人物:吳漢
公元36年,劉秀派舞陽侯吳漢和征南大將軍岑彭率兵討伐在巴蜀一帶稱帝的公孫述。雖然最終攻占成都,但是這個(gè)過程中岑彭被殺害,吳漢也吃了不少的苦頭,所以進(jìn)城后吳漢下令焚燒公孫述的宮殿,縱容士兵在城中屠掠百姓。一時(shí),城中哀號(hào)一片,劉秀得知消息后,派人制止吳漢的行為,并在詔書中指責(zé)吳漢:“老百姓家中破舊的掃帚也價(jià)值千金,怎么可以殘暴對(duì)待而喪失民心?”
【釋義】
敝:破的,壞的;珍:愛惜。敝帚自珍:把自己家里的破掃帚當(dāng)成寶貝。比喻東西雖然不好,自己卻很珍惜。
【出處】
漢·劉珍《東觀漢紀(jì)·光武帝紀(jì)》:“一旦放兵縱火,聞之可以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宋·陸游《秋思》:“遺簪見取終安用,敝帚雖微亦自珍。”
【拓展】
劉秀,漢世祖光武皇帝,字文叔,東漢開國皇帝,在位33年,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于公元25年登基稱帝,以“漢”為國號(hào),史稱“東漢”,在位期間,勵(lì)精圖治,成就了中國歷史上“風(fēng)化最美、儒學(xué)最盛”的光武中興時(shí)代。
【心靈語錄】
“珍惜的真諦恰恰在于敝帚自珍——正是因?yàn)椴粔蛲昝?,所以才需要我們?nèi)フ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