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人物:諸葛亮
東漢末年,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拜為軍師,沒過多久,曹操派大將夏侯惇率領十萬大軍攻打新野。當時,劉備的手下才幾千兵馬,勢力懸殊,找諸葛亮商議計策,諸葛亮說:“我剛到軍營,怕將領們不聽我的指令,需借印劍一用。”劉備把印劍給了諸葛亮,諸葛亮鎮定指揮,派兵埋伏,巧妙地布置兵馬。其間,關羽有過質疑,但諸葛亮有印劍在手,他不得不按令行事,最終成功擊敗曹軍。關羽、張飛等大將也佩服得五體投地。
【釋義】
茅廬:草房。原比喻新露頭角。現比喻剛離開家庭或學校出來工作,缺乏經驗。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
【拓展】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瑯琊陽都(今山東臨沂縣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著名軍事家、政治家、發明家,上通天文,下曉地理。“諸葛亮”“孔明”后來成為智慧的代稱。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后出師表》《隆中對》,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謚號忠武侯,忠武是古代武將最高的謚號。
【心靈語錄】
初出茅廬,缺乏經驗,但只要我們腳踏實地地學習,一定有不可估量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