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爺,怎么樣,我站得還行吧?”
老頭嘴角一抽,面不改色地說道:“還行,勉勉強強,馬馬虎虎!”
“就這,半小時還馬馬虎虎,老頭你可知道剛剛你的表情出賣了你?”張權心中暗笑。
這可不比其他,就軍姿而言,只要方法得當,體力充足,站多久也沒事。
可混元樁不同,手不僅要抬起,腰、膝、肘、頸等等部位都要定于一點,若只是如此倒也還好。
然而,站樁時肌肉不可發力,需全身放松,這就非常考驗一個人的技巧與身體協調性。
若方法不得當,就只會增加肌肉內的乳酸,站完下來渾身疼痛,適得其反。
簡單來說就是白用功,完事還不討好,身心俱疲。
“這樣吧,小子,我看你天賦不錯,也有習武之心,我家里有本古籍功法你可要看看。”
“怎么有種壞叔叔要帶小女孩看金魚的感覺,汗!”聽到大爺這話張權心想,不過仗著自身實力他還是來了興趣,所幸老頭家離這邊不遠步行了10分鐘就到了。帶著張權來到客廳給他倒了杯水,老頭徑直走向了臥室。
沒一會兒,老頭便重新回到了客廳,將書籍輕放在了茶桌上。
“小子,這本書籍里記載了很多,有關古武境界的描述也不少。”
“哦?還有境界的描述?”
張權大驚,沒想到老頭如此大方。
老頭點頭,道:“這本書,是我祖上偶然所得,保存至今,雖然不是原本,但我看了幾遍,其中的很多東西我也不甚明了。”
“你小子倒是可以看看,說不定會有所收獲。”
張權點頭,看向書皮,上面的字體早已模糊,顯然歲月已久。
翻開第一頁。
書頁內容浮現在眼前,很多都是繁體字,但卻能夠辨認出。
張權小聲地逐字逐句地念出聲。
老頭微微點頭,沒有打擾他。
張權心無旁騖,接連翻開了第二頁,第三頁,第四頁……
一目十行。
十幾分鐘后,張權內心震驚不已,他是越看越心驚,止不住繼續往后翻。
又是半個小時后,張權不舍地合上書籍,長長呼出一口氣,臉上的表情十分嚴肅。
若不是場合不允許,他估計能看到明日天亮。
張權拱手問道:“敢問大爺名諱?”
這本書才翻閱了十分之一不到,而且里面的內容高深莫測,涉及到的理論太多,太雜,太深,非一時半會兒就能看明白。若細細研究,估計還要不少時間。
“這本書可否借我一觀?”
“免貴姓趙,趙顯之”
“小子,不是我不愿,而是此書籍乃是家傳,不好外借啊。”
張權想了想,有點掏出手機千度一下的沖動。
但此時此景,于場不合。
“趙大爺,您有何條件,可以說來看看。”
“那個......”只見趙老頭伸出右手,食指、拇指和中指捏在一起又來回搓了搓。
張權嘴角一抽,暗道:“果然如此。”雖然趙老頭全程沒提一個“錢”字。
說實話,張權有點不情愿,但奈何這本書對他而言價值極高,猶豫了一下,掏出手機。
趙老頭見狀,手機早已掏了出來,并且調好了收款金額。
【叮!您的賬戶余額到賬五千元。】
隨著提示音響起,趙老頭臉上止不住笑意。
“趙大爺,錢付了,你看這書……”
張權說著,就要將這本厚厚的書籍收起。
然而,趙老頭眼疾手快,一把按住張權的手,笑著說起:“小子,此書可以借你觀閱,但是不能帶出去。”
張權笑容微斂,道:“大爺,這可跟剛才說的不一樣啊。”
“小子別急啊,雖然老趙我不能將書給你,但是你可以將書頁拍下來,如此就可以長期觀看,豈不更好?”
趙老頭盯著他,心中有些緊張,生怕張權不同意。
張權想了想,似乎有道理,手機看也方便。
于是點頭答應:“嗯,大爺說的有理,那我就卻之不恭了。”
說完,張權臉上再次掛上了和煦的笑容。
拿出手機,當著趙老頭的面就開始一頁一頁翻了起來。
半個小時后,張權終于將厚厚的古籍拍攝完畢,又和趙老頭加了微信,便起身離開。
“趙大爺,我叫張權,你叫我小張就行,待會還有事我就先走了,以后可以微信聯系。”
......
張權回到民宿吃過早飯,已經9點了。驅車來到游客中心,請了個看起來順眼的導游陪同,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根據導游的介紹,張權選擇了南上南下這條線路,從景區南門進,再乘坐南天索道上山,一路游覽乘坐南天梯到達南天頂,吃過午飯,跟著導游一路走過南天橋、蓮花臺、鴻蒙橋、太極臺、青云梯、臥龍橋、圓夢橋、如意橋、一帆風順等景點最后乘坐南索下山,一路聽著導游的講解欣賞著美景,煙霧繚繞中雖然張權文學功底不深,但也依稀能想象到唐朝時李白的所見所思。
回到民宿時已經下午3點了,想到早上看到的古籍,張權回到房中細細研究了起來。
傍晚,
“上有黃庭,下有關元,前有幽闕,后有命門,噓吸廬外,出入丹田……”
張權逐字逐句的小聲閱讀著,讀到后面,他終于知道了這本書的名字。
《黃庭經》
“傳說中的神仙兩卷經?”
張權震驚不已。
他急忙切屏,點開了千度。
瀏覽了一遍,千度中果然有《黃庭經》的描述,但卻太過雜亂,也沒什么解釋。
張權重新將視線放回到文件夾中的圖片之上。
書中所述,《黃庭經》為壽世長生之妙典。
分為《內景經》和《外景經》兩個部分,皆由七言韻文體而著。
張權恍然,難怪有些部分他能夠看懂,原來那些都是描述的《外景經》,文句較為簡略,且未分篇章。
而那些他不怎么看得懂的,幾乎都是《內景經》部分。
因為這本古籍也非原本,應該是拓印而來,還多出了一些解釋的東西。
因此,開篇有了類似目錄的頁章。
照目錄所示,《內景經》共二百三十九句,分三十六章,文字繁瑣。
“外景經會不會是出自內景經呢?”張權忽然有了個猜測。
經過幾個小時的整理,雖然對《黃庭經》依舊云里霧里,但是從旁人注釋中也得到了一些收獲。其一就是對于武道境界有了些許了解:國術境界分為明勁、暗勁、化勁、抱丹......,明勁之后是暗勁,暗境之后是化境,化境過后為丹境,丹境之后還有境界,但是注釋說的云里霧里難以捉摸。
另外一個收獲就是得了一篇呼吸吐納的功法,名字就叫呼吸導引術,簡單明了。相比于《黃庭經》的深奧,這門吐納功法倒是能看懂。
吃過晚飯,張權就翻開這么功法研究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