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國家安全局
- (法)克勞德·德萊斯
- 1815字
- 2019-04-02 16:38:09
1 美國國家安全局的前身(1919年至20世紀30年代)
和平是脆弱的。不到30年的時間里參與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美國對此已有深刻認識,同時它不會忘記密碼局在盟軍勝利中所做出的貢獻。面對二戰(zhàn)后的世界局勢與搖擺不定的盟友,華盛頓決心規(guī)避所有不測,將初創(chuàng)于1919年的密碼分析部門轉為常設機構。由此,美國國家安全局在絕密條件下成立了。
密碼局——黑室
1917年美國加入一戰(zhàn),陸軍和國務院在此期間創(chuàng)建了密碼部門軍事情報處第八科(簡稱MI-8),負責人為熱衷于密碼學的赫伯特·亞德利(Herbert Yardley)。
1916年,他作為國務院一名普通的譯報員,在兩個小時內破解了駐歐總統(tǒng)代表愛德華·豪斯(Edward House)上校寄給威爾遜總統(tǒng)的500字信息。解密工作過于簡單快捷,可見信息不夠安全。亞德利對此感到擔憂,他向上級匯報,提醒經(jīng)由英國電纜傳輸?shù)拿绹ㄐ糯嬖谥卮舐┒础8鶕?jù)他的建議
,信息加密得到強化,同時,相關審查部門通過法律強制要求西部聯(lián)合電報公司(Western Union)等企業(yè)將通信系統(tǒng)移交軍方。軍事情報處第八科工作高效,在其有力協(xié)助下,政府順利拘捕了幾名在美的德國間諜。18個月內,該科室破譯了來自570個系統(tǒng)的11000條信息。一戰(zhàn)結束后,軍方撤掉了多項信息攔截計劃,保護私人電報信息安全的1912年頒布的《無線電通信法》再次生效,
但鑒于軍事情報處第八科的大獲成功,政府決定將其作為類似的常設機構保留,使其即使在和平時期也將照常運行。于是,被稱為“黑室”的密碼局于1919年5月應運而生,地處紐約——幾家跨國有線運營商的總部,亞德利任局長。密碼局以一家空殼公司為掩護,對外聲稱其為銀行與其他公司設計加密代碼。亞德利在原軍事情報處第八科20余名雇員的協(xié)助下,開始了密碼破譯工作。他們真正的使命是竊取和破解來往于國內外的外交電報。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密碼局最關注的是華盛頓會議,因為美國、日本、法國、英國和意大利將在這次會議上就限制海軍裝備達成協(xié)議。通過每天對日本代表往來信息的破譯,美國獲悉了日本的意圖,從而主導了協(xié)議的談判。然而,盡管取得如此戰(zhàn)果,密碼局仍然成為國務院財政壓縮的受害者。1924年,密碼局人員編制被縮減到含局長在內不足10人。
1929年,共和黨人赫伯特·胡佛當選為美國總統(tǒng),并任命原羅斯福政府戰(zhàn)爭部長——亨利·L.史汀生(Henry L.Stimson)為國務卿。上任幾周后,史汀生在批閱被破譯的日本外交信函時,得知了密碼局的存在。他對這種間諜行為感到憤怒,認為這違背了外交原則,是不道德的。在胡佛總統(tǒng)的支持下,他宣布“黑室”為非法機構,并以削減預算為借口,于1929年將其關閉。史汀生對此發(fā)表過一句名言:“紳士不閱讀他人的信函,即使他是潛在的外國對手。”他認為,和平時期維持一些戰(zhàn)時的做法是不可接受的。
黑室關閉后,亞德利發(fā)現(xiàn)自己瞬間陷入失業(yè)與缺錢的窘境。于是,他開始撰寫第一本著作——《美國黑室》(American Black Chamber)。這本國際暢銷書回顧了他在密碼學方面的成就,并將黑室的運行方式公之于世。日本人讀后急忙更改密碼。有些人認為亞德利是背叛者,有些人則對亞德利頂禮膜拜,將其視為美國密碼之父。
但是許多人認為,和平時期的情報工作不符合美國的價值觀與民主制度。政界與輿論界對諜報行為持保留態(tài)度,這在某種程度上解釋了為什么建立一個永久性且名副其實的情報機構需要長時間的醞釀。
美國陸軍信號情報處
1930年4月24日,密碼專家與相關設備再次集結,信號情報處成立。該處主要為美國陸軍傳輸情報,隸屬于通信兵團(Signal Corps)。1939年至1940年,這支秘密部隊的“魔術行動”(Operation Magic)小組成功突破了紫色密碼機(PURPLE)——日本用于加密外交電報的密碼系統(tǒng)。
信號情報處成立后,威廉·弗里德曼(William Friedman)任處長。弗里德曼原籍為現(xiàn)摩爾多瓦,彼時38歲,20世紀20年代曾擔任美國戰(zhàn)爭部密碼部門負責人。
其上任之初,僅有秘書協(xié)助工作,不久后,他獲批招募4名語言密碼分析師。于是,他挑選了德語專家弗蘭克·羅列特(Frank Rowlett)
、精通法語的蘇聯(lián)裔美國人阿夫拉姆·辛克弗(Abraham Sinkov),西班牙語專家所羅門·庫爾巴克(Solomon Kullbach)以及精通日語的約翰·B.赫特(John B.Hurt)。最后,聘用哈里·勞倫斯·克拉克(Harry Lawrence Clark)為助理,團隊最終由7名成員構成。
同時,弗里德曼認識到建立密碼學專家?guī)斓谋匾裕谑窃?931年創(chuàng)辦了信號情報學校(Signal Intelligence School)。
在此之前,美國海軍已先于陸軍一步,在1922年成立了一個電子戰(zhàn)部隊——海軍作戰(zhàn)部第20處(通信處)G科(通信保密科),即OP-20-G科,其后與后來成立的陸軍信號情報處合作十分緊密。
另外,雖然國會希望統(tǒng)一全軍密碼分析活動,武裝部隊安全局(AFSA)也于1949年成立了,但空軍持反對態(tài)度,繼續(xù)保持獨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