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百科全書
- 才林
- 427字
- 2020-02-20 14:48:04
流星和隕石
流星是宇宙?中的小?天體、塵埃等被地球引力俘獲??后,在進入大氣層?中?時因高速與大氣摩擦產?生?高熱,從而發光?形?成的。絕大部分流星體在大氣層已燒毀而不會到地面?上,只有體積較大的小?天體,在大氣層?中來不及燒?完就落?到地面?上,這才形?成了隕石等?隕?星。
流星
分布在星際空間的細小物體和塵粒叫作“流星體”。成群地繞太陽?運?動的流星體為流星群。當?闖入地球大氣圈時,表?現為流星雨。每年都會出現的著名流星雨,包括8月的英?仙座流星雨,11月的獅子座流星雨等。

流星雨
隕石
大質量流星體在地球大氣圈中未被燒毀而落到地面的殘骸稱為隕星。隕星按化學成分分為三類:石隕星、鐵隕星和石鐵隕星,其中石隕星就是隕石。隕石的來源可能是小行星、衛星或彗星分裂后的碎塊,因此,隕石中攜帶了這些天體的原始材料,包含著太陽系天體形成演化的豐富信息。目前,全世界已搜集到3000多次隕落事件的標本,其中著名的有中國吉林1號隕石、美國諾頓隕石等。

吉林1號隕石

亞利桑那州大隕石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