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少年得志

王華的光芒,對王陽明的成長產(chǎn)生了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

自宣宗宣德元年(1426)開始,內(nèi)府便設(shè)立了內(nèi)書堂,專門用來培養(yǎng)小宦官的參政能力。而在內(nèi)書堂任教的翰林官日后則多會得到宦官們的關(guān)照,雖然并無直接資料證明王華曾在內(nèi)書堂任職,但他的幾位同僚卻教過正德朝的大宦官劉瑾,還常向劉瑾推薦王華的人品和學問。

再加上王華高中狀元,隨著內(nèi)閣地位的不斷上升,新進士一入翰林,便被時人視為“儲相”。基于此,王華在當時是被人抱以厚望的。

但面對十里八鄉(xiāng)親友的道喜和祝賀,王倫卻是淡然處之,依然表現(xiàn)得和平日無任何異樣,兒子的風光似乎與他無關(guān)。這份不動聲色的態(tài)度,對當時僅有十歲的王陽明來說,無疑是個觸動。

雖說文人常言要淡泊名利,但生活在一個充滿名利誘惑的社會環(huán)境中,又有誰能真的看空這一切呢?

雖然王陽明也為父親高興和自豪,但是他更多的還是攻讀自己的書本,以學業(yè)為重。或許是受了祖父處世觀的影響,王陽明不以一般的讀書、作詩為滿足。他有自己的志向,即通過讀書成為圣賢。

王陽明小時候?qū)ΡH有興趣,愛玩軍事游戲,常用果核與客人擺兵陣,樂此不疲。

一次,私塾先生對在座同學發(fā)問:“世上什么是第一等重要的事?”大家紛紛說登科及第最為首要。唯王陽明不以為然,他自認為仕途并非讀書的最終途徑,成為圣賢才是歸途。

雖是想成為圣賢之人,但王陽明卻并未像古往今來那些圣賢之人一樣,循規(guī)蹈矩地恪守古訓,安分守己地去攻讀圣賢之書。他認為要成為圣賢,讀死書是沒有用的,需要從多方面來鍛煉自己,增長才能,擴展知識,這樣才能成為圣賢。

對于王陽明的這種心態(tài),郭沫若如是說:“一種不可遏抑的自我擴充的努力明明是在他青春的血液中燃燒著的。他努力想成為偉人,他便向一切技能上去追求。人所一能的他想百能,人所十能的他想千能,人所百能的他想萬能了。”(《郭沫若全集·王陽明禮贊》)

王陽明并不因為自己跋涉在追求圣賢的道路上,就恪守規(guī)矩。他天資聰穎,腦子靈活,所學知識一看就會,所以不愿意長期待在私塾,經(jīng)常偷跑出去玩游戲。他最愛玩的是軍事游戲。因為他對《孫子兵法》尤為感興趣,每逢家里請來賓客時,王陽明便用果核與客人們擺兵陣。常常是客人們的兵陣剛擺出來,王陽明就立刻想出了克敵的陣勢。雖然,為此事沒少挨父親的罵,但他依然樂此不疲。

少年天性,總是無法遏制。因為逃學偷玩之類的事情,王陽明沒少受到父親和祖父的責罰,但他依然不克制自己崇尚自由的天性。在他少年時候,還有一件傳聞更加出格。

他十三歲時生母去世,王華的妾便仗勢常常欺侮、虐待他。他不堪忍受,便想出了一個前無古人的應(yīng)對之法。

王陽明偷偷在街上買到一只叫長尾林鸮的怪鳥,放到父妾的被褥里。然后和一位神婆串通好,等那位妾被怪鳥驚嚇,派人請來這位神婆作法時,神婆便依照王陽明之前教她的話說,說這只鳥是王陽明的生母化成的,是來懲戒妾平日對王陽明的不好。

至此之后,那個小妾再也不敢對王陽明無禮了。而王陽明玩世不恭、豪邁不羈的名聲也傳了出去,但王陽明并不在乎外人對他的評論,他依然恪守當初自己立下的目標,要爭當一位圣賢人。

但這樣一個性格乖戾,不循規(guī)蹈矩的孩子,將會走上一條怎樣的“成圣”之路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湾省| 公主岭市| 丁青县| 鹤岗市| 蓬溪县| 尤溪县| 兰溪市| 景谷| 安康市| 湖州市| 仁怀市| 涞源县| 临城县| 平谷区| 广灵县| 红安县| 冀州市| 威海市| 崇阳县| 隆安县| 宁城县| 桂林市| 宣恩县| 乌拉特前旗| 潍坊市| 左云县| 会泽县| 萍乡市| 阿坝| 华宁县| 郓城县| 九江市| 北川| 眉山市| 玉环县| 缙云县| 图木舒克市| 聂荣县| 筠连县| 大庆市| 金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