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 中國煤炭需求展望

隨著能源轉型的深入,對化石能源的替代成為必然趨勢。盡管目前化石能源的價格處于相對低位,但事實表明,近年較低的化石能源價格并沒有對太陽能和風能在電力領域的應用產生影響。同時,化石能源領域新的減排技術成本較高,比如燃煤和燒天然氣的發電廠如果配置碳捕捉和儲存系統[10]。這為可再生能源的替代提供了競爭的機會。全球40%的電力生產需要依靠煤炭,即使未來煤炭由于供過于求而價格仍處低位,不會對可再生能源在電力的應用方面產生根本威脅,但可能會減緩可再生能源使用的速度從而延長煤炭替代的時間。

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中國的煤炭需求將會持續下降。在現行政策條件下,中國煤炭需求將在2020年左右基本進入高峰平臺,在2025年左右達到峰值(約30億噸標準煤),如果政策更加嚴厲,那么在2019年左右就可能達到峰值(約27億噸標準煤)[11]。到2020年煤炭在中國能源消費中的比例要下降到60%以下,2030年將可能降至52%,甚至低于50%。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能源消費的總量仍在提高,這就意味著中國煤炭的替代與能源增長同時進行,能源結構中“去煤”的過程將相對復雜與漫長。數據顯示,如果未來能源消費增長為零,那么大約10%的清潔能源發展可以替代1%的煤炭。如果能源平均增長速度為1%,那么就需要20%的清潔能源發展,才能替代掉1%的煤炭。因此,煤炭替代事實上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能否被替代更多取決于能源消費總量和替代能源的發展情況。

圖3-4 1978—2050年中國能源消費變化及預測

資料來源:《世界能源中國展望》課題組(2016)和國家統計局。

煤炭的替代主要發生在發電領域。其實從2006年開始,伴隨著技術改進和國家對環境保護和節能降耗要求的日趨嚴格,中國原有的以煤電、水電為主,其他類型電源作為有效補充的電源結構逐漸發生了較大變化。雖然有煤電項目開工建設,但煤電裝機容量所占比例逐漸降低,清潔能源,特別是非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開始大幅增長。2017年,中國新增煤電裝機3855萬千瓦,比2016年減少142萬千瓦,煤電發電量占總發電量比重為64.5%,比上年降低1.0個百分點。2006—2017年,中國煤電(含燃煤熱電)裝機容量所占比例下降了15%左右,降至歷史最低水平。

從未來的發展來看,石油和天然氣發電由于成本較高,加上中國主要依靠進口,因此不會大面積采用。而水電經過了十多年的高速發展,剩余可開發利用的水力資源逐漸減少,預計今后的建設規模將會逐步下降,其在能源消費中的占比將會穩中略有上升,對未來煤炭替代的潛力不大。在發電領域,煤炭替代潛力較大的則是核電、風電、光伏發電和生物質發電。其中風電和光伏發電量需要翻倍才能完成清潔能源消費占全部消費15%—20%的目標。預計在“十三五”或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的清潔能源需求量難以大幅度提高,要實現光伏和風電消費量翻倍難度大、成本高。因此,煤炭的替代不是簡單的一增一減,需要與非化石能源協調發展,還要處理好油氣替代煤炭及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關系,能源集中供應大系統和分布式微系統的關系以及清潔低碳發展和國家競爭力的關系等問題,共同促進煤炭的替代,優化能源結構。

根據我們的預測,未來煤電在消費中的比例會逐步減少;石油、天然氣和水電的消費穩中略增或維持;以風電、太陽能發電和生物質發電為主的可再生能源保持快速的增長,成為能源消費結構調整的主角。預計在最理想的政策、技術及“美麗中國”戰略主導下,到2050年,中國煤炭消費有望減至15.56億噸。占能源消費的比重只有34%,所減少的煤電消費將主要由核能、生物質發電、風電和太陽能光伏發電所替代,其占能源消費的比例將由2020年的15.9%增加到2050年的31.9%。

圖3-5 1978—2050年中國能源生產變化情況及預測

資料來源:《世界能源中國展望》課題組(2016)和國家統計局。

從能源供給方面看,也表現出相似的情況。在最理想的政策、技術及“美麗中國”戰略主導下,2050年煤炭生產將降到16.0億噸,占能源生產的41.3%,而核電和可再生能源這些清潔能源所占比例上升到37.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义市| 太仓市| 平安县| 兴义市| 措美县| 漾濞| 应用必备| 定兴县| 长汀县| 图们市| 淳安县| 芜湖市| 广灵县| 开化县| 金湖县| 博湖县| 黄石市| 句容市| 藁城市| 奉节县| 沭阳县| 德昌县| 和龙市| 精河县| 鄂托克前旗| 深州市| 梓潼县| 疏勒县| 常山县| 云梦县| 榕江县| 开平市| 读书| 磐安县| 会理县| 本溪市| 仁寿县| 饶阳县| 金门县| 汶上县| 蓬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