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 民生幸福:現代化發展的內在要求

現代是與傳統相對的一種社會狀態,著名的美國社會學家英克爾斯提出了測量社會現代化水平的10 個重要指標,如識字率、受教育程度、就業情況、千人擁有醫生數量等,人民的生產生活狀況,是衡量社會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尺。

民生幸福是現代化的內在要求。無論處在哪個時代,人民總是希望追求更好的生活。英國工業革命開啟了人類歷史的現代化之路。在四百年的現代化進程中,現代化雖然主要體現在經濟發展水平上,但現代化的本質卻是社會層面,陸學藝認為,社會建設就是建設社會現代化。[3]

民生幸福是現代政治合法性的基礎。若執政黨長期不能改善民生,就難以得到人民的擁護。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為什么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無論是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讓社會中的大多數人享受發展成果是政權合法性的重要來源,同時也是一個國家現代化發展的內在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合法性基礎經歷了從以意識形態、歷史功績和領袖個人魅力為主的合法性基礎向以經濟績效為主、民主法治和意識形態相結合的多元方向的轉變,再到以人為本、民生與民主相結合的合法性基礎轉變。[4] 盡管歷史階段不同,但共產黨執政的初衷卻沒有改變——改善民生。從1949年到1976年,我國社會發展雖然經歷了幾次大的挫折,但是人民總體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提高。1978年改革開放之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是有目共睹。黨的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重大決定,中國逐漸走上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之路。黨的十三大確定了“三步走”的重大戰略部署:第一步,1981年到199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讓人民溫飽問題得到解決,這在20世紀80年代末已基本實現;第二步,1991年到20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整體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過上比較富裕的生活。改善人民的生活狀況一直擺在“三步走”戰略的重要位置,是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建設的最終依歸。

1990年,黨的十三屆七中全會對“小康社會”做了詳盡的描述,“人民生活從溫飽達到小康,生活資料更加豐裕,消費結構趨于合理,居民條件明顯改善,文化生活進一步豐富,健康水平持續提高,社會服務設施不斷完善”。在此基礎上,對小康水平進行了定義:“所謂小康水平,是指在溫飽的基礎上,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達到豐衣足食。這個要求既包括物質生活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實;既包括居民個人消費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會福利和勞動環境的改善?!毙】瞪鐣膬群谥袊鐣髁x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不斷豐富。

到2000年,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850 美元,我國基本實現了總體小康社會的目標,但這只是低水平、不全面、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為此,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目標。而黨的十六大,則進一步明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中國要在頭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但全面的小康具體應該是什么樣的?應該包括哪些方面?這在以往的報告中并未充分闡述。直到十七大召開,黨的十七大報告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愿景做了進一步描述:到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時,我們這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和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將成為工業化基本實現、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內市場總體規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國家,成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質量明顯改善、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成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權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質和精神追求的國家,成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會更加充滿活力而又安定團結的國家,成為對外更加開放、更加具有親和力、為人類文明做出更大貢獻的國家。[5]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人民對美好生活抱有更高期望,因此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加快,全面建成小康成為新一屆政府的重要使命。2012年,黨的十八大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標志著我國“小康社會”建設已經進入關鍵階段。在十八大報告中,確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的五個重要方面:經濟持續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取得重大進展,五位一體的國家發展格局正式形成。十九大報告提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兩個目標的實現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是從2035年到21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縱觀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始終以人民為中心,把改善人民的生活狀況作為發展目標,不斷滿足和回應人民群眾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盡管國內和國際形勢不斷變化,社會主要矛盾的內涵也在嬗變,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沒有改變,發展民生始終是國家發展戰略的不懈追求,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一直是黨和國家在發展過程中的關切所在,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道路的內在要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汉市| 西峡县| 泗阳县| 宜兰市| 专栏| 东城区| 革吉县| 镇远县| 利津县| 庐江县| 东乌珠穆沁旗| 自治县| 岱山县| 新平| 确山县| 张家港市| 土默特右旗| 旬邑县| 清流县| 贵阳市| 安吉县| 兴宁市| 凯里市| 淮安市| 犍为县| 城步| 仙游县| 巴南区| 会东县| 武义县| 治县。| 奉节县| 乐山市| 兴文县| 察雅县| 镶黄旗| 来安县| 许昌市| 连南| 扶风县| 天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