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易經》的形成

一 “人更三圣,世歷三古”

《易經》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是民族智慧的結晶。

《易經》“系辭傳”中說:“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漢書·藝文志》說:“易道深,人更三圣,世歷三古。”這是說,由“八卦”到“十翼”,源遠流長,先后經過上古的伏羲,中古的文王、周公,與近古的孔子。

《山海經》中說:“伏羲得河圖,夏人因之,曰《連山》;黃帝得河圖,商人因之,曰《歸藏》;列山氏得河圖,周人因之,曰《周易》?!?/p>

有人認為,中國最古老的易經是炎帝研創的《連山易》。2004年9月,懷化市會同縣連山中學楊明君等兩位教師無意中發現,會同連山八廟名稱、方位以及所處地貌環境與神農炎帝所創《連山易》中連山八卦有驚人的吻合之處。懷化歷史學者陽國勝在進一步深入研究時,產生了一個大膽的設想,是不是連山八廟和連山八卦與神農炎帝出生地存在著某種內在關聯?書名“連山”與會同“連山”相同。在《易經的智慧》中說:“《連山易》為神農氏所創,神農氏即炎帝。神農氏將八卦每兩卦一重,首次演繹為六十四卦?!薄吨芤渍x》解釋說:“《連山》者,象山之出云,連連不絕?!睍靥幯┓迳礁沟?,連山為一河谷盆地,四面正好被“連連不絕”群山包圍?!哆B山易》也緣此而名。他們在會同連山找到了八個地名和八個古廟,其名稱、方位與炎帝“連山八卦”完全一致。

2005年,新華社發布消息稱,在貴州荔波發現了水書《連山易》,這一晉代時就被認為已經失傳的《連山易》重生面世,使連山八廟和連山八卦的比較研究透現曙光。水書比甲骨文出現的年代還要早。據研究發現,這三個字是古人根據連山地區特有的地貌臨摹而來?!斑B”字的由來,以為一是“連”與“蓮”同音。會同連山一帶多長野生蓮,有一塘名蓮花塘,自古至今,水盈不干,仲夏時節蓮花朵朵。二是“連”字有五點貫穿而過,可能是古人記載這五個地方曾有人類居住,故而連成一線作為“居住點”的記錄。五點中彎曲的黑線是流經連山的渠水,其“之”字旁是“艮山”山脈。巧合的是,在會同連山壇子墻、林城渡頭以及鄰近靖州沙溪、太陽坪、艮山口,都先后發現了舊、新石器時代遺址,把五個遺址穿成一線恰巧呼應了五個“居住點”之說。而“山”字則為“連山石”,二者形神一致。另外,史書記載,《連山易》之所以名“連山”,是取“山上山下”之意。“易”字為蜥蜴的象形,會同連山人把蜥蜴叫狗皮蛇。而在連山大坪村就曾有一座城池被稱為狗皮城,雖然城池已不在,但人們卻在遺址上找到了一塊記載清乾隆年間在此重修城隍廟的石碑,顧名思義,這里的確曾有一座城池。登上對面的高山遠遠望去,狗皮城遺址山頭也極像一只睡臥的蜥蜴。

依據《周禮》太曠的記載,周代設有稱作“太卜”的官,依據《三易》,職掌占卜?!度住肪褪侵浮哆B山》《歸藏》《周易》。一般地說,《連山》是夏代的易學,《歸藏》是殷代的易學,《周易》是周代的易學?!哆B山》《歸藏》已經失傳,今天的《易經》就是《周易》。

據《史記》記載,孔子讀《易》韋編三絕?!吧w孔子晚而喜《易》?!兑住分疄樾g,幽明遠矣,非通人達才孰能注意焉!”(《史記·田敬仲世家》)孔子曾經感嘆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保ā墩撜Z·述而》)可見《易》之于君子之意義,《易》之于人生的道理,以及“圣人以此洗心”之經歷。

《易經》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通萬物之情;究天人之際,探索宇宙、人生必變、所變、不變的大原理;通古今之變,闡明人生知變、應變、適變的大法則,以為人類行為的規范,這一天理即人道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稱作“天人之學”,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基礎。

“易”有“變易”“不易”和“簡易”三種含義。宇宙萬物,時刻變化,人事也是如此,所以說“變易”。然而,變化不息的大宇宙,卻具備法則性,整然有序,循環不已,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小宇宙的人的命運,也同樣具有法則性,所以說“不易”。由于這一“不易”的法則性,就能了解大宇宙的天地法則,可以遵循;同樣的,小宇宙的人的動向,也能夠預知,可以規范,所以說“簡易”。

《易經》包括本文與解說兩個部分。本文的部分,稱作“經”;解說的部分,稱作“傳”。本文的“經”,由六十四個用象征符號的“卦”,與所附解說的“卦辭”“爻辭”構成。

六十四“卦”,是由“—”與“--”兩種稱作“爻”的符號,由下而上,順序以六畫構成。“—”與“--”的屬性相反,“—”代表陽、剛、男、君、強、奇數等,象征積極的事物;“--”代表陰、柔、女、臣、弱、偶數等,象征消極的事物。

六十四卦代表著六十四類原型事象,卦辭描述了整個事象的線索,爻辭則描述了事象的具體過程,而爻的陰陽變化則揭示了事物變化的整體特性。

在六十四卦的后面,附有解說全卦的“卦辭”?!柏赞o”是周文王撰寫的?!柏赞o”后面是“爻辭”,解說六爻每一爻的含義。

解說部分的“傳”,共7種10篇:《彖》上下篇、《象》上下篇、《系辭》上下篇、《文言》《說卦》《序卦》《雜卦》,稱作“十翼”。“翼”是助,輔助闡明“經”的意思?!笆怼北徽J為是孔子的著作。本文的“經”與解說的“傳”,構成全部的《易經》。

《彖》與《象》中的大傳(解說卦辭部分),主要是宣揚儒家政治、倫理、修養等觀點的。《象》中的小傳(解說爻辭部分),強調爻位說,是為尊奉君位而作的。《系辭》與《文言》是前人解經遺說的輯錄?!断缔o》上、下兩篇,是《周易》的通論,以論述《周易》的意蘊與功用為主,是《易傳》思想的主要代表作。它闡述宇宙事物間的矛盾與發展?!段难浴肥恰兑讉鳌分袑iT用以解說《乾》《坤》兩卦的?!墩f卦》收錄了漢初經師的“卦象”“卦德”說?!墩f卦》是對八卦卦象的具體說明,是研究術數的理論基礎之一?!峨s卦》將六十四卦以相反或相錯的形態排成兩兩相對的綜卦和錯卦,從卦形中看卦與卦之間的聯系?!缎蜇詡鳌分v述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實際上,“傳”的作者主要是借解說經文來發揮自己的思想觀點。

二 關于《易經》成卦之“近取諸身”

關于《易經》八卦的形成,《系辭下》說:“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睂τ凇敖≈T身”,郭沫若先生認為是指八卦的陰(--)陽(—)符號分別取形于女性和男性生殖器。這種說法雖有創意,但不夠全面準確。筆者認為,所謂“近取諸身”,應是與事物相對的“人身”,與他人相對的“自身”和與前人相對的“親身”。

(一)與事物相對的“人身”

八卦的形成,是古人長期觀測和演習的結果,所謂“包犧氏”并非專指一人。古人在擬做八卦的過程中,自覺不自覺地遵循了歸納和演繹的認識路線,即廣泛征取世間萬象,歸結出它們的共同本性和規律,再加以演繹和總結。其中,既有天文地理,也有鳥獸蟲魚,自然也包括萬物之靈的“人”,而尤其關注萬物與人的共通之處。自然中有天地、日月、晝夜……人間則有君臣、男女、剛柔……世間萬物變化多端,卻有著共通之“道”:陰陽交感、剛柔相推。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但無非是“一陰一陽之謂道”。那么怎樣用一種高度抽象又豐富具體的占卜符號來表征呢?或者說這種簡易的象征符號是如何形成的?與其說是取形于男陽女陰,倒不如說是取形于龜卜或骨卜的兆紋更有說服力。對此,李大用先生已有所探研,此不再贅述(李大用《周易新探》,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9頁)。

(二)與他人相對的“自身”

八卦不僅彌綸天地人三才之“道”,而且對于每一個人來說同樣也體現出全面的表征功能。作《易》者自然要從自身的實際出發,來總結和提煉出八卦的要旨。換言之,高度抽象的八卦符號必須能演繹為人的全部特征和變化規律?!墩f卦傳》第九章說:“乾為首,坤為腹,震為足,巽為股,坎為耳,離為目,艮為手,兌為口?!边@是用人體的八種器官來說明八卦取象之例。第十章說:“乾,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謂之長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謂之中男;離再索而得女,故謂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謂之少男;兌三索而得女,故謂之少女?!边@是以人的家庭成員為喻,說明八卦含有父母及其所生三男三女之象,如此等等。這一切才是“近取諸身”的確切所指。

(三)與前人相對的“親身”

占筮活動古已有之,《周易》之前已有他《易》。所謂文王拘而“演”《周易》,確切地說應是演練和加工,即推演。也就是文王在困難的時候“親身”推演和運用這一工具,而興周滅殷。在八卦產生之前,人類已進行龜筮、骨筮、草筮等各種占筮活動,但這些占筮活動不僅受材料的限制和繁雜程序的制約,很難全面推廣,而且其應驗程度或效度也不好把握,于是就出現了《尚書·洪范》所說的“三人占,則從二人之言”的情況。如何運用材料簡易、表征概括、占易簡便的方法進行占筮呢?這就是從伏羲、黃帝、列山氏,一代一代的推演探究,最終形成了相對固定的八卦符號。更重要的是經過一代代的推演,所積累的卦例愈來愈豐富,使八卦所表征的內涵也愈來愈充實,也使得用這種簡易的占筮方法進行占筮的效度似乎愈來愈高。到《周易》之時,這種占筮方法已經成為遠遠超出其他一切的占筮方法,周文王正是借助于這一方法,治國興周,伐紂滅殷。事實上,現有的《周易》之卦爻辭,正是殷亡周興歷史的真實記載。所以說,《周易》八卦的形成和發展,是一代代治“易”者“親身”體驗、推演、提煉概括的結果。

三 全新理解“周”與“易”

(一)《周易》乃“周人”之易

一般認為,《周易》乃周代之易,雖有道理,實則籠統。準確地說,《周易》應為周人(即周族)之易,因為從《周易》的形成和其實際內容來看,主要是興周滅殷的歷史記錄,也就是《周易〈系辭下〉》所說的“《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文王與紂之事邪?”實際上,《周易》正是小國周滅大國殷的一種得利工具。所以說,《周易》之周,應為周人(周族)或周國之“周”,而非周朝周代之“周”?!渡胶=洝分幸舱f:“伏羲得河圖,夏人因之,曰《連山》;黃帝得河圖,商人因之,曰《歸藏》;列山氏得河圖,周人因之,曰《周易》。”這里的“周人”,應為周族人或周國人,而非周朝或周代人。

(二)周而復始謂之“周”,生生不息謂之“易”

《周易》乃周人之易,只是就表面意思而言,就其實質來說,還有沒有更深刻的含義?

近人尚秉和在其《周易尚氏學》一書中說:“按三易之名,皆緣首卦。《連山》以艮為首,上艮下艮,故曰《連山》;《歸藏》以坤為首,萬物皆歸藏于地,故曰《歸藏》;《周易》以乾為首,乾:元、亨、利、貞,即春、夏、秋、冬,周而復始,無有窮期,故曰《周易》。”

一般認為是“易”依“周”而名,其實,也不能排除“周”依“易”得名。既然尊天重乾,周而復始,依易命“周”,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周禮·春官》于卦說“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卦皆六十有四”?!抖Y記·禮運》說:“孔子曰:我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時》焉。我欲觀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義,《夏時》之等,以是觀之?!币蟮烙H親,周道尊尊。殷道重母統,故以坤為首;周道重父統,故以乾為首?!吨芤住聪缔o傳上〉》說:“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笔献逯贫却髣菀讶ィ兑住沸虻淖兓从沉私y治秩序的變革。既然尊天、尊君、尊父、尊夫,乾為一元之始,何不自命為“周”呢?

“易”者簡易也,占也。此其名也。就其實質而言,易者,變也,生生不息謂之易。同時,易又包含著不變,不變者“位”也,居正持中也。周而復始乃易之形,生生不息乃周之義。

(三)周大悉備謂之“周”,簡易相像謂之“易”

周者備也,全也,易者象也,“周易”即“全像”,用宇宙全息統一論的觀點說就是“全息”。東漢經學大師鄭玄(康成)在釋《周禮》“三易”之義時,就將“周”字解釋為“周普”(參見馬松源主編《周易》,線裝書局2010年版,第一卷第3頁)。周易是宇宙的縮影,每一卦是事物發展變化的一個“全息胚”。《系辭上傳》說:“《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薄胺颉兑住泛螢檎咭??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庇帧断缔o下傳》:“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四 唯物地理解“自天祜之,吉無不利”

有人認為《易經》預測是神秘唯心論,或認為《易經》不是唯物論,一個重要原因是對《易經》某些卦爻辭的理解和解釋不當所致。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關于《大有》卦“自天祜(音hù)之”的解釋。對《大有》卦上九爻辭“自天祜之,吉無不利”,向來認為似乎天是有意志的,體現了一種宗教世界觀,是唯心論。其實根據《易經》的一貫精神,完全可以對此作出唯物的理解或解釋。天并無意志,但天有天道,且是地道、人道之本,順之則盛,逆之則衰。能夠“順天應勢,居正通變”,即使無意志上天,似乎也會降下祜助,自然是“吉無不利”了。

從《大有》卦的具體情況來看,《大有》上九:自天祜之,吉無不利?!断蟆吩唬骸洞笥小飞霞?,自天祜也。物獲“大有”至盛之時,欲長保不衰,必須守順謙下、誠信接物、見賢思齊,這又以“順”為首要前提。上九正是謙順安處,故得“天祜”長保富有。相反,倘若居功自傲、位高恥下、目空一切,必然會招惹是非、因福得禍,結果只能是禍從天降!

《系辭上傳》對此有所發揮:“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枪示泳觿t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祜之,吉無不利’。”這是說,六爻的變動,包含著大千世界上至天、下至地、中至人的道理。君子通過探研《易經》而了解“三才”變化的征兆,自覺遵循其規律行事,自然會像《大有》卦中所說的“從天上降下祜助,吉祥而無所不利”??鬃訉Υ艘沧隽司唧w的解釋,《易》曰:“自天祜之,吉無不利?!弊釉唬骸办镎?,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祜之,吉無不利’也?!笨鬃诱J為,只有踐履誠信而時時考慮順從正道,又能尊尚賢人,才能有天助之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逆天行事,坑蒙拐騙,必然招致天怒人怨,有何吉利可言?

《系辭下傳》則從另一個角度對此加以發揮:《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祜之,吉無不利”。就是說,順乎天道,應乎時勢,善于變通,自有天助之吉。黃帝、堯、舜正是運用《易經》的變通之理,所以無所不利。而商紂王殘暴無道,不聽勸誡,最終亡國滅身!

再聯系《既濟》卦來看?!都葷分芯盼遑侈o是: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其福?!断蟆吩唬骸皷|鄰殺牛”,不如西鄰之時也;“實受其福”,吉大來也。意思是說,東邊鄰國(殷)殺牛盛祭,不如西邊鄰國(周)舉行微薄的禴祭,更能承受到福澤。這似乎又顯示出神秘的“天意”和“神意”,甚至有人以為這是一種“人事可以轉移天意”的觀念。實則不然。殷商逆天背民,大勢已去,即使殺牛盛祭,也無從得助;周國順天濟民,興兵滅殷適當其時。這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所以說,“自天祜之”并不神秘,天助之吉,乃在守正。世事變化有其道,順應時勢方得福。

正如許嘉璐所說:“人類正在自我毀滅。無論是人與人、國家與國家,還是人類與大自然的關系,必須讓有別于西洋文化的理念和思維參與進去,這樣,或許能夠創造一種新的文化,引導人類走向和諧、安寧與幸福。中國有著五千年未嘗中斷過的文明,積累了豐富的、適應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經驗和理論,用湯因比的話說,即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超穩定’的經驗,自然可以提供給世界參考?!保▍⒁姟缎断络備D跳舞——中國哲學需要一場革命》,《文史哲》2009年第5期)自覺學習和繼承以《易經》為代表的中華文化精華,探索和遵循科學發展規律,才能避免盲目性,促進人類沿著健康的軌道發展,推進和諧世界建設。正如溫家寶倡導的:“中華文化具有強大的向心力和震撼力,當代中華兒女一定要肩負起弘揚中華文化的歷史重任?!保?012年《政府工作報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格县| 克东县| 旺苍县| 德州市| 安塞县| 望谟县| 张北县| 闽侯县| 惠安县| 商河县| 延津县| 佛冈县| 壶关县| 宁国市| 通州市| 阜南县| 兴城市| 黄山市| 大丰市| 南涧| 文成县| 上虞市| 绥中县| 临夏市| 黑山县| 额尔古纳市| 莱州市| 正定县| 贺兰县| 监利县| 宁乡县| 铁岭县| 西和县| 哈尔滨市| 葫芦岛市| 色达县| 怀来县| 泸州市| 怀仁县| 苏尼特右旗| 宣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