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軨廣路:中國古代交通史論集
- 曾磊 孫聞博 徐暢 李蘭芳
- 3273字
- 2021-02-03 11:08:51
三 余論
一般來說,秦百姓若借用官府“公船”等“公器”都是登記在冊的。里耶秦簡J1(8)134中“狼假公船”的官文書,其內容和“船”(秦代公器)的借出與亡失有關。文書中詳細記錄了“公船”的借用對象,借用日期,追討程序和賠償等。可見秦代船只管理與使用、追討等程序是相當嚴格、完備的。《肩水金關漢簡》中也有關于“船”登記的記錄:
□□□籍船□□累計軺車移□(73EJT1:278[31])
船作為水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發揮著重大作用。里耶秦簡中,狼借船“求故荊積瓦”,是社會生活中船只運輸功能的一個縮影。從軍事方面來看,秦始皇在統一的過程中,中原逐鹿和北伐主要依靠的是馬戰車和騎兵,在南征中戰船曾發生過重要作用。如秦始皇曾派大將率領用樓船組成的艦隊攻打楚國。“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時,“使尉(佗)屠雎將樓船之士南攻百越”,利用先進的水上戰船樓船的運輸和戰斗力,為南征戰爭勝利鋪平了道路。此外,文獻記載秦始皇還“使監祿鑿渠運糧,深入越”。為了解決北方駐軍的糧餉問題,秦始皇“使天下”通過船只運輸50石糧食,保障了南征戰爭中的后勤糧草補給順暢和將士們的飲食需求。[32]可見船舶在秦統一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其次,船舶在帝王將相的生活出行和其他一些社會活動中,作為便捷的水上交通工具,也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據《史記》等史書記載,秦始皇統一中國后,為了“示強威,服海內”曾五次大規模巡游全國各地,并乘船在內河游弋或海上航行。如秦始皇三十七年“浮江下,觀籍柯,渡海渚。過丹陽,至錢塘。臨浙江,水波惡,乃西百二十里從狹中渡。上會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頌秦德”[33]。
秦代船只等交通工具的出行會受到《日書》約束。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中有關于“不可行”的記錄。如:
久行,毋以庚午入室。(九五背貳)
□□行,毋以戌、亥入。(九六背貳)
丁卯不可船行。(九七背貳)
六壬不可船行。(九八背貳)
六庚不可以行。(九九背貳)[34]
其中“船行”禁忌為“丁卯不可船行,六壬不可船行”。這兩句及后面“六庚不可以行”又見于簡一二八背,以及睡虎地秦簡《日書》乙種簡四四貳。有學者指出,“《詩·小雅·四月》記載周宣王出行田獵事,有所謂‘吉日維戊’、‘吉日庚午’語,對照簡文所見‘六庚不可以行’以及‘·久行,毋以庚午入室’(一二七背)等內容,可以推知大致確定庚日不利出行的睡虎地秦簡《日書》,其行忌所體現的數術系統,與周人禮俗的數術背景可能有所不同”[35]。
[原載《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1期]
[1] 本文為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研究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里耶秦簡研究”(13XNH082)的階段性成果。
[2] 以下文中簡稱“里耶秦簡”。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文物處、龍山縣文物管理所:《湖南龍山里耶戰國——秦代古代一號井發掘簡報》,《文物》2003年第1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西土家族自治州文物處:《湘西里耶秦代簡牘選釋》,《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1期;馬怡:《里耶秦簡選校》,簡帛網,2005年11月14日、11月18日、11月24日,后收錄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第4集,商務印書館2007年版,第133—186頁;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里耶發掘報告》,岳麓書社2007年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里耶秦簡(壹)》,文物出版社2012年版;陳偉主編:《里耶秦簡牘校釋》第1卷,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3]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湘西里耶秦代簡牘選釋》,《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1期。
[4]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龍山里耶戰國——秦代古城一號井發掘簡報》,《文物》2003年第1期。
[5] 胡平生:《讀里耶秦簡札記》,《簡帛學研究》第4輯,甘肅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頁。
[6] 王煥林認為:“此字右下較模糊,但左旁木部,右上西部尚存輪廓??贾T典籍,暫隸定為‘橝’?!哆x釋》《簡報》疑為‘柂’字,誤?!保ㄍ鯚帧独镆睾喰Tb》,中國文聯出版社2007年版,第36—37頁)
[7] 林劍鳴、余華青、周天游、黃留珠:《秦漢社會文明》,西北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252頁。
[8]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卷二二顏延年《車駕幸京口侍游曲阿后湖詩》,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054頁?!段倪x》卷三五張景陽《七命》注引《越絕書·伍子胥水戰兵法內經》記載:“大翼一艘,長十丈;中翼一艘,長九丈六尺;小翼一艘,長九丈。”(第1601頁)
[9]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卷七七〇引《越絕書》,中華書局1960年版,第1450頁。今本《越絕書》未找到相關記載。
[10] 樓船是一種建有樓艙的大船。
[11] 《漢書》卷六四下《嚴安傳》,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2783—2784頁。
[12] 武帝時,“治樓船,高十余丈,旗幟加其上,甚壯”(《史記》卷三〇《平準書》,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1436頁)。
[13] 馬怡:《里耶秦簡中幾組涉及校券的官文書》,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主辦:《簡帛》第3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91—205頁。
[14]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釋文第38—39頁。此簡中出現的“百姓假公器”,整理小組釋文為:百姓借用官府器物?!半`臣妾亡公器”釋文為:隸臣妾有丟失官府器物。
[15] [日]工藤元男著:《睡虎地秦簡所見秦代國家與社會》,[日]廣瀨薰雄、曹峰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2頁。
[16] 王子今:《秦漢時期的船舶制造業》,《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3年第1期。
[17] 《史記》卷五六《陳丞相世家》,第2053頁。
[18] 陳偉主編:《里耶秦簡牘校釋》第1卷,第19頁。
[19] 《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第2613—2614頁。
[20] 《漢書》卷二八上《地理志上》顏師古注曰:“船司空”“本主船之官,遂以為縣?!保ǖ?544頁)宋代學者洪邁在《容齋續筆》卷一之《漢郡國諸宮》條中寫道“京兆有船司空,為主船官”[(宋)洪邁撰,孔凡禮點校:《容齋隨筆》,中華書局2005年版,第230頁]。清代學者俞正燮在《癸巳類稿》卷二(道光十三年刻本)中寫道:“《漢書》西河郡有騶虞縣,蓋三分有二時方七十里囿地連虞,官名縣者如船司空,縣名騶之虞、船之司空,名同一也?!睆摹膀|虞”的構詞方式來看,“騶”,矢也。又“矢之善者,曰騶”。(《漢書》卷四九《晁錯傳》注引如淳,第2281頁)“虞”,官也。掌矢之官為“騶虞”,如掌水之官為“水虞”(何寧撰《淮南子集釋》卷五《時則》注,中華書局1998年版,第425頁)。俞正燮意在說,掌船之司空為“船司空”。
[21] 據《漢書》卷二八上《地理志上》記載,京兆尹為故“秦內史”。漢朝建立后,幾經變革,到孝惠帝元年“初城”,“六年成”。京兆尹共有十二縣,其中“船司空,莽曰船利”。(第1543頁)
[22] 王子今:《秦漢時期的船舶制造業》。
[23]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睡虎地秦墓竹簡》,釋文第49頁。
[24] 馬怡:《里耶秦簡中幾組涉及校券的官文書》,《簡帛》第3輯,第193頁。
[25] 參見馬怡《里耶秦簡選校》,《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集刊》第4集,商務印書館2007年版,第133—186頁。“皆勿留船”,王煥林《里耶秦簡校詁》為“皆勿留脫”,此材料暫存疑(第112頁)。
[26] 王學理:《秦始皇陵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0—241頁。
[27] 周曉陸、陳曉捷、湯超、李凱等:《于京新見秦封泥中的地理內容》,《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周曉陸按:《史記·秦本紀》,秦昭王五十年“初作河橋?!薄墩x》:“此橋在同州臨晉縣東,渡河至蒲州,今蒲津橋也。”河橋為浮橋,系船而成,故置船庫官。則船司空應在陜西大荔縣以東黃河故道中。
[28] 宋杰:《秦漢國家機構中的“司空”》,《歷史研究》2011年第4期。
[29]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長安城工作隊:《西安相家巷遺址秦封泥的發掘》,《考古學報》2001年第4期。
[30] 《漢書》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上》,第735—736頁。
[31] 肩水金關漢簡均出自甘肅簡牘保護研究中心、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省博物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古文獻研究室、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編《肩水金關漢簡(壹)》,中西書局2011年版,第32頁。
[32] 《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傳》,第2958頁。
[33]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260頁。
[34]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睡虎地秦墓竹簡》,釋文第223頁。
[35] 王子今:《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疏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77—47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