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為什么以及如何研究身份
第一節 體系建構主義身份理論的不足
第二節 本體性批判與身份概念的重構
第三節 作為身份符號的“東亞共同體”
第四節 理論框架與研究方法
第一章 體系建構主義的身份理論
第一節 體系建構主義的身份概念
第二節 身份的形成和進化
第三節 本體性批判與身份理論的困境
本章小結
第二章 關系本位與身份概念的重構
第一節 角色身份理論與社會身份理論
第二節 關系本位思想
第三節 關系導向身份
第三章 情感、行為傾向與認知
第一節 從情緒到情感
第二節 情感與行為傾向
第三節 情感與認知
第四章 關系導向身份建構的情感動力框架
第一節 情感與身份建構研究
第二節 關系導向身份建構的情感動力框架
第三節 情感研究的方法論問題
第五章 東亞合作與東盟互動身份
第一節 東亞合作與東亞共同體
第二節 歷史互動、情感與東盟互動身份
第三節 互動身份與行為規范
第六章 情感與“東亞共同體”的興起
第一節 東盟身份危機與10+3機制的建立
第二節 東盟身份確認與“東亞共同體”符號的興起
第三節 積極情感、外向性合作傾向與積極認知
第七章 情感與“東亞共同體”的弱化
第一節 大國的挑戰與東盟身份確認危機
第二節 東亞合作功能化與“東亞共同體”的弱化
第三節 消極情感、內向性合作傾向與消極認知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