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選題的意義
契丹人在公元4世紀[1]出現在我國北部草原地帶,在中原王朝與回鶻等游牧民族政權中游離依附,不斷發展壯大,916年建立遼朝,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125年遼被女真所滅,契丹人由統治民族淪為被統治民族,但他們作為遼國遺民在金代的歷史舞臺上依然十分活躍。在金代政治統治、軍事活動與邊疆防衛等方面,契丹人既在維護金朝統治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也在動搖、顛覆金朝統治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視的消極作用。同時契丹人以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影響著金朝境內的其他民族,構成了金代地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故此對金代契丹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理論意義。
20世紀80年代以來,致力于遼史、契丹史研究的專家學者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中關于契丹族的研究成果,以遼代契丹人研究的論著居多,對遼代以后契丹人的研究,長期以來一直是較為薄弱的環節。對于金代契丹人的研究主要限于金中期契丹人大規模反金斗爭,金末金蒙戰爭中契丹人的軍事活動,金朝統治契丹人的政策研究,以及金代契丹乣、部族與群牧制度的研究。契丹人作為金朝統治下人數眾多的四大民族之一,在金代政治、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有怎樣的活動和建樹,對金朝的統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目前學界還沒有清楚的認識。且對金代契丹人的諸多方面或者研究不夠系統,或者沒有開展研究。有鑒于此,本書以金代契丹人為研究對象,對契丹人在軍事、政治、文化及社會組織等方面進行較為全面而系統的考察,以期對進一步深入開展契丹民族史和金史研究盡一份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