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化進程中失地農民的利益表達機制研究
- 王勇
- 341字
- 2019-08-16 18:55:01
第一章 導論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下提高執政能力,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更好地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舉措,是適應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的客觀要求,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圍繞實現社會和諧這一目標,中國共產黨引領人民艱辛探索、不懈奮斗,取得了重大進展,使我國在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各個領域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綜合國力顯著提高,人民物質、精神和文化生活水平明顯改善,中國已經進入社會總體和諧[1]的良性發展時期。然而,在總體和諧的社會之中,伴隨經濟轉型、體制轉軌、社會結構變遷和社會利益分化,以失地農民為代表的“弱勢群體”卻存在著底層固化[2]的危險,這無疑會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帶來諸多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