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辭義】
蒙
蒙,物之稚也,幼小之貌,引申為不明的意思。坎為險、為難、為隱伏。艮為止、為山。內卦為我,坎隱伏于艮山之下,物不能見,有蒙之象。
亨
亨,通也。處蒙之時,應去其昧、顯其真,物得見,行事則可亨通。
匪我求童蒙
匪,非也。求,索也。艮為手,有求之象。童,指八歲到十五歲的人。
外卦艮為少男,故有童之象。童子幼小蒙昧,應有先生以助其強立。內卦坎為中男,有先生之象。對一卦來說,內卦為我,外卦為他人。指不是內卦坎中男的我,去求外卦艮少男的童子以啟蒙。
童蒙求我
指并非先生來求童子開蒙,而是童子為了開蒙來求先生。我求童蒙,主動在我;童蒙求我,主動在童子。開蒙求知貴主動,則知師道之象,當弟子求之。
初筮告
坎為通、為神、為筮、為信。筮,易卦用蓍也,這里指敬誠之心。震為言、為告。童子要開蒙而求我以知識,用敬誠之心,第一次教,就能記住。
再三瀆
坎為溝瀆。瀆,溝也,水所行之處,此處比喻次數多的象水那樣的泛濫。再三瀆,表示童子求我之時,我教了第二、第三次,以致更多。
瀆則不告
震動而遇艮止,則為不告。童子求我第二、第三次的時候,我還是要用心教他,因為童子的接受程度有快慢。但若次數多的象水那樣的泛濫,可見其求學之心必不專,說明童子的心散亂,則不能再教。
利貞
利,和也。貞,定也、正也。由于童子的心散亂浮動,應先使他貞固養正,以靜定其心,則終可教。
【卦義】
發蒙的精義在于一“正”字。養蒙之道必出于正,于啟蒙之少兒時期,關鍵是養其靜定之心,又不失赤子純心。《易傳·彖》曰:“蒙以養正,圣功也”。
養正修身之道從心入,心有外觀內觀。外觀則察視萬物,內觀則返視自身,以養此蒙發之能,乃《周易》內圣之學,故先有內觀,而后才能做到外觀。
屯卦以萬物始,蒙卦以人類始。治蒙很難,舉世多蒙昧,唯陽剛明決之才,方能破群陰昏庸。君子行寬嚴相濟,則是治蒙之道。
初六發蒙以修身,不利于往;九二包蒙納婦,則是齊家;六三六四六五,皆外用,有治國之意;上九擊蒙御寇,乃平天下。由此可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者,皆自蒙始、皆在蒙中、皆以蒙成。
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
【辭義】
發蒙
發,啟也。初六居蒙之始,故言發蒙。
利用刑人
利,和也。用,可施行也。刑,法也。法,平之如水。坎為水,故有刑之象。
指發蒙之時,就好像受刑之人,應有約束。
用說桎梏
說,釋也。桎梏,連手足的刑具。震足艮手,坎為桎梏。指發蒙之人去掉約束。
以往吝
吝,恨也、惜也。發蒙之人如果去掉約束,匆忙行事,則吝。
【爻義】
發蒙之時,其心其行皆散亂,故師長當予以約束。人之初生,善與不善皆備。蒙之意,在于發揮善、遮蔽不善,改正不善習慣的過程執行起來是很困難的,就如同被桎梏,唯用此規則的束縛,蒙者才能自新。如果此時去掉桎梏的束縛而倉促行事,則使人吝惜。
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辭義】
包蒙
包,裹也、含也。經初六發蒙,至九二有含弘敷教、蒙有所成的意思。
吉
發蒙已久,學已初成,則可以行成人之事,故吉。
納婦
學有所成,可納婦。
吉
九二得中,震動于其位,發蒙有成而能納婦,有家成之象,故吉。
子克家
震為子。艮為門庭、為家。克,能也。經發蒙,童子長而為成人,自能勝任家事。
【爻義】
君子經發蒙之教,潛學已久,身心皆得所養,學而有成,至九二之時,已能齊家。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
【辭義】
勿用取女
艮為手,有取之象。坤為女、為順。六三不得位,震動于坎險之中,又遇艮止,故勿用。
見金夫
艮為堅、為金。金夫,比喻行乾剛健之道的君子。不可娶女,則再受君子之教,以補其咎,以養其正。
不有躬
躬,身也。艮為身。得君子指點,方知是自身蒙道未成之故。
無攸利
利,和也。艮為止。攸,所也。應靜而學蒙,耐得寂寞孤獨,并不期待有所成事。
【爻義】
六三居坎險之上,既不居中又不得位,處上下卦之間,蒙發至此,其道并未大成,有不得娶女之象。
六爻唯獨此爻不言蒙,震動于下,有蒙入歧途、迷于欲望之意,失蒙之教,故于此時當有惕慎之心,不可妄動,應返回以養蒙之正。
六四。困蒙。吝。
【辭義】
困蒙
困,窮也、阻也。六四處艮山之下,居坎險之上,有困之象。
吝
吝,恨惜也。六四雖得位,但處外卦之始,又困于艮山之足,故有吝之象。
【爻義】
蒙卦六爻僅此得位,可見其具備了好的原始條件,但卻困于蒙昧之中。故自身天賦優異不足以憑,貴在賢師友。
欲脫于蒙昧,其始在師,唯教才能學;其長在友,唯友則可固。無師友之助而能脫蒙,未之有也。
六五。童蒙。吉。
【辭義】
童蒙
艮為少男、為童。童蒙指蒙雖啟,而純心未散。
吉
發蒙至此,仍心如童蒙,敬誠好學,故言吉。
【爻義】
六五陰柔居中,蒙成而行事,要保護好童蒙純真的心,繼續學習提高,以行中道,不可因為有成就、地位高而放棄學習,若失童心之真誠,則非蒙之道。
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御寇。
【辭義】
擊蒙
艮為手、為擊。
不利為寇
利,和也。坎為寇。震動于下,有寇自下來之象。君子發蒙以正道,不能與寇同流,不和于義則為寇。
利御寇
御,止也。艮為止、為守。上九居艮山之高,得蒙之正義,和于義,可堅守御寇。
【爻義】
蒙卦二陽,九二剛得中,故包;上九剛居上,故擊。寇以邪擊正,御寇則以正擊邪。蒙以擊為終,指出了蒙的結果是經世濟國,此即君子行蒙之道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