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 文化與社會關系的新變化

探討文化產業,首先是要探討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只有在看清趨勢的基礎上,我們才能真正理解文化的作用以及文化產業的主要方向。

(一)文化成為社會的核心

當今世界有兩個重大變化,即后工業消費社會與網絡社會的來臨。這兩個變化深刻地改革了我們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重大領域,甚至也改變了我們的人際關系、交往模式乃至我們的生產、生存和生活模式。對文化而言,隨著后工業消費社會和網絡社會的來臨,文化取代了經濟、政治,在當代社會中居于核心地位。

第一,后工業消費社會的來臨。博德里亞在《消費社會》一書中明確指出,消費邏輯支配著整個文化、人際關系,以至個體的幻想和沖動。因而,一切關系都被轉換成了消費關系基礎上的派生關系。換句話說,這是一個消費決定生產的時代。生產從屬于消費,因為只有促進了消費,才能繼續生產,消費替代了生產,成為社會的首要因素。在這個社會,不落實到具體的商品生產,不融入社會公眾的日常消費,包括汽車、手機、住房、家具、吃飯、穿衣等全部在內的日常生活消費,再先進的文化,要形成影響世界的實力,恐怕都是空談。因此,所謂文化軟實力,說到底就是一個國家在競爭中所占領的全球化時代世界市場的銷售空間。這就是文化軟實力的硬支撐。

第二,網絡社會的來臨。這一點無須多言。到2012年初,中國網民已經達到了5.13億,手機網民3.56億。這表明至少有一半的中國人已經成為網民。麥肯錫咨詢公司在2010年的報告中就顯示,中國60個大中城市的居民,70%的業余時間在上網,小城鎮居民的這一比例為50%。網絡社會改變的絕不僅僅是傳統媒體的生存空間,更是生產模式、消費模式和交往模式。

無論網絡行為的表現形式多么豐富多彩,也無論網絡行為的拓展空間多么廣闊,網絡行為本質上是信息溝通與觀念表達,是一種思想文化活動,因此,網絡化進程就是思想文化在社會生活中地位提高的過程。更重要的是,正如卡斯特所說,網絡社會的崛起已經凸顯了一種嶄新的社會權力,即社會認同。在網絡社會中的認同已經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個體身份,而是群體通過網絡交往形成的價值認同,是廣大基層社會成員根據自己的利益而發出的要求政府應當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建構性認同。這就意味著城市文化建設必須高度重視價值重建。

(二)走出文化建設的誤區

理解了上述兩點,我們就可以談論第二個問題,就是澄清兩個誤區。第一個誤區就是把文化的經濟功能等同于文化產業。我們習慣性地認為,發揮文化的經濟功能就是發展文化產業,而文化產業就是制造文化產品。事實上,按照我們理解的文化產業,即使在歐美國家,文化產業在整個經濟總量中也只占到了12%,而大規模融入了文化附加值、符號價值的商品卻包括了第二產業的大部分和第三產業的幾乎所有的商品,它們占到了整個現代經濟總量的65.8%。因此,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不僅僅是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的發展,更是文化滲入整個社會的各個領域。

第二個誤區就是認為發展文化就是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需要。30年前,我們還在小學讀書的時候,學到了一句很重要的話,就是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基本矛盾就是不斷提高的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與落后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30年后,這一觀點還沒有任何改變。這直接導致了兩個后果,一是千方百計去挖掘滿足精神生活的產業:動漫園、畫家村、偽古董、老街道、影視城、休閑街、非物質文化產業園等;二是將各種文化事業單位企業化,讓技師在發達國家也主要由基金會來承擔的大學、研究所、學術刊物、博物館、藝術刊物等自行盈利,自謀生路。

真正的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就是讓文化滲透到我們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如果說西方對我們的第一次征服是靠槍炮的話,那么,第二次征服就是靠商品。看看我們滿大街的外來商品、看看中國人在國外的瘋狂搶購,我們能夠談文化軟實力有多大提升了嗎?

有人比較中美兩國文化軟實力建設的情況,說:“美國靠賺錢來推銷價值,中國靠花錢來推銷價值。”看看帶著標準美國價值觀的好萊塢大片橫行世界,美國人在賺得缽滿盆滿的同時,他們的價值已經滲透到世界的每個角落。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說,文化是一個相對虛無的東西,文化必須跟著產品走,產品到哪里,文化就到哪里。

明白了上述兩點,我們就可以對城市文化建設有個新的認識,那就是,建立基于消費社會與網絡社會基礎上的、包含中國核心價值觀的文化產品體系。這一體系的建設,政府的作用就是引導和構建良好的政策環境,消除不必要的人為障礙。文化企業根據當代社會的需求,精心打造文化產品。所謂精心打造,就是為消費者量身定做的。用馮小剛的話來說,就是私人定制。以好萊塢的電影為例,每部電影在前期做了精準調研,后期做了精心制作,可以精確到觀眾第幾分鐘笑,第幾分鐘哭。在盈利模式上,票房只占收入的25%。這就意味著一個真正好的文化產品,必須是理論研究人才、創意設計人才、技術制作人才、經營管理人才等通力合作的結果。[1]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關注意義或者價值,關注文化建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核心內容,是我們城市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對中國絕大多數城市而言,首要關注的文化人才尤其是創新性人才、創意設計人才的培養,乃至整個城市居民文化素養的提升,培養尊重設計、尊重創新的社會風氣和知識積累傳統。什么時候帶著我們中國價值觀念、帶著中華文化獨特魅力、帶著國人智慧的中國產品大規模占領了世界市場,我們的文化影響力才真正占領了世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安市| 芮城县| 宾川县| 保山市| 苏尼特右旗| 阿图什市| 伊川县| 新田县| 信阳市| 慈利县| 万载县| 抚顺县| 襄垣县| 新源县| 香河县| 河东区| 永康市| 宁夏| 望奎县| 建宁县| 阿巴嘎旗| 华亭县| 工布江达县| 吴旗县| 宣恩县| 北票市| 泾川县| 兰州市| 鹰潭市| 吐鲁番市| 鄂州市| 南投县| 宝应县| 平安县| 二连浩特市| 当雄县| 怀柔区| 龙游县| 偃师市| 修文县| 洛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