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由于傳統圖書館受到技術手段的限制,讀者隱私權的問題顯得不是很突出,而網絡的普及和利用則使這種狀況得到改變。首先,圖書館通過網絡收集個人信息變得快捷化、自動化、詳細化,而且信息傳播的速度非常迅速;其次,由于圖書館防范意識不強、網絡安全技術不完善,第三方對讀者隱私權的侵犯也真實存在;另外,圖書館在服務過程中不恰當地利用讀者個人信息是可能產生隱私權問題的第三個原因。因此,隱私權是數字圖書館建設中必須處理好的一個重要的法律問題。

一、研究的目的

1.探索出一套適合我國現實的讀者隱私保障體系

目前,國外發達國家在隱私立法、行業規范、隱私認證機制等方面都比較成熟,并在網絡隱私權的保護上,形成了以美國為代表的行業自律為主導的模式和以歐盟為代表的法律規制為主導的模式。而我國在制度建設方面要么是空白,要么是零散的規定,我們必須在這一背景下,從保護讀者個人信息、行為記錄和空間隱秘方面入手,以個人信息的收集、存儲、傳輸和利用為重點,探索出一套適合我國現實的全方面、多層次的讀者隱私保障體系,解決網絡環境下圖書館提高服務水平與有效保護用戶信息的沖突問題。

2.促使我國公民隱私保護研究的深化

我國對公民隱私保護的研究年限尚短,尤其是圖書館讀者的隱私研究更是近幾年的事,作為公民隱私保護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圖書館讀者隱私保護方面的研究將進一步完善我國公民隱私保護的研究成果,推動我國公民隱私保護的研究向各行業、各領域深化。

3.促進圖書館界加強對讀者隱私保護問題的關注

目前在我國,讀者隱私權的保護問題不僅沒有引起政府及有關方面的重視,而且圖書館界對此也缺乏應有的關注。在行業規范、隱私政策及具體實踐上采取的措施或者是空白或者還很薄弱,相關科研成果的研究還不夠廣泛而深入,與讀者平等權、自由權的研究相比,還沒有形成研究的熱潮,在各層次的學術研討會上難以見到將讀者的隱私權作為主題或分主題進行專題討論。我們試圖拋磚引玉,使該問題能引起圖書館界的重視。

4.提高圖書館讀者的隱私自我保護能力

讀者隱私遭到侵害,僅僅把責任歸咎于圖書館或網絡服務商是不公平的;實際上,很多情況下,泄露個人信息的是讀者自己,因此,讀者應通過多種方式加強隱私信息保護的意識和能力。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促進讀者心理上重視自身的隱私,增強防范意識,一旦發現隱私有被侵犯的威脅和隱患,就要要求圖書館及時進行糾正;在實踐中積極應用隱私保護技術,提高自身的隱私保護技能,保護自身的隱私不受侵犯。

二、研究的意義

近年來,隨著圖書館網絡信息服務的不斷深入,專家學者認識到用戶個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積極呼吁加強該方面的研究與實踐。2010年,李國新教授撰文呼吁“把讀者個人信息保護提上圖書館管理日程”;2012年,葉繼元教授在《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未來五年重點研究領域與選題》一文中提出“加強信息資源消費中隱私權、知識產權等法律問題研究”。筆者亦試圖在這方面作一些有益的嘗試,為我國的讀者隱私保護提供一點具有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的東西。

理論價值:試圖解決傳統及網絡環境下圖書館提高信息服務水平與有效保護用戶隱私信息的沖突和平衡問題,論證用戶隱私得以保護的理論基礎,闡明用戶隱私權的保護原則,探討侵犯用戶隱私的相關主體行為及法律責任,提出保護用戶隱私的可行性、意義和模式等重要理論問題,豐富我國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的研究內容。

現實意義:通過研究希冀不僅推動用戶信息保護體系的建設,維護用戶的合法權益,使用戶的人格尊嚴得到尊重,從而營造圖書館與用戶平等、信任的和諧關系,促使更多的用戶信任圖書館、利用圖書館,更重要的是,本研究可推動圖書館樹立保護用戶權益的良好社會形象,為圖書館事業的蓬勃發展贏得更穩固的社會基礎、更廣泛的社會支持以及更廣闊的生存空間。


[1] 杜駿飛:《網絡時代的隱私保護 中國式體驗》(http://www.china.com.cn/economic/txt/2010-11/09/content_21304354.htm)。

[2] 張秀蘭:《網絡隱私權保護研究》,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版,第4頁。

[3] 《侵犯網絡隱私權的幾種表現形式》(http://www.xlysoo.com/News/20100824/news13102.shtml)。

[4] 秦珂、王蕾:《隱私權保護:數字圖書館建設的重要法律問題》,《圖書館學刊》2002年第6期。

[5] 李國新:《把讀者個人信息保護提上圖書館管理日程》,《情報資料工作》2010年第6期。

[6] 董文軍:《〈網絡世界中的分享、隱私和信任:給OCLC成員的報告〉解讀》,《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8年第4期。

[7] 陳嘉慧:《美國州立公共圖書館用戶隱私保護政策研究》(http://qkzz.net/magazine/0578-073X/2006/10/384394_2.htm)。

[8] 李國新:《圖書館怎樣為讀者信息保密》(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4e3970100 f1f2.html)。

[9] 程煥文、張靖編譯:《圖書館權利與道德》,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2頁。

[10] 葉繼元:《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未來五年重點研究領域與選題——〈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管理學部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戰略規劃研究報告〉解讀》,《中國圖書館學報》2012年第1期。

[11] 陳嘉慧:《國外圖書館服務中用戶的隱私保護文獻研究》,《圖書情報工作》2006年第9期。

[12] 向海華:《數字圖書館中用戶隱私保護的新問題——用戶的高度信任與圖書館員的準備不足之間的矛盾》,《圖書與情報》2005年第1期。

[13] 許維娜:《中美圖書館用戶隱私權保護比較研究》,《新世紀圖書館》2009年第2期。

[14] 董文軍:《〈網絡世界中的分享、隱私和信任:給OCLC成員的報告〉解讀》,《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8年第4期。

[15] 廖璠、黃丹珠:《國外圖書館用戶隱私保護理論與實踐研究進展》,《情報理論與實踐》2012年第4期。

[16] Paul Neuhasu,“Privacy & Confidetiality in Digitial Reference”,2003(1),Reference & User Service Quarterly.

[17] Amy VanScoy etc,“Online Privacy vs Enhancing Virtual Reference”,ACRL Eleventh National Conference,2003.

[18] 陳嘉慧:《國外圖書館服務中用戶的隱私保護文獻研究》,《圖書情報工作》2006年第9期。

[19] 同上。

[20] Karen A.Coombs,“Protecting user privacy in the age of digital libraries”,2005(7),Computers in Libraries.

[21] P.Sturges etc,“User privacy in the digital library environment”,2003(24),Library Management.

[22] 廖璠、黃丹珠:《國外圖書館用戶隱私保護理論與實踐研究進展》,《情報理論與實踐》2012年第4期。

[23] 陳嘉慧:《國外圖書館服務中用戶的隱私保護文獻研究》,《圖書情報工作》2006年第9期。

[24] 許維娜:《中美圖書館用戶隱私權保護比較研究》,《新世紀圖書館》2009年第2期。

[25] 王大元:《保護用戶隱私 做到文明服務》,《晉圖學刊》1997年第2期。

[26] 李國新:《一個現代圖書館服務的國際性觀念:為利用者保守秘密——以考察分析日本的情況為例》,《大學圖書館學報》2000年第4期。

[27] 張奇:《虛擬參考咨詢服務政策研究》,《圖書情報工作》2006年第2期。

[28] 劉景宇:《虛擬參考咨詢用戶隱私問題特點分析與策略研究》,《圖書情報知識》2007年第2期。

[29] 臧國全:《虛擬參考咨詢中用戶個人隱私研究》,《圖書情報知識》2005年第3期。

[30] 丁永玲、詹德優:《虛擬參考咨詢隱私問題的研究》,《圖書館雜志》2005年第8期。

[31] 劉穎:《個性化定制信息服務研究》,《圖書情報工作》2002年第8期。

[32] 周波:《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中的用戶隱私保護》,《圖書館論壇》2008年第5期。

[33] 戢渼鈞:《關于個性化信息服務的隱私保護》,《圖書情報工作》2006年第2期。

[34] 楊濤等:《圖書館個性化服務的用戶隱私保護需求實證研究》,《圖書情報工作》2010年第5期。

[35] 曹玉平:《論圖書館流通服務中的讀者隱私權保護》,《圖書館建設》2006年第6期。

[36] 張雪貞:《圖書館文獻借閱中讀者隱私權保護》,《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9年第2期。

[37] 廖春霞:《論高校圖書館用戶借閱資料保密》,《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4期。

[38] 潘輝:《數字圖書館用戶隱私問題研究及其對云計算服務的啟示》,《情報理論與實踐》2011年第4期。

[39] 易斌、黃華彩:《RFID與讀者隱私權保護問題研究》,《圖書館雜志》2011年第11期。

[40] 王文娜:《數字圖書館電子商務信息服務中的用戶隱私保護研究》,《數字圖書館技術論壇》2008年第1期。

[41] 李國新:《一個現代圖書館服務的國際性觀念:為利用者保守秘密——以考察分析日本的情況為例》,《大學圖書館學報》2000年第4期。

[42] 向海華:《數字圖書館中用戶隱私保護的新問題——用戶的高度信任與圖書館員的準備不足之間的矛盾》,《圖書與情報》2005年第1期。

[43] 盧丹:《大阪市立中央圖書館讀者隱私保護探討》,《圖書館建設》2009年第7期。

[44] 鄭永田、莫振軒:《美國讀者隱私權運動及其啟示》,《圖書館建設》2008年第9期。

[45] 賈松林:《中外圖書館隱私保護制度的比較與思考》,《圖書館論壇》2010年第3期。

[46] 羅曼:《論圖書館用戶的隱私保護》,《大學圖書館學報》2005年第1期。

[47] 許維娜:《中美圖書館用戶隱私權保護比較研究》,《新世紀圖書館》2009年第2期。

[48] 陳嘉慧:《美國州立公共圖書館網站用戶隱私政策探微》,《圖書館學研究》2007年第4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灌南县| 扎赉特旗| 拜泉县| 新安县| 社会| 洪泽县| 定远县| 红河县| 太原市| 顺平县| 柏乡县| 东城区| 依兰县| 仙游县| 兰西县| 明溪县| 松江区| 怀安县| 若尔盖县| 桂阳县| 怀远县| 吴江市| 富裕县| 城步| 贵定县| 三门峡市| 石狮市| 通化市| 敦煌市| 麻栗坡县| 竹山县| 雷山县| 尤溪县| 雷波县| 寿阳县| 县级市| 龙游县| 措勤县| 竹北市| 黑山县| 安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