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量子邏輯:確定性邏輯的超越
- 于海飛
- 5092字
- 2019-08-28 17:34:19
三 《新型量子邏輯》是當代應用至廣的邏輯
說新型量子邏輯QPA應用至廣是因為它的理論邏輯基礎強辯證邏輯是經典形式邏輯的一致性擴大系統。它作為應用邏輯系統又是其理論邏輯基礎強辯證邏輯的一致性擴大系統。強辯證邏輯所適用的共性類和互補結構整體兩大領域窮盡了古今中外已知的哲學和科學全部對象領域。它與中國傳統辯證邏輯易經的易卦邏輯是同樣廣泛的適用領域。它可全部用于“方以類聚,物以群分”的兩大領域,從而它可以彌綸天地,通用古今。在分析思維方式向綜合思維方式轉型,簡單性科學向復雜性科學發展的當代,新型量子邏輯為人類現代出現最早的兩大基本物理學之一量子力學建構了穩固的邏輯基礎,為人類當代興起的諸復雜性科學建構其邏輯基礎提供了第一個成功的典范。新型量子邏輯QPA,與其基礎DPA所體現的哲學思維方式,科學思維方法,邏輯學分析方法、語言學分析方法、分析創新方法和綜合創新方法,對于促進當代全部哲學、科學技術、文學藝術諸領域自身的發展,都是普遍適用的。就其有助于解決當代的重要的相關領域有待解決的重大問題來說,主要有如下各個領域。
其一,一般哲學領域。
在全球進入21世紀10年代的今天,就哲學的發展趨勢來說,已從走出分析哲學,進入綜合哲學的新時代。蒯因已于20世紀中葉就批判了分析哲學的兩個教條。大體同期的一次學術討論會上,中國新儒家、綜合哲學論者方東美指出現代形式邏輯的有限性時,蒯因仍堅持說,邏輯語言是普遍語言,假使不符合它,那么既不能稱為科學,也不能成為哲學。當然蒯因所說邏輯語言尚且只限于形式邏輯語言。依其所說,綜合性科學,就統統不能稱其為科學,歐陸諸綜合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易經》哲學和《道德經》哲學等綜合哲學,就統統不能稱其為哲學。但現在不同了,我們有了揚棄形式邏輯語言所導致悖論的辯證邏輯形式語言。從而使所有的整體性的綜合科學和綜合哲學都能得到恰當的邏輯分析、邏輯表達和邏輯論證。這從而使人類從分析時代進入綜合時代不僅成為可能而且變為現實。
其二,科學哲學領域。
19世紀后期,恩格斯高瞻遠矚,在《自然辯證法》一書中,開創了與當代復雜性科學相一致的綜合性自然科學哲學。正是在該書中,第一次明確指出,要用辯證邏輯為整體復雜科學提供基礎。百余年來它以唯物辯證法形態的辯證邏輯,經板田昌一、武谷三男等科學哲學家推介,對于基本粒子物理學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介子或毛子的科學發現明顯的是與運用亦此亦彼的辯證思維方式研究基本粒子形態相關的。但很長時間,仍有不少專家學者,不承認有辯證邏輯,甚至有的專家不承認有辯證思維。其原因之一,就是認為尚且沒有邏輯科學形態的辯證邏輯。但現在不同了,我們既有了理論形態的辯證邏輯DPA,又有了應用形態的量子邏輯QPA。從而,我們完全可以弘揚和發展基于綜合哲學的自然辯證法科學哲學。從而我們可超越現在的基于分析哲學的科學哲學。
其三,語言哲學領域。
語言哲學是關于語詞、語句的語義、語法和語用的本質、類型和規律的研究領域。中西方古已有之。到20世紀分析哲學的語言學轉向,將其推向了頂峰。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之說,公孫龍的《指物論》和《白馬論》,柏拉圖關于語言乃實在之鏡說,屬于中西方古代語言哲學研究成果。1879年弗雷格的《概念文字》,1921年維特根斯坦的《邏輯哲學研究》和他后來的《語言哲學研究》,都是現代西方語言哲學研究的里程碑性質的著作。語言哲學研究經歷了從自然語言哲學研究,到形式語言的哲學研究,再到自然語言哲學研究的發展路徑。中西方語言哲學研究的發展呈現出兩種不同的類型。西方重點發展了基于形式邏輯的語言哲學研究,而中國發展了基于辯證邏輯的語言哲學研究。基于現代形式邏輯的形式語言的語言研究催生數字計算機、信息、網絡為代表的一大批現代科學技術的誕生。該類型的科學技術,面對自然語言的語義、語法和語用分析,暴露出了極大局限性。因為自然語言不僅包括描述共性類事物的語言,而且包括描述互補結構整體類事物的語言。實際上,表達所有復雜性科學的自然語言和數學語言,都是描述互補結構整體事物的語言。現在有了新型量子邏輯與其理論邏輯基礎的形式語言,從而可以使共性類事物的語言哲學研究擴充到互補結構整體類事物語言哲學研究的廣闊領域。從而使辯證自然語言的語言哲學研究,提升到辯證語言的語言哲學研究新階段。
其四,邏輯哲學領域。
現代經典形式邏輯的產生,將西方傳統形式邏輯兩千余年的發展推向了極致。它在推動現代科學技術產生和發展方面的巨大成功和在解決數學基礎問題方面暴露出來的自身固有的局限性,推動了現代邏輯哲學的產生與發展。現代邏輯哲學,是對于邏輯學研究對象、邏輯類型、邏輯真理和邏輯悖論等問題加以哲學反思性質的研究領域。中國內地20世紀30—40年代,50—60年代,80—90年代進行的全國性邏輯大討論,所討論的統統是邏輯哲學問題。例如,什么是辯證邏輯,辯證邏輯與形式邏輯的關系等等。新型量子邏輯的產生,使得邏輯學包括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兩大基本類型的邏輯哲學理論成為真實可信的理論。如今辯證邏輯是經典形式邏輯的一致性擴大系統已是事實。辯證邏輯與形式邏輯的新的邏輯哲學理論,已被越來越多的學者所認可。這改變了西方傳統學術界所持的邏輯就是形式邏輯,或就是形式演繹邏輯的小邏輯觀。為邏輯既包括演繹邏輯,也包括歸納邏輯,既包括形式邏輯,也包括辯證邏輯的大邏輯觀提供了例證性支持。并得到了邏輯本體論,即共性類和互補屬性結構整體類是世界存在的兩種結構形式論的邏輯哲學理論支持。這為邏輯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
其五,現代邏輯領域。
現代邏輯是指形式公理化的有效推理系統,或者形式化的自然推理系統。自1910—1913年懷特海和羅素推出《數學原理》一書經典形式邏輯系統,至20世紀80年代,已形成了一個包括基于經典形式邏輯的廣義模態邏輯等諸多應用邏輯系統、諸多三值邏輯等非經典邏輯形式系統和達?科斯塔不協調邏輯為代表的諸多弗晰邏輯系統組成的龐大的現代邏輯學科群。雖然它們開拓了現代邏輯廣闊的研究領域,為現代線性科學技術提供了強大的邏輯支持。但它們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它們都不能令人滿意地解決悖論問題。經典形式邏輯不能為一階全稱命題提供邏輯判定方法。經典形式邏輯和模態邏輯等非經典形式邏輯及現代歸納邏輯系統自身內部都存在各自的邏輯怪論,即其有些形式可證定理應用于實際時卻是違背事實的。如,經典形式邏輯的實質蘊涵怪論,模態邏輯嚴格蘊涵怪論和現代歸納邏輯的確證怪論等等。強辯證邏輯DPA和DQA自20世紀產生以來,不僅給出了令人滿意地解決悖論問題的邏輯方法,還給出了解決邏輯怪論的一般方法,還給出一階全稱命題的邏輯判定方法。而且在其基礎上,產生了一系列的形式化的應用邏輯系統。例如,辯證模態邏輯系統DML,辯證道義邏輯系統DDML。于海飛博士推出的新型量子邏輯系統QPA是人類至今產生的第一個適用當代復雜性科學的科學邏輯形式系統。它為今后建構一系列復雜性科學的邏輯系統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其六,復雜科學領域。
從19世紀末康托爾無窮集合論的問世,到20世紀初,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誕生,再到20世紀中期,系統論、信息論和控制論的出現,再到20世紀后期,混沌學、突變論、協同學和分形幾何等復雜性科學的興起,顯示出人類已逐步進入了以復雜性科學為標志的當代,即新綜合時代。復雜性科學各學科都有自己的數學,尚且都沒有與其同構的邏輯。已有的經典和非經典形式邏輯,都不能對它們作出完備的邏輯分析、邏輯表達和邏輯論證。現在看來,從邏輯本體論或邏輯語義學來說,它們研究的對象都具有互補屬性結構整體的特征,其復雜程度都超出了共性類對象領域。于海飛博士推出的新型量子邏輯與其理論邏輯基礎數理辯證命題邏輯和數理辯證謂詞邏輯,正是以互補屬性結構整體類為對象領域的。因此這種強辯證邏輯可為當代復雜性科學提供協調而完備的邏輯基礎。尤其是新型量子邏輯系統QPA,它以引進適于量子力學的邏輯常項和實質常項的方法建構與量子力學同構的應用邏輯系統的研究工作,為各門復雜性科學建構自己的邏輯系統開辟了成功之路。循新型量子邏輯成功之路,我們就可進而建構出廣義相對論的邏輯系統,復雜巨系統的邏輯系統,混沌學的邏輯系統,突變論的邏輯系統、分形幾何學的邏輯系統等等。從而會為已有復雜性科學奠定完備、協調而穩固的邏輯基礎,并會推動復雜性科學進一步發展,進一步擴大復雜性科學的研究領域。
其七,社會科學領域。
社會科學是以社會,即人類活動與其建構物整體為研究對象的科學。人類活動的建構物整體,即經濟基礎與其上層建筑的統一整體,或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統一整體。社會整體與任何其他整體事物一樣,它是正反互補屬性結構的整體。任何社會的發展都是一個其正反部分既對立又統一的運行過程。《三國演義》開頭所說的“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正是指的社會運行過程。其中,所說的合,即正反部分的交合產生中和部分,從而實現正反中三極整合的過程;其中,所說的分,即正反兩部分失去中和部分,從而導致社會整體兩極分化社會動蕩的過程。無論是國家內部,還是國際社會,要和諧穩定和持續發展,就要走中國《易經》所指出的“保合太和”之路。只有走“保合太和”之路,才能“萬國咸寧”。這里所謂太和,就是正、反、中三部分的整合,就是要保持正、反、中三部分的平衡和共同發展。當今,社會經濟、政治、文化、軍事沖突迭起,各種危機叢生。究其根本原因,就是背離了“保合太和”之路。走出危機,減少社會沖突,達到社會和諧,順利實現全球一體化之路,路向何方?路向太和!這是用辯證思維方式的連續二分法分析當今社會得出的必然結論。這是用強辯證邏輯作出可靠邏輯論證的必然結論。如果用分析思維方式的離散二分法,分成非此即彼的互相對立的兩部分,相反走使自己的此部分取代其他彼部分的“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單邊或單程之路,那么只會激化社會沖突,使社會陷入對立分化的深淵。這是用強辯證邏輯對立分化律可作出充分邏輯論證的必然結論。
其八,信息技術領域。
從人類認知和決策的觀點看,信息是人類對于事物性質,關系和結構知識的統稱。信息以思想和語義的形式存在于頭腦、語言和物化世界中。當代信息技術,主要是指借助計算機進行的信息輸入、信息存儲,信息加工和信息輸出技術。計算機與人腦不同,它只能處理數字化和形式化的信息。現代邏輯是實現了數學化和形式化的邏輯。現代邏輯是計算機信息處理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理論基礎。已有的計算機信息處理是在現代形式邏輯基礎上進行的。由于形式邏輯,從內涵方面說,它只是非空非全的共性類思想形式結構與其規律的科學,它只是線性推理有效式的邏輯。所以,它只是簡單科學知識形式化的工具。以形式邏輯為基礎的計算機只能處理簡單科學知識的信息。現在我們有了以互補屬性結構整體類思想的形式結構為其規律為研究對象的形式化的辯證邏輯。于是我們就可以通過將辯證邏輯的形式語言引入計算機知識工程軟件,使計算機信息處理領域擴大到復雜性知識和非線性推理的領域。由于有了辯證邏輯的形式語言,從而可以實現悖論命題的邏輯矛盾形式A∧A或A?
A轉變為辯證矛盾命題形式
。這會使得由輸入悖論命題所引起的計算機信息加工的停機問題得到徹底解決。由于強辯證邏輯在本質論基礎上解決了全稱命題的邏輯判定問題,從而引入強辯證邏輯形式語言的計算機信息加工,從不能判定全稱命題,可實現向可判定全稱命題的飛躍。
其九,文學藝術領域。
就文學藝術的思想系統來說,它們都是思考產生的概念和想象產生的觀念的統一體。以形式邏輯形式作為范式的思維方式,只能將感性認知材料,舍異存同地概括產生抽象概念。文學藝術思想體系,包含抽象概念要素,但遠遠不只包含抽象概念要素。任何一部復雜的文學藝術作品都是主要用辯證思維方式,加工反正互補的完備的感性認知材料,同異共存地概括出具體概念并統一地概括出顯現對象本質的典型的形象觀念作為要素構成其思想體系的。中國文學四大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和《西游記》,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用辯證思維方式概括大量感性認知材料,形成的把握社會各種矛盾、人物不同的個性和人物心理各種矛盾的具體概念和形象觀念相統一的思想體系的杰出的文藝作品。辯證邏輯DPA和DQA及量子邏輯QPA系統地給出了把握事物整體的具體概念和形象觀念的邏輯形式與其構成規律。以它們為規范的辯證思維方式,無論對于文學藝術作品的構思,還是對于文學藝術作品的公正評價,都具有不可或缺的積極作用。
最后,我們看到,《新型量子邏輯》一書的出版,吹響了沖擊教條主義和虛無主義的號角。《新型量子邏輯》的問世,指明了一條新型現代邏輯發展的廣闊道路。
趙總寬
2013年5月24日
于中國人民大學宜園太和書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