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 《新型量子邏輯》是當代綜合創新的邏輯

量子邏輯,是量子力學邏輯的簡稱。量子邏輯旨在為量子力學的科學性作出邏輯分析、邏輯表達和邏輯論證。量子力學解決的基本問題是對于光的波粒二象性和光散射的測不準現象作出力學描述和相應的邏輯解釋。其邏輯解釋的核心問題是正確解決量子悖論問題和測不準的邏輯機制問題。所謂量子悖論是指光發射的雙縫實驗證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即光既是粒子,又是波。西方從前蘇格拉底時代,巴門尼德主張同一性哲學用以奠定非此即彼,否定亦此亦彼的形式邏輯哲學思想基礎開始,一直到20世紀20年代,這種二值形式邏輯或經典形式邏輯,或只承認事物內在同一性,而否認事物具有內在差異性的確定性邏輯,是西方思想界共同認可的唯一的邏輯。20世紀20年代后產生的諸種多值邏輯,其中包括凱恩斯的概率邏輯和札德的外延性模糊邏輯,無不是只在追求和把握事物的確定性,而排除事物的不確定性。確定性邏輯只承認從既定的前提出發,必然得出唯一的結論,是合乎邏輯的,而認為從既定的前提出發,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是不合邏輯的,或邏輯上無效的。這種從既定前提出發只能必然得出唯一結論的確定性邏輯,即傳統所說的形式邏輯,現代所說的直謂邏輯,離散數學邏輯,線性數學邏輯,它們可統稱為線性推理的邏輯。西方自古至今,只產生了線性推理的邏輯,并將線性推理的形式邏輯錯誤地當做唯一的邏輯。

在全世界邏輯學三大發祥地古中國、古希臘和古印度,都先后產生了以同一性、確定性和線性推理為特征的形式邏輯。在形式邏輯的三大發祥地中,以巴門尼德同一哲學為哲學背景的亞里士多德的三段論、斯多葛派的命題邏輯產生較早、發展最充分,一直發展到近代的歸納邏輯,成為西方的名副其實的傳統邏輯。它到19世紀中葉,進一步發展為布爾的類邏輯和施雷德的關系邏輯。從1879年弗雷格發表專著《概念文字》起,到1910至1913年懷特海與羅素出版《數學原理》,再到1931年哥德爾發表《PM系統不完全性定理》。西方傳統形式邏輯已實現了形式化,發展到了現代形式邏輯階段。以墨辯邏輯為代表的產生于古中國的形式邏輯,產生時間比較早,但發展很不充分,自漢代到19世紀后期,其發展中斷兩千余年。古印度的形式邏輯因明,產生較晚,其發展程度雖然不如西方形式邏輯,但比中國先秦的形式邏輯發展程度要好。

與西方和印度不同的是,中國作為邏輯學發祥地,不僅于先秦時期產生了以墨辯為代表的形式邏輯,而且于紀元前78世紀伏羲時代就產生了以易卦邏輯為代表的辯證邏輯。易卦邏輯以太極哲學為其一般哲學背景,以“方以類聚,物以群分”為其邏輯語義學基礎。它將以共同屬性類為對象域的形式邏輯和以陰陽互補屬性事物群為對象域的辯證邏輯內在地統一起來。它自伏羲時代,經連山易,歸藏易,到周易等發展階段,成為中國先秦諸子百家共同遵守的邏輯。它自漢代到清代,無論在象數方面,還是在義理方面,繼續得到繼承和發展。易卦邏輯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傳統邏輯。漢代的揚雄給出的《太玄》邏輯系統,宋代的邵雍給出的《皇極》邏輯系統都是中國傳統邏輯,即易卦邏輯的演進形式。中國產生了傳統辯證邏輯,是和中國傳統辯證法哲學正確概括了世界的有與無,動與靜的辯證關系分不開的。古印度辯證法哲學,重無輕有;古希臘辯證法哲學重動輕靜,從而沒有也不可能在其基礎上產生辯證邏輯。到19世紀后半葉,西方有了正確的馬克思主義辯證哲學,但由于其邏輯哲學的發展不充分,雖然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都付出了畢生的精力,也沒有建構出邏輯科學形態的辯證邏輯系統,這主要表現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哲學,充分闡述了邏輯學與本體論和認識論的一致性原理,但沒有充分闡明邏輯學與本體論和認識論二者的區別;尚未充分闡明思想與思維的區別,思想形式與思想內容的區別,邏輯矛盾命題邏輯表達式與辯證矛盾命題邏輯表達式的區別。而弄清這些區別,是建構出邏輯科學形態的辯證邏輯系統的不可或缺的邏輯哲學前提。

中國邏輯學者是在易卦邏輯系統的啟發下,經20世紀30—40年代、50—60年代和80—90年代三次全國性邏輯學大討論,才逐步認識到的。從而到20世紀80年代以后,才在中國內地產生了以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為哲學背景的邏輯科學形態的強辯證邏輯DPA和DQA等現代辯證邏輯系統。所謂邏輯科學形態的辯證邏輯,是指區別于等同唯物辯證法的邏輯而言的,以互補屬性結構整體思想的形式結構與其規律為研究對象的辯證邏輯。所謂強辯證邏輯,是指區別于限制形式邏輯合取規則,或不矛盾律,或司脫各規則的等等不協調、超協調或次協調命名的產生于現代西方20世紀10年代以來諸辯證邏輯系統,而承認形式邏輯作為外延性邏輯,對共性類和互補結構整體類具有普適性的辯證邏輯系統。所謂現代辯證邏輯系統,是指區別于中國傳統的易卦邏輯等自然語言表達的辯證邏輯,而進一步實現了用單義的符號語言表述的形式化的辯證邏輯的形式公理系統或自然推理系統。DPA和DQA等系統的產生,標志著基于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和思維辯證法兩種形態的辯證邏輯到20世紀80—90年代,已實現了邏輯科學化、現代化和協調化三大變革。到21世紀10年代,進一步給中國傳統邏輯,即易卦邏輯系統,內涵二值易經邏輯系統、內涵三值太玄經邏輯系統和內涵四值皇極經邏輯系統,建構出其形式公理系統PG0、QGn+等等。這標志著到21世紀10年代,中國傳統邏輯已實現了現代化發展。

中西之所以產生不同類型的傳統邏輯是與其主導的哲學傳統分不開的。從一定意義上說,無論什么邏輯,作為其研究對象的真實思想的形式結構與其規律,都是從一定的哲學思想中抽象概括出來的。西方主導的哲學傳統,是分析哲學的傳統。從古代巴門尼德的同一哲學,經近代的萊布尼茲的單子論哲學和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哲學,到現代的維也納學派的邏輯實證論和羅素的邏輯原子主義哲學,無不具有分析哲學的基本特征。這主要表現在分析哲學在概括世界整體內在結構方面,犯了一系列片面性錯誤。世界萬物無不具有同一性與差異性、離散性與連續性、局部性與全面性、有限性與無限性等兩種對立的屬性。但分析哲學卻只承認能把握萬物具有的同一性、離散性、局部性和有限性,而否認能把握事物的差異性、連續性和無限性。從而將與世界萬物的同一性、離散性、局部性和有限性同構的形式邏輯的邏輯形式與其邏輯規律當做唯一正確的邏輯形式與邏輯規律。所以西方的傳統邏輯只能是形式邏輯,西方的現代邏輯只能是形式化的形式邏輯。中國主導的傳統哲學是綜合哲學。從先秦《易經》的太極哲學、《老子》的太和哲學、儒家的《中庸》哲學,經漢唐的黃老哲學,宋朝的理學、明朝的心學、清朝的實學,到現代以毛澤東的《實踐論》和《矛盾論》為代表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卻無不具有綜合哲學的諸基本特征。這主要表現在,將世界萬物都看作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差異性;既具有離散性,又具有連續性;既具有局部性,又具有全局性;既具有有限性,又具有無限性的對立統一的整體。從而認為,只有那些具備對立統一整體的結構的邏輯形式與其規律的邏輯系統,即強辯證邏輯,才是具有整體結構的協調性和完全性,以及對于萬物整體具有普適性的邏輯系統。

邏輯學既與其作為產生的哲學背景的哲學類型密切相關,又與作為其適用領域內的諸種科學密切相關。前者表現為任何類型的邏輯,無不受其相應的一般哲學和邏輯哲學的制約;后者表現為,任何類型的邏輯,只適用于復雜度等于或小于其科學對象領域。任何一種邏輯,當它適用于某種科學對象領域之時,它就會作為邏輯方法促進其適用對象領域內的科學的產生與發展;當它不適用于某種科學對象領域之時,它就會作為邏輯方法阻礙其不適用對象領域內的科學的產生與發展。近代以前,世界各國,特別是中國,由于傳統辯證邏輯適用于諸整體性科學對象領域,促使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天文、地理、農業水利、中醫中藥的研究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從而其社會繁榮程度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但是,近代以來,由于西方傳統的形式邏輯適用于分門別類的原子論和機械論對象領域的研究對象,促使西方近代物理學、化學、熱力學、解剖型醫學等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地發展起來,而中國由于漢代以來就中斷了形式邏輯發展,從而阻礙了近代科學技術在中國的發展,進而阻礙了以近代科學技術為依托的工業機械化發展,到19世紀40年代成為落后于西方的經濟和軍事弱國,加之政治腐敗,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科學發展史和社會發展史告訴我們,只有學習和掌握傳統和現代形式邏輯,才能促進近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發展。對于我們這個缺乏形式邏輯傳統的國家來說,過去,現在和今后要不斷學習和應用西方充分發展的形式邏輯,以利于近現代科技和社會的發展。

到19世紀后期,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出現一系列令分析哲學難以對其作出抽象的概念分析,形式邏輯難以對其作出邏輯分析,邏輯表達和邏輯論證科學技術難題。這主要表現在基礎數學領域中,即使用充分發展的現代形式邏輯,也不能對康托爾悖論和公理集合論的無窮公理作出形式邏輯論證。這同樣表現在基礎物理學領域中,即使用充分發展的現代形式邏輯,也不能對雙縫實驗證明的光的波粒二象性以及與其同構的量子力學,作出分析哲學的概念分析和形式邏輯的邏輯分析、邏輯表達和邏輯論證。依據西方傳統的科學觀,只有能作出邏輯論證的學說,才能成其為科學,而依據西方傳統的邏輯觀,邏輯只有一種,那就是形式邏輯。從而人們就可以得出結論,量子力學,康托爾集合論,公理集合論,統統不是科學,也不能成為科學,因為它們統統不能得到人們認可的形式邏輯論證。從這里我們不難看到,分析哲學和經典形式邏輯,對于當代復雜性科學早期的量子力學和康托爾集合論的發展呈現出其阻礙作用。現在看來,這是因為,分析哲學提供的科學分析方法,只是離散二分法的思維方法,只是邏輯經驗主義的認知方法;形式邏輯的邏輯分析、邏輯表達,只是適于共性類事物(共相)命題的邏輯分析和邏輯表達,形式邏輯的論證,只是適于同一性推理,即線性推理的邏輯論證。

然而康托爾集合論和量子力學所肇始的當代復雜性科學,它們都是有意或無意采用綜合哲學分析的產物,它們的命題是只有用辯證邏輯分析、邏輯表達、邏輯論證,才能作出正確的邏輯分析、邏輯表達和邏輯論證的科學命題。這是因為所有復雜性科學,它們都是以事物整體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它們所要揭示的都是事物整體內在的互補屬性結構與其對立屬性或差異屬性互相聯系和相互轉化的規律性。例如,康托爾集合論的有窮集與無窮集的相互聯系與相互轉化,量子力學的光的粒子性與波動性的相互聯系與相互轉化;混沌學的有序與無序的相互聯系與相互轉化;分形幾何學的整形與分形的相互聯系與相互轉化等等。現在看來,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在經歷著一個從古代綜合的科學技術,經近代和現代的分析科學技術,再到當代綜合科學技術發展過程。康托爾集合論和量子力學的產生標志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已進入當代綜合科學技術的發展階段。從而只有用綜合哲學分析方法和辯證邏輯方法,才能為康托爾的無窮論集合論,互補論量子力學提供正確的哲學分析和邏輯分析、邏輯表達和邏輯論證。但是自復雜性科學產生至今已百年有余,在國內外學術界,真正認識到分析哲學和形式邏輯的局限性,綜合哲學和辯證邏輯對復雜性科學的普適性的學者卻是鳳毛麟角。

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近500年以來,西方依托其分析哲學和形式邏輯而產生的近現代科學,取得了無與倫比的突飛猛進的發展,并且現在和今后對于知識創新來說,它們仍是分析創新不可或缺的根本分析方法與邏輯方法。從而,使以離散二分法和形式邏輯形式為規范的西方分析思維方式,成為西方主流學術界的思維慣性,成為中外西化的學術界唯一正確唯一可能而普適的思維方式。與此相關,對作為綜合哲學的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思維方式,采取排斥的態度,對于源于中國傳統的太極哲學和易卦辯證邏輯的綜合思維方式采取歷史虛無主義態度。

于海飛博士之所以能開創基于強辯證邏輯的新型量子邏輯,最根本的原因正在于,她對于與量子力學相關的哲學和邏輯采取了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能勇于解放思想,善于大膽創新。在大學、讀研和攻博的長期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其哲學、邏輯和現代物理學素養;她不僅走入了分析哲學,而且走出了分析哲學;她不僅走入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而且走出了教條主義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她不僅走入了現代形式邏輯領域,而且走出了現代形式邏輯領域;她不僅進入了已有的量子力學邏輯,而且走出了已有的量子力學邏輯。她不僅走出了現代形式邏輯,而且走入了現代辯證邏輯。她深入掌握了強辯證邏輯的理論邏輯,所以能開創出強辯證邏輯應用邏輯——新型量子邏輯。

新型量子邏輯,說它新,就新在它作為一門新的應用邏輯學,支撐它的是當代新哲學觀、新邏輯觀和新理論邏輯。支撐新型量子邏輯的新哲學觀就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哲學。它產生于19世紀中期,它發展到21世紀復雜科學興起,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陷入重重危機、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的當代,越來越被科學技術實踐和社會實踐證明其基本理論的正確性和普適性。既然宇宙萬物都是對立部分的統一體,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最終標準,那么被實驗證實的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發射的測不準原理,對于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來說,就是合理的。它進而為量子力學的矩陣數學和波動方程的等價性提供了哲學支撐。如果不走出非此即彼的分析哲學,而走入亦此亦彼的綜合哲學,那么為光的波粒二象性、測不準原理和量子力學的矩陣數學和波動方程的等價性提供哲學支撐,開創新型量子邏輯將是不可能的事情。

支撐量子力學新邏輯觀的是20世紀80年代后形成的現代辯證邏輯與現代形式邏輯相統一的邏輯觀。它是馬克思主義邏輯觀,經20世紀30—40年代、50—60年代和80—90年代中國邏輯學全國三次大討論后,在當代中國的發展。該新邏輯觀認為,邏輯學是研究真實思想的形式結構與其規律的科學,主要是研究推理有效式與其規律的科學。形式邏輯是研究共性類(即共相)思想的形式結構與其規律的科學,主要是研究線性推理的有效式與其規律的科學。辯證邏輯是研究互補結構整體類思想的形式結構與其規律的科學。辯證邏輯系統是形式邏輯一致性的擴大系統。形式邏輯作為概念內涵分析方法只適用于共性類,而不適用于互補結構整體類;形式邏輯作為概念外延分析方法,其同一律、不矛盾律和排中律等基本規律,既適用于共性類思想,也適用于互補結構整體類思想領域。這里說的形式邏輯既包括傳統形式邏輯,也包括19世紀40年代以后產生的現代經典形式邏輯,還包括20世紀20年代以后產生的各種非經典形式邏輯。這里所說的辯證邏輯是指DPA和DQA所代表的各種強辯證邏輯系統,而區別于DL所代表的限制不矛盾律等形式邏輯規律普適性的弱辯證邏輯系統。超協調、不協調、次協調等命名的弱辯證邏輯,只是從經典形式邏輯,向辯證邏輯發展的過渡形態的邏輯學。

任何應用邏輯都是在相應的理論邏輯基礎上產生的。理論邏輯是指作為一般邏輯的命題邏輯和謂詞邏輯系統。所謂應用邏輯是指模態邏輯等在一般邏輯基礎上,進而引入應用邏輯常項或實質常項的命題邏輯或謂詞邏輯系統。于海飛博士建構的新型量子邏輯的理論邏輯基礎,即產生于20世紀90年代的強辯證邏輯DPA和DQA系統。而已有的量子邏輯,就其一般邏輯來說,都是產生于20世紀前半葉的不同的非經典形式邏輯。它們的作者,雖然力圖克服經典形式邏輯的局限性,但是由于沒能對量子力學相關的理論問題作出深入而恰當的分析,從而都沒能建構出與量子力學同構的量子邏輯系統。新型量子邏輯的成功,正在于它深入地對相關理論作出正確分析的前提下,在強數理辯證邏輯的一般邏輯的基礎上,建構出了與量子力學命題語義同構的量子邏輯系統QPA。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鲁特旗| 石门县| 米泉市| 石渠县| 银川市| 梨树县| 松潘县| 都安| 闽侯县| 新建县| 沁水县| 阳原县| 红桥区| 密山市| 襄垣县| 岚皋县| 贞丰县| 北川| 廉江市| 苍南县| 天津市| 汶川县| 天峨县| 蒙城县| 佛教| 东宁县| 绥江县| 上饶县| 巴楚县| 涟水县| 曲松县| 铁岭市| 余庆县| 平谷区| 昌图县| 绥棱县| 梓潼县| 贡山| 睢宁县| 定安县| 桦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