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知識產權新趨勢: TRIPS-Plus知識產權執法研究
- 廖麗
- 1532字
- 2019-08-16 18:38:40
引言
當今世界,科技發展突飛猛進,創新創造日新月異,科技競爭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更加突出。隨著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知識產權日益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識產權貿易國,而歐洲是世界知識產權保護的發源地。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和歐盟聯合使用單邊施壓與從雙邊到多邊場所轉移的方式擴大知識產權國際貿易的比較優勢,并最終締結《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協定)。但自TRIPS協定規定的發展中國家過渡期結束起,美國和歐盟重新在單邊、雙邊、區域和多邊層面不斷推行更有力的知識產權保護和執法標準,該標準明顯超出TRIPS協定所規定的最低標準,而被學者們稱為TRIPS-Plus或超TRIPS標準。后TRIPS時期,這種TRIPS-Plus標準在知識產權執法層面表現尤為突出。
由于TRIPS協定在第1條第1款明確規定,“締約方可以但沒有義務對知識產權提供比本協定更為廣泛的保護。”因此,TRIPS協定并不禁止TRIPS-Plus標準的實施,該“最低標準”原則成為支持TRIPS-Plus知識產權執法的法律依據。然而,TRIPS協定第1條第1款同樣規定,“只要這樣的保護不違反本協定的規定”,并且TRIPS協定還規定了一系列強制性條款,這些“最高標準”成為反對TRIPS-Plus知識產權執法的法律依據。除了對TRIPS-Plus知識產權執法的合法性存在爭論外,其合理性也因為假冒盜版問題、TRIPS-Plus知識產權執法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以及互惠原則和最惠國待遇原則而飽受爭論。
TRIPS-Plus知識產權執法是指知識產權執法措施,包括民事執法、行政執法、刑事執法以及與邊境有關的執法措施超過TRIPS協定所規定的執法標準,或減少TRIPS協定所規定的靈活性標準。TRIPS-Plus知識產權執法標準以美國和歐盟域內的標準為模板,使發展中國家間接地實施與美國和歐盟域內法標準相似的知識產權執法標準。如同TRIPS協定談判時美國和歐盟等發達國家將農業和紡織品置于談判,最終將TRIPS協定納入到GATT1994一樣,發達國家重新利用“胡蘿卜”的方式誘使發展中國家簽訂涵蓋TRIPS-Plus知識產權執法條款的協定,簽訂這些雙邊或區域協定的國家要求提供比其他國家更嚴厲的知識產權執法標準,而交換條件則是獲得更多的市場準入或者技術援助或者將科學、技術合作捆綁在一起。
在推行TRIPS-Plus知識產權執法戰略上,美國和歐盟都采取以單邊、雙邊、區域和多邊層面為主的直接方式和以技術援助為主的間接方式相結合的策略方式在全球推行這一戰略。單邊層面,一方面,美國和歐盟加大國內立法中的知識產權執法條款,并將此執法標準在全世界范圍內推廣;另一方面,美國和歐盟每年的知識產權評估報告對發展中國家構成了極大的威懾力。雙邊層面,美歐通過擴大自由貿易協定的涵蓋范圍,增加自由貿易協定的參與國數量,在知識產權章節中囊括更廣泛的知識產權執法條款,擴大投資協定中有關投資的定義等方式加大雙邊、區域協定中有關知識產權執法的標準。多邊層面,發達國家放棄WTO和WIPO這兩個“老牌”知識產權談判場所,轉向一些新的“次佳”場所,比如WCO、Interpol、UPU等,并改變之前主要是外交家參與談判的狀況,轉向現在主要由海關官員、警署官員、專利審查員等參與涉及“技術”層面的對話。
自加入WTO,我國知識產權立法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知識產權執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我國假冒和盜版的確還泛濫,特別是在知識產權的執法和管理方面,我國還存在著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甚至是比較突出的問題,屢遭其他國家的指責。由于美國與歐盟尚未與我國簽訂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也未與我國簽訂雙邊投資協定。因此,以美歐為首的發達國家通過自由貿易協定和投資協定推行TRIPS-Plus知識產權執法的策略對中國的影響尚小。但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作為涉嫌侵犯知識產權產品最多的國家,在發達國家推行TRIPS-Plus知識產權執法戰略的時代,終不會不受影響,因此,我國有必要加大對知識產權執法領域的研究,針對國際知識產權領域的最新趨勢,制定一套完善的對內對外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