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研究(第2輯·2012)
- 程恩富主編
- 3373字
- 2019-07-16 11:33:42
一 現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創新與發展的基本思路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現時代進行理論創新與發展的基本路徑主要分為有機統一的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內容創新,第二個層面是數理分析,第三個層面是實證分析。
(一)內容創新
所謂內容創新,就是提出一些新理論或新觀點,從而形成一個新的理論框架或新的理論體系的過程。這一研究過程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創新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
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創新過程中,我們主要進行的是定性分析。所謂定性分析,就是對經濟事物的本質的研究,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就是對經濟事物的內在聯系進行科學研究的理論系統,其任務是要透過經濟現象形態來揭示經濟事物的內在聯系,即揭示經濟事物的本質形態及其規律性。
對經濟事物的定性研究所使用的方法一般稱之為經濟學的方法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方法論就是唯物辯證法和唯物史觀,它不僅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精髓,也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本出發點和探索經濟問題的基本視角和一般性依據。這一分析過程就是從唯物的、辯證的和歷史的三者相統一的視角分析經濟事物,揭示經濟事物的本質形態和最一般的發展變化的規律。使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這一方法論來進行理論內容創新的過程,就是一個研究方法和敘述方法并用的過程。研究方法是從研究對象出發,充分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種發展形式,找出其內在規律性,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敘述方法就是在研究方法完成的基礎上,運用理性認識把研究對象的現實運動從理論上表述出來的過程。確切地說,這整個過程就是我們應用人腦的抽象思維能力在大量瑣碎的經濟現象的細節描述中經過分析演繹、判斷推理,提取某種共同的東西,形成新的理論內容,然后再將這些新的理論內容表達出來,也可以說是一種對復雜事物的簡單化過程,這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馬克思曾提道:“分析經濟形式,既不能用顯微鏡,也不能用化學試劑。二者都必須用抽象力來代替。”[1]
這個對現實經濟活動的高度理論抽象或者創新表達出來的過程所使用的工具是多種多樣的。經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其理論內容創新過程中首先使用的表達工具和推理工具是文字方法,也就是通過文字邏輯將這些新的思想、新的觀點以及整個理論內容體系演繹推理出來,完整表達出來。我們認為,這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受馬克思同時代經濟學表達范式的影響;二是由文字邏輯方法本身特點決定。所謂文字邏輯方法,是指用文字符號來描述經濟現象,通過上下文的語句邏輯進行推理的一種方法。文字邏輯方法的優勢為:(1)所使用的文字語言更為豐富多彩,更為周詳,可以描述一些較為復雜,感性成分多些,而現有數學暫時無法表達出來的一些理論問題;(2)使用文字和語句來表述與推理一些經濟問題,這會使其所要表達的經濟學道理更為淺顯,更容易為普通的讀者接受等。
(二)數理分析
任何經濟事物都包括質與量兩個方面,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對象也是如此。在能充分揭示人類社會經濟運行過程和經濟關系的內在本質和運動規律這些定性研究的基礎上,客觀描述其表現形式和各種變量之間的關聯也是非常重要的。這種研究是要揭示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中反映規律性的數量聯系,揭示這些經濟關系及其發展變化中反映質與量的規定和界限。
為此,在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內容創新完成之后,再進行一定的定量性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所謂定量分析的方法,就是運用數學和計量等工具來揭示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中反映規律性的數量關系的方法。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兩個方面內容,一是運用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等數學工具所進行的數理分析方法;二是運用計量等工具所進行的實證分析方法。
數理分析方法與文字分析方法都是經濟學分析中的兩種工具,它們的作用都是從一些給定的假設條件這些定性分析的基礎上,通過推理過程得出一組結論或定理。但是,兩者也有區別。就表述技術與推理途徑而論,數理邏輯的優勢是:(1)所使用的數學語言與文字語言相比更便于理論演繹推理,其表達也較為簡練;(2)可以戒除文字邏輯存在的假設不明晰的缺陷;(3)可以用數學定理來證明其理論內容的正確性。這樣,當對一些進行定性分析獲得的內容創新再通過數理分析的途徑進行處理后,便具有以下理論意義:一是會使得這些新思想、新觀點更加簡潔,可以將很復雜的語言內容抽象成為幾個公式或幾條曲線;二是通過“如果—那么”的嚴格假設條件下推理出來的結論會更加嚴謹,更加精確;三是通過數學定理檢驗證明后創新內容也大大增加其正確性和科學性;四是通過數理邏輯分析將一些創新內容表達出來后所建立起來的數理模型,也為計量工具的使用和實證分析奠定了基礎,使得內容創新與實證分析之間有了一座橋梁;五是由于馬克思那個時代數學還沒有發展到今天這樣高的程度,數學方法在經濟學中的運用也沒有像現在這樣廣泛。所以,就現時代創新與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來看,利用現代數學最新成果作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新與發展的工具不僅是與時俱進的需要,也是深刻認識日趨復雜的經濟社會化和國際化及現代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數量變化的重要前提。
(三)實證分析
無論是內容創新和數理分析都屬于理論分析,我們知道,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新的任務并不是僅僅停留在理論推理演繹這一層面的創新上,而是要有效地指導社會實踐活動。所以,歷史性與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重要的特征,換言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本質上就是一門實踐的歷史科學,所以,實證分析也應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應用性研究的重要內容。
所謂實證分析,就是利用數量分析技術以及各種經驗型研究方法完成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由實踐到理論,再由理論到實踐的分析方法。這一研究方法包括對現有經驗數據和歷史材料的整理分析的過程,還包括對一種理論創新內容進一步的檢驗與證明的過程。就這一點而論,自經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以后,現代西方經濟學在實證研究方面有了更長足的發展,他們將經濟學視作是從經驗事實中通過歸納方法總結出具備普遍意義的結論,或者是從經驗事實中提煉出某些具備典型性的前提假設,然后以邏輯演繹方法推導出某些結論,再將這些結論拿到現實中進行“一致性檢驗”,如果理論與事實不符,則不是理論錯了,而是由于干擾因素造成的(19世紀證實主義經濟學),或者推翻或修正這些理論結論,以促進經濟理論的進一步發展(20世紀證偽主義)。雖然,現代西方經濟學這種實證研究方法由于受到西方近代哲學的方法論的主導,其經濟學的研究視角已經遠離了對經濟事物本來應該是什么的這樣的本質研究,而是駐留在對經濟事物具體化、表象化的實證性描述;但是,當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完成了理論創新之后,這一研究方法則是解釋現實經濟問題、尋找指導現實活動的最好的分析方法。
我們將現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創新的路徑作如上歸納的基本出發點,也是源自于經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本身。經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將內容創新與數學分析、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文字邏輯方法與數理邏輯方法完美結合的最好典范。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資本主義經濟問題的分析總是先用文字方法進行質的分析,然后在這些定性分析的基礎上采取數學邏輯進行定量分析。例如,他先對價值進行質的分析,然后就對其量的變化進行了考察,在揭示了剩余價值之資本雇傭勞動的本質后又對其度量的方法進行了演示;在對再生產過程進行了資本主義性質的分析基礎上還作了數學的表達;在對平均利潤、商業利潤、銀行利潤、借貸資本、利息率、地租和生產價格等問題作了資本主義性質的界定之后,還對其變化率與變化量進行了逐一分析。同時,經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又是建立在對社會經濟活動實踐的具體分析和實際考察的基礎上的理論結晶,如經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典型——英國作為解剖和闡述的例證,馬克思花了幾十年的工夫,幾乎閱讀了英國以往和當下所有有關經濟活動各種統計數據、工廠的工作記錄、社會調查報告和政府文件等,這些“充分地占有材料”[2]的過程就是一種實證的分析過程,這也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當下仍然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可見,馬克思這一分析過程是對資本主義經濟活動進行了三個方面的抽象、提煉和演繹證明的:一是本質的抽象并通過文字邏輯進行推理演繹;二是量的抽象并通過數學邏輯進行推理演繹;三是歷史與現實的抽象并使用經驗數據進行證明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