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別與國家:晚清江浙地區女性公共人化研究
- 張源遠
- 436字
- 2019-07-16 11:32:40
本書的研究對象與范圍
本書首先通過分析鴉片戰爭以來晚清中國的國勢、國情,以及危機下的近代國家的若干嬗變—傳教士的東來、近代公共知識分子的崛起及其對女性公共人化的作用來闡述晚清江浙地區女性公共人化的時代大背景和若干條件。再者,通過晚清江浙女性報刊、白話報刊、其他影響較大的報刊及部分文人著作,解析晚清中央政府及江浙地方政府、新舊派紳士、近代公共知識分子及部分偽“志士”等對女性公共人化進程中的重要事件(近代女子學校教育、反纏足等)的支持、騎墻及反動;剖析關于晚清女子解放的主要思想及論爭,并著力對晚清女性公共人的中堅力量—“女史”作為一個具有自我認同與集體意識(共同意識)的群體的形成進行研究,以一些“女史”個案(很多都是聞名一時,卻被淡忘甚至被遺忘而湮沒在歷史長河中的女性)為藍本,對其群體自我評價的改變及提高、自身價值認同的建構及變遷進行論證。最后,綜述由晚清江浙地區女性的公共人化所帶來的社會整合—女子教育的發展、天足運動的成果及女子社會地位(包括權利、角色等)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