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 本課題研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中的政策創新思路

1.科學發展觀是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理論支撐和指導思想

西部地區經過前十年開發,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從總體上看,西部變化最大的是生態與基礎設施。西部大開發前十年的經濟成績怎么看?基本結論是:縱向即以自己為參照系成績大,但與東部橫向比較效率與狀況仍然不那么理想。

如果站在西部地區自身的角度從經濟數據作縱向比較,可以看到十年發展成績相當大:

(1)西部地區國內生產總值由1998年的14647.38億元增加到了2008年的58256.58億元,年均增長率11.42%,高于全國9.64%的年均水平,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增長最快的十年。

(2)2008年西部地區地方財政收入達到了5096.09億元,比1998年的946.24億元凈增加了3.33倍。其中內蒙古與重慶增長最快,分別凈增加了7.38倍和7.12倍。

(3)1999—2008年十年間,西部地區投資總和達到158663.1億元,年平均增長22%,投資規模之大、增速之快為歷史所少有。

(4)西部地區2008年進出口總額達到1068億美元,比1998年的132.6億美元增加935.4億美元,年均增長23.2%。貿易順差持續大幅增加,由1998年的30.4億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232億美元。

(5)1998—2008年,西部地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迅速,各省、市、區居民收入年均增長率均在6%以上,有8個省、市、區的年均增長率高于全國增速的平均值(9.7%);1998—2008年西部地區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率超過全國平均收入增速(8.21%)的有5個省、市、區,分別是西藏(9.94%)、重慶?。?.14%)、內蒙古?。?.92%)、四川(8.7%)、云南(8.38%)。

(6)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過程中,通過制定一系列消除西部地區貧困的政策與措施,西部地區農村絕對貧困人口由1998年底的2029萬人減少到2006年底的1175萬人,絕對貧困人口減少954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000年的7.3%下降為2004年的5.7%。

(7)西部地區12個省份的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完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統賬結合”模式已經確立;1999—2008年,西部地區12個省份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增加了14倍,2008年超過4000萬人;社會福利事業逐步發展。[14]

雖然西部大開發的前十年使西部地區獲得了很大發展,但是,如果與東部發達地區相比較,經濟差距問題的形勢仍然嚴峻。據中國人民大學區域與城市經濟研究所孫久文、夏文清在題為《區域差距與亟待解決的問題》的文章中提供的數據:[15](1)西部大開發十年后,東西部人均GDP差距仍在擴大。2009年我國東部地區年人均收入為38587元,西部地區為18090元,差距達到20000元。從省際差距來看,最高的上海市該指標為76976元,最低的貴州省為9187元,相差67789元。(2)西部大開發中同樣的投入在東部與西部的效率差距是較大的。從財政支出效率來看,東部地區每1單位財政支出能夠獲得7.16單位的產值增長,而中部地區為5.33單位,西部地區僅為3.46單位的增長。這個數據說明,西部地區“造血”的功能不足。因此,西部大開發深入的關鍵是提高投資效益,必須在產業結構和轉型發展方面有新的突破。

上述兩個重要的經濟數據說明,盡管西部大開發前十年對西部進行了大量投入,也取得了重大發展成績,但是,西部地區經濟效率與東部地區的相對差距仍然是客觀事實。如果單純從經濟效率看問題,未必支持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方針與政策。

顯然,是科學發展觀的“發展是第一要義”、“以人為本是核心”的發展指導思想、“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思維方式和“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支持和指導著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決策與政策。

科學發展觀以其內涵的時代性、科學性、實踐性,有效地解決了人類歷史上“科學”與“人文”關系這一難題、發展“速度”與“效益”關系這一悖論。因此,是超越傳統發展觀的一種新型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茖W發展觀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也是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理論依據??茖W發展觀內部,存在一個以發展為中心的實踐指向、以追求和保證科學發展為目標的理論邏輯結構。如果用科學發展觀的理論邏輯結構的觀點對西部問題進行認識,就會發現不同于單純用經濟學效率觀點看問題的新視域。

這個新視閾就是,科學發展觀確立了從世界觀與方法論的哲學高度看待發展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開拓了把人、發展方法和體制相結合的實踐架構認識發展的新路徑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新要求。從科學發展觀這一創新理論的實踐張力看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二元結構、發展差距問題,它的實踐外化之重要表現就是“西部大開發問題”。正是科學發展觀把發展從單純效率或GDP視閾提升到哲學世界觀與方法論視野,把經濟實踐的立足點從“物本”大挪移到“人本”,并創造出統籌兼顧的嶄新經濟學方法論及其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新體制,所以,科學發展觀是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理論支撐,是21世紀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思想。

科學發展觀是21世紀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思想,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實踐也是科學發展觀理論深化與進一步創新的條件與動力。這主要表現在: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架構是以人為本展開的,在運用這個理論解決西部大開發問題時,“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和統籌兼顧方法論則成為理論向實踐穿透的主線;用科學發展觀審視中國的二元結構、地區發展差距,實踐問題就聚焦為“西部自我發展能力問題”;科學發展觀指導“西部自我發展能力問題”的解決則系列化為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為主線,以改善民生為核心的特殊政策支持和創新機制的構建與完善,等等。所以,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立論基礎、理論支撐和指導思想是科學發展觀。

2.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政策創新需要聚焦于自我發展能力

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如何更加有效地推進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我們認為,這需要聚焦于自我發展能力,需要建立政策范式對政策創新的分析理論框架。

2000年正式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誘因雖然是改革開放以來日益擴大的地區差距,特別是東部沿海與西部地區的差距。但是,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無論是理論基礎還是現實依據,都應該是基于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國家戰略內容固然包括經濟,但還有民族團結、生態保護、鞏固邊疆等諸多社會與政治的綜合考慮。因此,根據科學發展觀的“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在新一輪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對西部自我發展能力不足的經濟問題就更不能僅僅局限于經濟領域看問題,而要看到形成西部自我發展能力不足的諸多超越了經濟視野的原因與政策需求;就既需要立足于繼續解決西部地區因自我發展能力不足而投入效率不如東部的經濟問題,更需要十分注意統籌兼顧的解決西部自我發展能力不足的政策體系政策創新的問題。由此,也就是我們課題的研究思路與邏輯結構。這種課題的研究思路與邏輯結構可以圖示如下(見圖3):

img

圖3 課題研究思路與邏輯結構圖

圖3說明,本課題研究始終是以科學發展觀為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圍繞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中的自我發展能力進行政策創新探討的。

本課題主要聚焦于“自我發展能力”視角進行政策創新研究,提出了四個層面的關系:一是為了提高西部自我發展能力,必須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二是西部“自我發展能力”的培育與提高,對政策支持存在較大依賴性;三是能夠支持西部自我發展能力提高的政策系統,是政策范式創新基礎上的產物;四是能夠支持西部自我發展能力提高的政策范式是以科學發展觀為理論基礎的。

什么是西部自我發展能力?就是西部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生存和發展能力。西部自我發展能力,主要表現為現代社會中以企業法人、企業集群、園區等形態或力量的聚集與發揮。這種能力從結果來看是經濟效率;從過程來說,按照阿馬亞蒂·森“以自由看待發展”和“在自由前提下主體就必然獲得的東西”的觀點看,是個體或群體自由向能力的轉化與證明。本課題圍繞提高西部自我發展能力這一主題加以展開,從學術層面將科學發展觀對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的理論張力邏輯化,從實踐層面總結概括西部各地圍繞培養建設自我發展能力探索過程中若干政策創新的經驗,從理論上給予深入地研究提升;針對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中亟待解決的若干問題,揭示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中的政策創新的必要性、政策創新的著力點及政策之間內在的邏輯聯系,以促進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又好又快地發展。這也就是本課題研究的目的及意義所在。


[1]《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在京舉行》,《人民日報》2010年7月7日。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轉發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關于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初步設想的匯報〉的通知》,中發[2000]2號,2000年1月13日。

[3]中國社會科學院課題組:《金融危機下沿海地區中小企業調查報告》,《中國經濟報告》2010年第4期。

[4]白曄、吳三忙:《論金融危機對國內不同地區經濟的差別性影響》,《商業時代》2010年第5期。

[5]顧華祥:《西部加快城市化進程的對策研究》,青海經濟信息網2004年3月22日。

[6]陳鈞:《專家齊聚重慶,為建設“一小時經濟圈”出謀劃策》,《重慶日報》2007年5月23日。

[7][美]阿瑟·劉易斯:《勞動力無限供給條件下的經濟發展》,施煒等譯,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89年版。

[8]楊成章、王國清:《西部貧困地區如何實現“包容性增長”》,《光明日報》2010年11月16日。

[9]陳雅棠:《關于落實西部大開發特殊性政策支持的建議》,《前進論壇》2011年第4期。

[10]韋伯:《經濟史綱》,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1—289頁。

[11]王加豐、張衛良:《西歐原工業化的興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12]夏長勇、李鵬:《張德江:扎實推進重慶城鎮化進程》,《重慶日報》2012 年8月23日。

[13]姚慧琴、任宗哲主編:《中國西部經濟發展報告(2010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

[14]西北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編:《西部藍皮書 中國西部經濟發展報告(2009)》,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版。

[15]孫久文、夏文清:《區域差距與亟待解決的問題》,《改革》2011年7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思南县| 承德县| 南岸区| 扎鲁特旗| 辰溪县| 繁峙县| 仁化县| 封开县| 阳西县| 南靖县| 会昌县| 龙岩市| 澳门| 邢台市| 湘潭市| 奉节县| 郎溪县| 丰都县| 盱眙县| 鄂托克前旗| 镇平县| 阿尔山市| 金华市| 工布江达县| 邵阳市| 甘谷县| 绥滨县| 彭州市| 藁城市| 邵阳市| 汉沽区| 水城县| 闽侯县| 虎林市| 岑溪市| 墨脱县| 塘沽区| 东辽县| 云梦县| 谢通门县| 哈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