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徐家屯村概況

徐家屯村是位于東北遼河平原中部一個普通村落,隸屬遼寧省沈陽市遼中縣烏伯牛鄉。北距沈環公路3公里,西北距遼中鎮4公里,距省會沈陽市77公里。東南13公里處是素以商貿集市聞名的茨于坨鎮。西距遼河30公里,距其支系蒲河2.5公里。

遼中縣由于地勢低洼,素有“九河下梢,十年九澇”之稱。但是,遼河平原上遼闊的沃野一直吸引著關內破產的農民??h內的許多村落都是清代初年關內漢族移民形成的。徐家屯村就是其中之一。據徐姓村民講,他們老徐家是村里最早的定居者,從山東登州府搬來的。[1]如今,他們的支脈已經繁衍到第16代了,是村落形成和發展的主要貢獻者。因此,徐家屯村大概有250多年的歷史。目前,全村耕地1900多畝,230戶,700人,共43個姓(包括2000年從本省北鎮市政府組織的移民100余人、20來個姓)。其中,最早的開發者徐姓人口是村里唯一的大姓,占全村人口的65%以上,此外,還有劉、張、閔、崔、陳、舉等10多個姓氏也是村里的老戶。

徐家屯村的經濟形式是種養相結合的多元經濟。農民們種植玉米、水稻、大豆等農作物,同時發展各種養殖業。其中,近10年發展起來的棚菜生產成為村里農業的主要支柱,產值約占農業總產值的50%。盡管近年來外出打工的人們增多(多是年輕人在附近的城鄉當臨時工,為家里增加額外的收入),而村民主要的經濟收入仍是農業耕作,副業養殖。

如今,村落地理環境和居住格局在原來基礎上向外擴大,基本保持著70年代以來的狀態:房基地周圍是沙崗和水泡,再外面是耕地。只是多數沙崗變成耕地,水泡改成魚池。2000年,20戶北鎮移民被村委安排在村落的北部邊緣,占了大片村民叫做“北崗子”的耕地。此外,近幾年隨著棚菜的發展,村里的有些農民也在村外棚菜地墊基建房。不過,棚菜的銷售依賴便利的運輸條件,因此,這些住戶都散居在烏老公路和通村公路的兩側。

徐家屯村的歷史文化具有東北歷史文化的普遍特征,民風粗樸豪爽,地域特色濃厚。然而,地域歷史、社會、文化發展的獨特性,又賦予其民俗文化一種地方色彩。這些普遍性和特殊性在故事講述習俗當中自然而然地透露出來。由于時間和精力有限,筆者目前只能局限于村落自身的情況,不能做社區的比較研究,但是,從搜集的資料來看,該村和已知的故事村不同。徐家屯村不像河北耿村那樣集市貿易發達、內外人際互動頻繁的開放性村落;也不像湖北伍家溝那樣交通不便、十分封閉的山村。它的開放程度基本在兩者之間,屬于東北文化區域。它的宗教氣氛也不如上述兩者那樣濃厚,沒有耿村那樣香火旺盛的廟會,也不具備伍家溝那種臨近道教圣地武當山的信仰中心。因此,它屬于各種民間信仰和人為宗教自由雜處的狀態。其民間故事的儲備量也不如上述兩個村莊豐富,優秀的、具有創造力的故事家也不多見。但是,從類型學意義上來講,這種村落是東北農村,乃至是中國廣大農村的一種類型的代表。而且,其是一個沒有經歷普查活動的村落,人們對于民間故事的意識仍然處于原生狀態,他們不會因為故事講述可能帶來某種社會聲譽或者經濟利益而夸大自己的表演。這些特點都使得這個村落的故事講述的研究和觀察具有特殊意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锦旗| 肥乡县| 青海省| 柞水县| 库尔勒市| 锡林郭勒盟| 绥江县| 娱乐| 上饶县| 合江县| 嘉义县| 巴林右旗| 南川市| 芒康县| 沙田区| 张掖市| 得荣县| 历史| 丽江市| 醴陵市| 依兰县| 金塔县| 沂南县| 武清区| 自治县| 望奎县| 时尚| 普宁市| 青冈县| 云阳县| 新竹县| 广东省| 日喀则市| 宝山区| 郁南县| 固安县| 济南市| 延长县| 兰坪| 柳河县| 萝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