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儲君的布局
- 皇帝挑刺系統
- 醬紫千紅
- 2126字
- 2019-04-18 23:44:03
咸陽宮里,秦始皇冷靜的下著命令,似乎像是一只碩大的蜘蛛精,正在羅織一張鋪天蓋地的巨網。
就在這個時候,崔小元走進了華陽宮。
......
......
對于這位年輕的魯國儒生,公子扶蘇之前不但不認識,甚至,連這個名字都未曾聽說過,當然,自從他成為東巡正使以后,崔小元這三個字便算得上也是大秦國的一塊金字招牌了。
從明面上看,扶蘇仿佛是個醉心于學問的純粹人,對朝廷的政事從不加以理會,但實際上,在暗地里,他也會通過許多渠道,搜集各種各樣的情報,自己試著整理分析。
父皇突然決定東巡,崔小元的迅速崛起,這兩件事情,自然在第一時間就引起了他的重視,只是遺憾的是,事關崔小元的資料實在是少得可憐,就連李斯,似乎對這個年輕人,也說不上了解。
現在,崔小元竟然自己送上門來了,扶蘇在疑惑之余,內心深處還是有一些小興奮的。
他破天荒的沒有擺出公子的派頭,而是親自迎到了院子里。
崔小元拱手施完禮,雙眼定定的看著面前的扶蘇:
修長的身體,微微有些發福,身穿一襲黑袍,頭戴金冠,不是很年輕的臉龐上,已經有了絡緦胡子的雛形。
心想,這就是歷史上那個悲情的公子嗎?
扶蘇不明白崔小元為什么會如此無禮的注視著自己,但他倒也沒有惱火,而是輕咳了一聲,說道:
“崔正使,請到正堂就座。”
崔小元回過神來,嘴角抽了抽,略略有些尷尬,點了點頭,跟在扶蘇的身后進了屋子。
倆人分賓主坐下。
扶蘇拱拱手,先開了口:“東巡事大,有勞正使操心了,孤,替父皇謝過。
正使事務繁忙,今日駕臨華陽宮,不知有何教孤?”
崔小元一聽,暗道,不愧是公子扶蘇,這話,說的有水準!
他微微一笑,說道:“臣,受陛下隆恩,職責所在,當不得公子謝。
臣今日來,是想問一問公子,陛下東巡之后,公子對于監國一事,可有何具體的策略?”
扶蘇聞言,大驚,正色問道:
“敢問正使,此話,是否,是你代父皇在問孤?”
崔小元搖搖手,說道:“非也,非也,是臣私下里的意思。”
扶蘇吁了一口氣,目光看向崔小元,意味有些深邃,緩緩說道:
“孤,只是暫時監國,一切朝政,自然是照舊即可,更有丞相留京相助,想來也出不了差錯,因而,孤并沒有想過其他的什么策略。”
崔小元點點頭,說道:“公子言之有理。
臣,還想再問一問,倘若陛下在東巡途中,突然發來詔命,令公子出京戍邊,公子是應詔呢,還是不應詔呢?”
這番話說完,扶蘇雙目雙睜,臉色有些蒼白,已經沒了開初的平靜,拱著手,顫聲道:
“崔正使此話,請恕扶蘇愚笨,孤,不懂也。”
崔小元笑容更盛,說道:“不懂也無所謂,臣,只是閑來無事,瞎聊一聊,公子不必放在心上。”
說完,起了身,就要告辭。
但是,扶蘇哪里又肯讓他走,這幾句話,雖是聊聊數語,但信息量卻實在是驚人,尤其是出京戍邊四字,與扶蘇而言,不亞于晴天霹靂。
如果這番話,是一般的人所講,扶蘇可能會一笑置之,但出自崔小元的口中,性質便完全不一樣了:
現在的咸陽城,大秦朝廷,誰不知道崔正使是皇帝陛下的新寵。
這樣一來,不問個明白,叫扶蘇如何能安心。
于是,他也急急忙忙的起了身,躬著身,擋在崔小元的面前,拱手說道:
“請正使教某!”
崔小元雖然理解扶蘇此時的心情,但自然也不會解釋太多。
他今天尋到華陽宮來,云里霧里的說上一席話,本就是要達到倆個目的:
其一,是希望扶蘇監國期間,不要弄出什么幺蛾子。
到時候,自己與秦始皇在外面,李斯忽然哪根筋搭錯,上一個焚書的奏章,而扶蘇又稀里糊涂的準了,自己可就哭都沒有眼淚了。
雖然,系統給的任務是阻止秦始皇焚書坑儒,但秦始皇只要沒死,就算扶蘇準了此事,估計憑系統那個尿性,還得會判自己任務失敗。
其二么,就是有些私心了,希望不要改變歷史。
此次東巡,由自己做向導,蓬萊仙境,當然是尋找得到的,怕就怕秦始皇將來在蓬萊真的一呆就是兩三年,然后病死在那里,怎么辦?
說不得,自己就要聯合趙高,將扶蘇趕到上郡去了,今個兒,不過是給他打個預防針而已。
有了這些原因,崔小元可不管扶蘇現在的心情,而是大咧咧的繞過他的身體,說了聲“告辭”,便施施然揚長而去。
......
......
崔小元去了華陽宮。
這消息當然瞞不了趙高的探子,因而,很快,就稟報到了秦始皇的耳朵里。
始皇帝的心情,最近一直非常的糾結。
原本,他覺得自己一統天下,北拒匈奴,南平百越,功績早已前無古人,是可以好好的樂一樂,求個長生問個仙了。
但自從冒出周青臣一事后,整個局面,似乎有些失控的感覺。
幸虧,他也是見過大世面的人,慢慢的抽絲剝繭,讓線索一點點的明晰起來。
現在,他基本上已經認定,一股以李斯為首的黑暗力量,正在勾結公子扶蘇,打算將自己騙離咸陽,最后弒君奪權。
這,就嚴重的冒犯了他的威嚴,以及他對于皇位繼承人的布局。
大秦國一直沒有立太子,自然是有原因的,而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秦始皇根本就不愿讓扶蘇繼位。
扶蘇是誰,是庶長子,同時,又是個“剛毅勇武,信人而奮士,為人仁,有政治遠見”的皇子,按理來說,應該是一位極好的繼續人。
但秦始皇完全不這么看。
因為,扶蘇雖然深居簡出,但對朝政要務卻自有主張,屢次悖逆秦始皇的政治舉措。
實際上他已成為反對郡縣制、反對北修長城南伐百越、反對沉重賦稅和徭役、反對大修宮室和驪山陵墓的那些勢力團體的代表人物。
作為開天辟地的首任皇帝,秦始皇非常明白,倘若扶蘇繼位,自己定下的許多政策會有太大的可能會被改變。
如此逆子,偉光正的始皇帝陛下,豈能讓他成為秦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