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網絡時代的中國作者名: 呂本富 郝葉力編著本章字數: 2197字更新時間: 2019-04-11 23:51:39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1995年5月17日,也是當年的“世界電信日”,中國郵電部宣布向公眾開放互聯網接入業務,用戶只需通過簡單的申請程序即可連入互聯網。標志著互聯網正式走入普通大眾的生活。從高校、學院派的信息搜索、國際交流工具,逐漸過渡到草根、屌絲茶余飯后的消遣、精神生活的舞臺,中國互聯網開始了前所未有的商業化進程。
瀛海威拓荒
在1995年,一個可以瀏覽新聞、網絡聊天、收發電子郵件的網絡世界是怎樣的呢?通過瀛海威公司的上網客戶端“瀛海威時空”,就可以進入瀛海威為中國互聯網設計的場景,這也是當時國內為普通家庭開放的網站。
當年豎立在中關村南大街零公里處的廣告牌“中國人離信息高速路還有多遠?向北1500米。”指引人們前往瀛海威科教館,在那里人們可以體驗互聯網帶來的樂趣、學習網絡知識。瀛海威還推出一套全中文多媒體網絡系統,將信息展現在大眾面前。
瀛海威的創始人張樹新畢業于中國科技大學,在1995年5月創建了瀛海威信息通信有限責任公司的前身——北京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作為第一個申請做互聯網服務的企業,瀛海威擔任了啟蒙者的角色,普及網絡概念、提升網絡意識、打開網絡世界的大門。但瀛海威的后來經營運作中,錯過了互聯網的一些關鍵機遇,也經歷了產品推廣失敗的局面,最終成為中國互聯網的“先烈”之一。但它所犯的錯誤均成為業界和后起之秀的借鑒經驗。
新浪和搜狐
新浪和搜狐是中國互聯網早期發展過程中的兩個明星。
新浪集團的前身是四通利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它是中關村歷史上第一家真正按照硅谷模式架構的企業。從“村”里的高新技術企業,到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互聯網集團,新浪的故事濃縮了中國本土創業者的傳奇歷程。
新浪的創始人王志東,1989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放棄了出國深造的機會,進入中關村一家不到10人的小公司攢計算機、倒計算機,忙里偷閑地設計軟件。王志東和嚴援朝等人,研制出國內第一個外掛式中文軟件平臺——Rich Win。實現了多種中文內碼間的相互轉換,在短時間內,依靠中文平臺系列軟件——“利方多元系統支撐環境”(Rich Win)取得的成功,四通利方迅速成為行業內領先企業。1996年,四通利方開辦了SRSNET網站。1998年法國世界杯期間,四通利方的網站24小時報道世界杯,創中文訪問最高紀錄,被法國官方站點制定為唯一的賽事中文站點。這個意外驚喜,成為四通利方探索未來業務的新起點。四通利方將SRSNET改版為“利方在線”,很快在國內首推“中文門戶”概念,以技術起家的四通利方迅速轉變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1998年,四通利方正式宣布并購華淵資訊,宣布新浪網正式誕生,直到今天新浪網依然是中國最有影響力的網站之一。四通利方國際網絡部于1996年推出了中文搜索引擎,并致力于建立全球最大的網上中文虛擬社區,兩年后就已經圍繞網民關注的30多個話題開設論壇和聊天室,而參與討論的注冊用戶將近13萬。利方在線于1998年正式改版,推出了中國的網上門戶站點,以虛擬社區構筑網上門戶。當時美國的大型門戶網站已經發展成熟并有向世界各地擴張的趨勢,此時利方在線的改版也是對此趨勢的迅速反應。四通利方副總經理汪延評價此次改版為四通利方國際網絡部發展戰略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該公司大規模開展網絡服務的前奏。
1998年12月,四通利方公司與華淵資訊公司合并,成立了新浪網公司并推出同名中文網站,成為新聞資訊門戶。
搜狐就是一個硅谷版本的中國故事。創始人張朝陽,1986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物理系,然后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習。“硅谷”式的創業故事給張朝陽帶來啟發,1996年8月,在MIT尼葛洛龐帝教授和美國風險資金的支持下,張朝陽回國創業,成立了搜狐的前身——愛特信公司,并成為中國第一家以風險資金建立的互聯網公司。經過一系列觀察和調研,張朝陽和他的團隊發現網民上網時將更多的時間用于查詢信息,并產生了推出“導航搜索”服務的概念并確定其為重點發展方向。在創業的過程中,張朝陽用“一連串艱苦的努力和驚弓之鳥般的等待”形容融資過程,除了融資,商業模式、人才引進等都是擺在創業路途上的困難,他采取的一系列舉措也為后續互聯網發展提供了借鑒意義。搜狐公司于2000年7月12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成功,成為很多創業者效仿的對象。
電商的物種起源
1999年是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史上最傳奇的一年,各種電子商務的創業者同時閃亮登場。王峻濤及其團隊創辦了8848公司,和美國的亞馬遜對標,屬于B2C類型(B2C是Business-to-Customer的縮寫,企業通過互聯網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新型的購物環境——網上商店,消費者通過網絡在網上購物、網上支付等);邵亦波和譚海音在上海創立了易趣,屬于C2C類型(C2C是Customer-to-Customer的縮寫,是消費者個人間的電子商務行為);馬云在杭州建立了阿里巴巴,屬于B2B類型(B2B是Business-to-Business的縮寫,指企業與企業之間通過專用網絡或Internet,進行數據信息的交換、傳遞,開展交易活動的商業模式。通俗地講,B2B是指進行電子商務交易的供需雙方都是商家(或企業、公司),她(他)們使用了互聯網的技術或各種商務網絡平臺,完成商務交易的過程);沈南鵬、梁建章等創辦了提供網上機票和酒店預訂服務的攜程網;李國慶和俞渝創建了中國第一家網上書店當當網,攜程網和當當網都屬于Vertical E-commerce類型(Vertical E-commerce垂直電子商務是指在某一個行業或細分市場深化運營的電子商務模式,優勢在于專注和專業,能夠提供更加符合特定人群的消費產品,滿足某一領域用戶的特定習慣)。
十年生死兩茫茫,經過大浪淘沙,很多企業由盛轉衰,網絡世界更新換代的速度讓人猝不及防,這些早期的互聯網從業者,有的只留下一些傳說,有的已經成為世界巨無霸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