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案基本功:9大爆款文案創作技巧
- 蘇芯
- 1377字
- 2019-06-14 18:12:10
5.文字的韻律和節奏
不少人在提及文案時,會用到語感這個詞。聽上去有些玄學的意味,但語感好的文案,往往可讀性更強,并且更容易被人記住。
語感產生的根源,在于語言本身具有節奏和韻律。我們把那些節奏和韻律都無可挑剔的文字叫作詩,而具有這樣特點的文字通常更適合被唱出來,所以我們又把它們叫作詩歌。
在商業文案的范疇里,富有節奏感的文案會讓受眾更樂意讀下去。我們需要讓文案像刺刀一樣短而尖利,一針見血,而不是像一條被抽掉脊柱的魚那樣黏糊糊、軟趴趴,令人生厭。
作家阿城的文章多用精悍的短句,筆力勁道。他曾提到一個讓文字富有節奏感的簡單訣竅,那就是,巧妙地利用標點符號:
標點符號在我的文字里是節奏的作用,而不是語法的作用,當我把“他站起來走過去說”改成“他站起來,走過去,說”,節奏就出現了。
中國語言是以四拍子為基本節奏的,所以我們的成語大都是四字詞的。若我把四個字接四個字,拆解成三個字,一個字,接著又是四個字,文字本身,而非內容本身,就有意義和美感了,或者說就能刺激我們對美的感受了。
將句子放大到文章,同樣如此。一篇充滿長句的文章會讓人讀來吃力,而當長短句相間并且短句居多時,文章就容易呈現出節奏感。
蕭紅在《呼蘭河傳》的開篇寫道:
嚴冬一封鎖了大地的時候,則大地滿地裂著口。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幾尺長的,一丈長的,還有好幾丈長的,它們毫無方向地,便隨時隨地,只要嚴冬一到,大地就裂開口了。
用短而利落的句子,一下勾勒出了北地的酷寒。
阿城在《樹王》中描寫了一個因一棵大樹被砍倒而郁郁寡歡終結生命的男子肖疙瘩,小說的結尾是這樣寫的:
肖疙瘩的骨殖仍埋在原來的葬處。這地方漸漸就長出一片草,生白花。有懂得的人說:這草是藥,極是醫得刀傷。大家在山上干活時,常常歇下來望,便能看到那棵巨大的樹樁,有如人跌破后留下的疤;也能看到那片白花,有如肢體被砍傷,露出白白的骨。
長短相間,長句不臃腫,短句利落,這樣的文字,讀起來節奏鏗鏘又意味深長。
在王小波看來,文字是用來讀、用來聽,而不是用來看的。不懂這一點,就只能寫出“充滿噪音的文字垃圾”:
看起來黑鴉鴉的一片,都是方塊字,念起來就大不相同。詩不光是押韻,還有韻律;散文也有節奏的快慢,或低沉壓抑,沉痛無比,或如黃鐘大呂,回腸蕩氣——這才是文字的筋骨所在。
在王小波與妻子李銀河的書信散文集《愛你就像愛生命》中,他就寫出了無數充滿詩意的“文案”,讀起來情真意切,就像在撒一個不矯情的嬌:
我不要孤獨,孤獨是丑的,令人作嘔的,灰色的。我要和你相通,共存,還有你的溫暖,都是最迷人的啊!可惜我不漂亮。可是我誠心誠意呢,好嗎我?我會愛,入迷,微笑,陶醉。好嗎我?
在小說《舅舅情人》里,他借錫蘭游方僧之口,講述異域的魔幻情調,船尾的磷光、長著狗臉的食蟹猴、比車輪還大的蓮花、月光下的人魚……接踵而來的奇幻意象令人著迷:
他說月圓的夜晚航行在熱帶的海面上,船尾拖著磷光的航跡。還說在晨光熹微的時候,在船上看到珊瑚礁上的食蟹猴。那些猴子長著狗的臉,在礁盤上伸爪捕魚。他談到熱帶雨林里的食人樹。暖水河里比車輪還大的蓮花。南方的夜晚,空氣里充滿了花香,美人魚浮上水面在月光下展示她的嬌軀。
這些文字,除了其本身表達的意境與情緒之外,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讀起來流暢輕盈、音律動人,這樣的文字讓人覺得筋骨柔韌,不僅提升了文案的可讀性,也讓讀者能夠對它們產生更加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