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談天閣
- 樂清天下
- 問殘月
- 2184字
- 2019-03-31 20:00:00
談天閣,一個尋常百姓皆可去,卻又不是什么人都可去的地方,它所在的位置,一入東城門便可看到。
皇城東面四通八達(dá),近可至信徒滿天下、德高望重的遙問大師所在淵佛寺,遠(yuǎn)可到如今元慶王朝勢力范圍最遠(yuǎn)的一道城關(guān),東邊更是官道,無論官員出巡、運送貨品、鑣行運鑣,非官道而不行,東城門可說是進(jìn)出皇城最重要的一道口。
因此這里有著皇城最熱鬧、人聲最鼎沸的一條街,想買什么,這里皆有。
便宜可至一般市井小販所擺之?dāng)?,尊貴上到一餐千金的祥福酒家,想買最流行珠寶面飾就到寶鈺樓,有鑣要托就至聞名天下的行火鑣局......等。
雖然出入龍蛇雜處,但治安卻出奇好,顯少有鬧事糾紛,或是欺騙外來客之事。因為這里可是元慶王朝的門面,不是什么人都可在此開業(yè),需上了號有皇商資格,若皇商將門號租以它人,租賃契約需呈交至商會壓印,一但出了事,上下兩頭皆永久取消資格,規(guī)定之嚴(yán),自無人敢松懈。
皇商的身份可好用了,雖然每年在商會那得先割一塊肉,進(jìn)貢朝廷又得再割一塊肉,但每年哪一家還不是肥得流油,少塊肉吃一吃補一補馬上就長回來,指不得還長更胖呢。
再者這里頭還有許多官員的私家產(chǎn)業(yè),一但鬧上了,指不定在朝中被參上一本,如今上頭那位可是最恨官員中飽私囊,臺面上怎么也得保持和諧,至于臺面下之事當(dāng)然就是私自解決。
想鬧事,行!先過門口護(hù)衛(wèi)這關(guān);想砸店,行!先打得贏門口護(hù)衛(wèi)再說。
但門口站著護(hù)衛(wèi),宛若門神一樣,若是俊俏小哥也就罷,有得還長得特魁梧兇神惡煞似的,這能看嗎,還不嚇著客人了?
后來不知道是哪家,店門口突然多了個賣糖棍小販,大伙還在想說這小販真神通廣大,居然能在天子腳下管制最嚴(yán)格地方擺起攤,賣得還是最平價糖棍。直到某天有個外地客想訛銀子,一跑出門就被這小販耍起繞糖餡的棍子,一棍將他打趴在地。
眾人才發(fā)現(xiàn)這哪是什么小販啊,這是武林高手啊!
細(xì)問才知他是店家護(hù)衛(wèi)喬裝來著,又能守門口,又能賺賺外快,那不,瞧這護(hù)衛(wèi)雖身著一般布衣,但細(xì)看可是當(dāng)今潮錦苑最流行款式,一套沒幾兩銀子可出不來。
于是這就開啟了一條新通道,街上瞬間多出好多攤販,有賣書畫的,有折紙的,號稱祖上賣玉的,還有賣豆花賣到出名的。
外鄉(xiāng)人初進(jìn)皇城,必先就地尋問小販何處可吃可玩可逛,他們報得還不是自家主上行號名,你來我往下,大家賺飽飽,一條龍產(chǎn)業(yè)鏈就此形成。
由此可知,想在東城門營業(yè),是件多么困難之事。這里的店面在配額限制下寸土寸金,顯少有人出賣,買到還得先入商會,入不了,就得有皇商愿意出租門號,倘若有真有本事,也可直上官號,可也就那么幾家敢掛官號。
如此艱苛條件下,三年前,談天閣卻開張了。東邊一大塊地被它占了去打成一間店,形成“一入東城門,先見談天閣”局面。
起初以為它是間茶坊,外觀十分樸素不談,還像極文人雅士用來泡茶論詩的竹蘆,瞧這竹蘆門口掛著的招牌『談天閣』,不就是此意嗎?題字主人一看就是某書法大家,看看這手狂草既如行云流水又張揚狂肆,好看極了。
內(nèi)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原本毫無興趣的武林人士路過一看,卻發(fā)現(xiàn)這座不起眼茶蘆可能深藏絕世高手,那談天閣三字雖是筆硯所題,字卻入木三分,一筆一勁還有著不同力道又未穿透木板,掌握恰到好處。
沒有多年的功力,是做不到這件事的。
如此一來眾人便起了興致,有結(jié)伴同行欲煮雪品茗,也有孤身前往想一窺究竟。進(jìn)到茶蘆內(nèi)才發(fā)現(xiàn),什么人都可在此消費,卻也不是什么人都有資格消費。
談天閣的大堂與一般茶坊沒有兩樣,或大或小雅座可用屏風(fēng)隱敝旁人視線,不用屏風(fēng)則視野開闊能與各方人士交流,各種不同等級烹茶器具可選擇是否自個兒煮茶,也可讓茶坊里的茶侍沏上一壺。
不若那些風(fēng)花雪月之處,大堂內(nèi)文雅幽靜,墻上掛著各大家字畫,題材或以山傍林,或捻花問竹,堂中還有面書墻,藏卷題材廣泛,有天下游記,有武林記事,有各地風(fēng)俗,還有朝中紀(jì)野,點一盞茶便可免費閱上一閱。
倘若目不識丁不打緊,大堂中央有座臺子,定時會有不同的說書先生談上一談,說說游歷天下之趣事;有時這里還會舉辦詩詞賞會,頭名者可任取堂內(nèi)字畫,更讓不少人趨之若鶩。
談天閣里消費無法事先預(yù)訂,點了茶便可入座,一個時辰后需續(xù)點,否則就得讓座,不分王親國戚、平民百姓,沒有任何特權(quán),因此十分受到眾人歡迎,閑來無事就上這坐坐,倒是坐實談天之名。
既有雅座便有包廂,但談天閣的包廂沒那么容易進(jìn),而這里也不真只是用來談天的普通之地。
談天談天,言談之間,風(fēng)云變色。
實際上談天閣賣得是情報,談得是那些天塌下來都不一定有人知道的秘密,小至武功招式,大至藏寶蹤跡;那些江湖傳聞和皇室秘辛,只要你出得起價、付出同等代價,便可換取想知之事。
想做買賣得先上二樓,入大堂,不烹茶,點上一壺天山雪泉為底所釀之酒,報上身家姓名后,茶侍便會引你上樓。
上了二樓到達(dá)一中堂,這里有位李管事接手后續(xù)。
談天閣無所不知,一個上樓時間便知客人底細(xì),李管事則負(fù)責(zé)安排引見。這位李管事可不是普通人,而是多年前以一雙火眼金睛聞名江湖的李烈酒,不僅掌上功夫厲害,那對銳眼更是可辨萬物真假,單憑這點變在武林榜上有名。
只是當(dāng)年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再現(xiàn)身李烈酒已不再是烈酒,而成為了李管事。
李管事有權(quán)利決定你是否能做買賣,曾有人許以萬金名器利誘,他不為所動,也曾有人僅以一首小調(diào)卻博得他歡心;不少人被阻檔在此,惱羞成怒動起武來威脅,也有人被聘之欲殺李管事,沒有人知道這些人后來怎樣了,可李管事依舊安好在此,做著他的工作。
這樣厲害的李烈酒,在談天閣里卻也只是一管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