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一 現實背景

近年來,金融業快速發展的浪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態勢向世界昭示:金融業正在以其巨大的力量影響著世界經濟格局甚至政治格局的改變。因此,維護金融業安全與金融業穩定必然成為每個國家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銀行業又在許多國家的金融業中處于極其重要的地位。隨著時代的發展,商業銀行的作用也日益廣化和深化。商業銀行的業務包括吸收存款、提供信貸、財務咨詢、銷售端收費,以及參加證券市場交易等。如今銀行業已經是很多國家資本流動的核心載體。但是由于商業銀行的經營對象是貨幣,這種特殊性導致其高負債性并由此衍生出銀行系統的脆弱性和風險集中的特征。一旦發生銀行危機,將會危及整個國家的經濟狀況。因此包括我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對銀行業的監管重視有加。在銀行監管中享有國際聲譽的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BIS)的巴塞爾委員會在2004年的《巴塞爾協議Ⅱ》中明確了商業銀行監管的三大支柱:最低資本要求、監管當局的監管、市場約束(Market Discipline)。明確把市場約束這一強調依靠市場力量對商業銀行風險進行監督的機制提升為國際認同的監管方式。[1]隨著商業銀行風險的日益差別化、細致化,單純依賴官方監管往往無法達到有效的結果。因為官方監管可能成本巨大,受制于各種政治利益或者制定統一標準的困難。例如,制定統一的資本充足率的標準計算方法往往不適于各個國家各個商業銀行的具體情況。而且官方監管也會出現服從于各利益集團的現象。例如,在對始于2007年的美國次貸危機的反思中,白欽先教授認為該危機發生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官方金融監管的失?。ò讱J先和譚慶華,2010)。盡管《巴塞爾協議Ⅱ》已經把市場約束提到了支柱性的地位,但是似乎并沒有引起各國的足夠重視。而近年來頻頻爆發的大小金融危機,也提醒我們現在應該是對傳統的金融監管過度依賴監管當局的模式進行反思的時候了。

我國現代市場經濟改革始于1978年,經過30多年的經濟改革進程,我國已經很大程度上完成了從最初的價格雙軌制到現在的市場化定價的目標。但是就金融領域來看,國家依然在扮演以政府為主導的角色。不但占全國銀行資產50%以上的四大行由國家控股,而且金融定價權(如存款基準利率)基本被國家行政所壟斷。但同時金融市場化改革的進程也一直在不斷深化,例如2005年我國開始施行有浮動的匯率管理制度;截至2012年2月,我國已經有16家商業銀行完成了上市;2010年年底的財經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明確指出,“十二五”期間要加快利率市場化進程。這一系列的改革進程表明,我國金融領域也在逐步擺脫行政管制,加快向市場化邁進。同時我國對商業銀行業的監管也在逐步走向成熟,并且日益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和重視,如2003年銀監會成立后對促進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關注流動性風險等方面的貢獻。

以上事實表明,走市場化道路和重視金融監管已經成為我國金融業發展的大勢所趨,是我國金融業發展的必然道路。那么,無論是走市場化道路,還是強化金融監管,都需要日益重視市場約束。因為市場約束的本質就是立足于市場經濟,利用市場的力量對商業銀行進行監管。眾所周知,控制風險是金融監管的首要目標。但是除此之外,提高金融市場的效率,保證金融市場的公平競爭也是金融監管的目標。那么市場約束就會更好地適應了這些目標的發展。市場約束不僅可以控制商業銀行的風險,而且可以促進金融市場的公平競爭,市場約束也可以提高信息披露的數量與質量等,因此有效的市場約束可以促進金融業效率的提高。而且前文也提到了,單純依賴官方監管必將造成很多弊端,金融業的發展需要市場約束的發展。

綜上所述,市場約束必將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鑒于以上國際與國內背景,本書認為,對市場約束這一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對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和商業銀行監管將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因此,本書選擇市場約束這一研究對象,進行研究。

二 理論起源

委托—代理理論、信號顯示、商業銀行的社會性及市場競爭性可以用來作為市場約束存在和起源的理論基礎。

委托—代理理論廣義來講是源于企業管理層和所有者信息的不對稱。一般而言,商業銀行所有者和其他企業所有者一樣,其目標基本在于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而商業銀行管理層往往出于其自身目的追求一些諸如社會地位、銀行規模、自身利益等短期目標。在商業銀行上市以后,按照委托—代理理論,中小股東尤其有激勵要求商業銀行披露其經營信息。而這種最原始的信息披露,即可以構成商業銀行最初級的市場約束。即如果股東投資者認為管理層沒有進行很好的風險管理,其可以選擇不投資該商業銀行。引申下去,包括商業銀行資金來源的債券投資者和存款人等債權人都會因此要求商業銀行披露信息。如果管理層沒有進行很好的風險管理,那么其管理的商業銀行就會面臨資金成本加劇等困境。事實上,《巴塞爾協議Ⅱ》把市場約束列為第三大支柱,正是從公司治理的角度來看待商業銀行的,認為商業銀行應像其他企業一樣,理順擁有者和經營者之間的委托—代理關系。這樣,經營者才可能進行信息披露和市場約束。

市場競爭性和信號顯示可以結合在一起構成商業銀行市場約束的又一理論基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條件下,尤其是在當今國際資本流動日益加快的情況下,商業銀行在爭取資金來源等方面的競爭會更加激烈。同時資本市場的發展,第三方支付(如支付寶)等非銀行金融機構支付業務的興起使得金融脫媒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在這樣的背景下,經營良好的商業銀行會主動進行信號顯示,顯示其經營良好的業績。由此形成了商業銀行與投資人的良性循環。

最后,商業銀行的特殊地位決定了其社會屬性非常重要。商業銀行一旦經營不善瀕于破產,其產生的擠兌現象導致的“羊群效應”會嚴重危害實體經濟甚至導致金融危機。因此,商業銀行的社會敏感性也需要社會各界特別是媒體等第三方對其的關注。由于第三方的關注,客觀上也形成了對商業銀行市場約束有效性的促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山县| 临潭县| 长宁区| 万盛区| 于田县| 庄河市| 浑源县| 宁陕县| 元谋县| 安乡县| 肥东县| 盘锦市| 琼中| 潍坊市| 泰和县| 尼勒克县| 聊城市| 仙桃市| 武威市| 尼玛县| 饶河县| 长葛市| 宿松县| 栾川县| 上栗县| 神池县| 建湖县| 桦甸市| 屏东市| 苍溪县| 会理县| 峡江县| 淄博市| 秦皇岛市| 武山县| 武义县| 囊谦县| 历史| 瓦房店市| 靖西县| 东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