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總序
- 科技倫理問題研究:一種論域劃界的多維審視
- 陳彬
- 2246字
- 2019-04-09 15:26:23
應用倫理學是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形成的一門新興學科,最早誕生于美國,20世紀80年代后便迅速在歐洲大陸及全世界興盛起來。其任務在于從道德角度分析現實社會不同分支領域里出現的重大現實問題,為這些問題所引起的道德沖突與悖論的解決創造一種對話平臺,從而為贏得相應的社會共識提供倫理上的理論支持。
應用倫理學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直面現實,關注生活。從倫理學發展來看,正是元倫理學與現實生活的嚴重脫節,為應用倫理學的興起提供了重要契機。元倫理學注重道德陳述的語言形式及道德詞匯的意義,關注對道德概念與判斷的內涵與邏輯的分析,而不注重研究某一行為、某一規則及規則的標準在道德上的善惡內蘊,其結果,必然導致倫理學理論與生活的疏離。從理論性質來看,倫理學就是尋求生活之道的學問。道德就是我們生活的道德,生活就是道德的生活。道德內在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之中,而不是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之外,或生活之上。倫理學就是從道德角度來關照現實生活,揭示我們生活的道德意義與道德價值,以便使我們生活得更充實、更幸福。中國古代的哲人們,不論是孔孟,還是老莊,最終都是追求生活之道,都是讓社會生活更和諧有序,讓個人生活更幸福美滿。法國哲學史家皮埃爾·阿多曾認為,古代哲學為人類提供了生活藝術。與之對照,現代哲學主要是為專家們保留的技術性行話建構。不論是哲學或是倫理學,當理論僅僅淪為一種“技術性行話建構”時,它只能成為精英們把玩的語言游戲,從而不再關乎人們靈魂的安定與內在的自由,不再關乎我們的生活。而應用倫理學的興趣,恰恰不在于“技術性行話的建構”,而在于對于現實生活的道德分析,以期形成共識,達到一致,解決問題,從而使我們的生活更幸福美滿。
應用倫理學面對生活,是一種雙向建構的過程。首先,應用倫理學要把理論倫理學的理論成果應用于現實生活從而改變生活。在現實生活的具體道德情境中,面對道德問題與道德沖突,我們如何進行道德的思考?我們自然會把我們的思考與理論倫理學相聯結,既定的道德理論、道德原則與規范,成為我們思考現實生活問題的道德依據,而這種依據的內在合理性是由理論倫理學完成的,因此,應用倫理學不可能完全脫離理論倫理學。反而,要借助理論倫理學的理論成果考察我們的生活,最終解決現實問題,使我們的生活不斷趨于完善。其次,應用倫理學不僅僅是一般道德原則與規范的簡單應用,而是內在地蘊含著對道德原則與規范的修正與擴充,或者說是生成與重塑。俗話說:理論是灰色的,生活之樹常青。現實生活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理論倫理學給定的道德原則與道德規范,當面對日益變化的生活現實時,就會顯示出其理論的局限性與匱乏性,一般的道德原則與規范遠遠不能包含現實生活的豐富性與復雜性。比如,自主原則,這是在現代視域下由理論倫理學確立的一個基本的道德原則。但是,當我們面對沒有自主能力的人類胚胎、胎兒、嬰兒、精神病患者、植物人和未來人時,我們不免感覺力不從心,但是,這些人的權利與利益同樣需要維護,甚至這些人更需要道德的關照。因此,現實生活的豐富性與復雜性要求應用倫理學在考察現實道德問題時,既要借助于一般的道德原則與規范,又不能固守于一般的道德原則與規范,更要從現實問題出發,根據新的條件與實際情況,對既有的道德原則與規范,進行重新解釋與定義,甚至是修正與擴充。因此,對于現實問題的道德考察過程,本身也是一種創造過程,其間蘊含著道德原則與規范的生成與重塑。
關注現實生活,推進倫理學理論研究與精神文明建設健康發展,是山東省倫理學與精神文明建設研究基地的一貫價值追求。山東省倫理學與精神文明建設研究基地,是掛靠山東省委黨校的省級學術性組織。2006年成立以來,基地在山東省委黨校的關心與幫助下,在首席專家衣芳教授的直接領導下,組織全省的倫理學工作者,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在理論研究方面,主持并完成國家級與省級課題40余項,出版著作20余部,發表國家級學術文章150余篇;在實踐調研方面,撰寫調查報告30余篇,其中多篇受到省委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與好評;在學術交流方面,主辦全國性及全省性的理論研討會六次。基地全體成員的辛勤勞動及優秀理論成果,對于推進倫理學的理論研究以及精神文明建設的健康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
面對社會現實,在道德建設方面還存在諸多有待思考與解決的問題。網絡對現實生活的全面滲透,不僅使我們有了新的生存空間,而且改變著我們的存在方式與生活方式,并帶來了大量的道德問題;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創造了輝煌的現代文明,同時也導致諸多的道德困惑;市場經濟的發展使我們物質上更加富足,對于金錢的追求日益成為人們的生活準則,這對于市場化的確立與全面展開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它所引發的深層矛盾與沖突不得不令我們思考;生態問題的全球化蔓延,已經嚴重地危害到人類自身的生存與發展……面對現實問題,我們作為倫理學工作者,深感社會責任之重。因此,山東省倫理學與精神文明建設研究基地從應用倫理學的角度對現實問題進行切入,設計了這套《新世紀應用倫理學叢書》。這套叢書內容廣泛,涉及網絡倫理學、科技倫理學、生態倫理學、經濟倫理學、政治倫理學、媒系待媒倫理學等多個領域的內容;這套叢書作者多是理論功底扎實的中青年學者,他們思維敏捷、精力充沛,對本學科的前沿理論有著敏感的認知與把握。我們期待著他們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與辛勤勞動,為大家奉獻有理論特點與實踐價值的作品!我們期待著這套叢書作為應用倫理學百花園里的一朵小花,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一絲美麗!
《新世紀應用倫理學叢書》編委會
2012年夏于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