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高句麗與東晉、十六國、南北朝的封貢關系
經過西晉短暫的統一后,中原再次陷入紛亂的動蕩政局中,南方仍是司馬氏政權,史稱東晉,北方則政權分割交替,且多為少數民族政權,史稱五胡十六國。十六國時期,匈奴、鮮卑、羯、氐、羌、漢等各族在黃河流域先后建立了二十多個政權,其中后趙、前秦、前燕、后燕、北燕的勢力都曾達到東北,出于自身利益考慮,高句麗不但與東晉保持正常的朝貢關系,而且對于勢力達到東北的后趙、前秦、前燕、后燕、北燕政權也表示臣服,時有朝貢。
經過西晉短暫的統一后,中原再次陷入紛亂的動蕩政局中,南方仍是司馬氏政權,史稱東晉,北方則政權分割交替,且多為少數民族政權,史稱五胡十六國。十六國時期,匈奴、鮮卑、羯、氐、羌、漢等各族在黃河流域先后建立了二十多個政權,其中后趙、前秦、前燕、后燕、北燕的勢力都曾達到東北,出于自身利益考慮,高句麗不但與東晉保持正常的朝貢關系,而且對于勢力達到東北的后趙、前秦、前燕、后燕、北燕政權也表示臣服,時有朝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