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誠摯友誼 熱情支持——與鄧中夏為領導工農運動并肩戰斗

鄧中夏是我黨早期的卓越領導人和無產階級革命家,也是毛澤東的親密戰友。從1915年開始到鄧中夏犧牲,他們的革命友誼保持了18年之久。五四運動前后,鄧中夏曾對毛澤東產生了重要影響;建黨以后,他們又并肩戰斗,為探索中國革命的道路作出了各自的貢獻。

鄧中夏是湖南宜章人,生于1894年10月5日,比毛澤東小一歲。毛澤東和鄧中夏是通過蔡和森介紹相識的。1915年秋,鄧中夏由郴縣聯合中學畢業后考入湖南高師文史專修科,蔡和森也考入湖南高師,與鄧中夏同班。他們的同學后來回憶說:“和森沉默寡言,終日伏案用功;中夏性情豪爽,喜交游、善談論,溫和中帶剛毅之氣。由于大家課余飯后常結伴出游,接觸多,所以很快便成了親密的學友。”當時楊昌濟同時任教于湖南高師和湖南一師,是鄧中夏和毛澤東的老師,毛澤東和蔡和森都是楊昌濟的得意門生。鄧中夏也對楊昌濟的學識和為人十分崇敬。他們到楊昌濟家里,經蔡和森介紹,毛澤東和鄧中夏相識了。由于志同道合,毛澤東與鄧中夏很快成為真摯的朋友。1917年鄧中夏考入北京大學后,還和毛澤東保持著通信聯系。

1918年8月,毛澤東為組織湖南青年赴法勤工儉學第一次來到北京。鄧中夏對老朋友來京非常高興。他們經常在已到北京大學任教的楊昌濟老師家里會面,暢敘離別之情,商談個人前程和國家命運。不久,楊昌濟把毛澤東推薦給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蔡元培安排毛澤東到北大圖書館主任李大釗手下當助理員。鄧中夏是蔡元培等組織的北大哲學會的會員,毛澤東也參加了哲學會。他們一起交流讀書心得,研究新思潮、新理論,一道進行社會調查等活動。1919年春,北大平民教育講演團成立后,鄧中夏曾與毛澤東一起去長辛店考察鐵路工人的生活狀況。3月12日,毛澤東離京回湖南后,仍與鄧中夏保持密切的聯系。

五四運動爆發后,1919年5月6日,北京中等以上學校學生聯合會成立,鄧中夏被選為該會總干事。5月下旬,鄧中夏代表北京學聯前往湖南長沙,向毛澤東介紹了北大和北京學生斗爭的情況。毛澤東在楚怡小學召集新民學會會員和長沙各校學生代表開會,歡迎鄧中夏蒞湘指導學生運動。會上,鄧中夏講了話,他們決定成立湖南省學聯,聲援北京學生運動。會后,毛澤東與新民學會會員,深入各校,進行串聯發動。湖南省學聯成立后,會址設在長沙落星田商業專門學校。

1919年9月1日,毛澤東在湖南成立了“問題研究會”,并將自己起草的章程印刷后寄給鄧中夏。章程中提出了要把主義和問題結合起來研究,鄧中夏對此非常重視。他寫了一個啟事與《問題研究會章程》一起送給《北京大學日刊》編輯部發表。

1919年12月18日,毛澤東率湖南驅張代表團第二次到了北京。當時鄧中夏和新民學會會員、北大學生羅章龍等同住在曦園。據馬非百回憶說:毛澤東每隔三五天就要來一趟,“主要是和鄧(中夏)、羅(章龍)接頭,他們一談就是大半天,我看過鄧康(即鄧中夏)的日記(那時我們都寫日記,并且還互相交換看,以期集思廣益),對于他倆的談話,記載得很詳細,內容十分豐富,從政治、社會、經濟、道德、學術到文學革命、個人修養,幾乎無所不談。他倆也都和別的同學一樣,對李大釗、陳獨秀……都深表敬佩”。1920年1月18日,毛澤東和鄧中夏還與在京的湖南“輔仁學社”部分成員座談,并在陶然亭合影留念。毛澤東這次在京期間,在鄧中夏、李大釗等人的幫助下,還搜集和閱讀了不少馬克思主義著作。

建黨初期,毛澤東是湖南共產主義小組的發起者,鄧中夏是北京共產主義小組的成員。鄧中夏曾受李大釗的委托到上海籌備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但未能參加會議,而毛澤東則出席了這次會議。黨的“一大”后,毛澤東回湖南從事革命活動,在省立一師以國文教員身份做掩護。1921年10月21日鄧中夏從四川來湖南長沙,毛澤東聞訊,即于當晚邀鄧中夏在一師附小演說。鄧中夏報告了他在四川的見聞,揭露四川的社會黑暗現狀和政治形勢,最后說:必須“用科學主義和社會主義”改變這種狀況。演說畢,鄧中夏來到毛澤東住所,他們竟夜長談。

1922年秋,鄧中夏擔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總部主任,毛澤東是湖南分部主任。鄧中夏代表勞動組合書記部起草了《勞動法大綱》。他和毛澤東等聯名向國會眾議院遞交了要求將勞動法條文寫進憲法的《請愿書》,并發動各地工人舉行集會、游行示威,在全國范圍內掀起聲勢浩大的勞動立法運動。

1923年在黨的“三大”上,毛澤東被選為中央委員,鄧中夏為候補中央委員。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后,毛澤東被派到上海,任國民黨上海執行部的委員(分任組織部秘書),鄧中夏則在工農部任干事。黨的“四大”后,鄧中夏任中央局秘書長,毛澤東任中央農民委員會書記。毛澤東和鄧中夏都參加了黨的“五大”,鄧中夏當選為中央委員,毛澤東為候補中央委員。毛澤東仍任中央農委書記,鄧中夏擔任中央秘書長。

毛澤東與鄧中夏的關系大體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從1915年相識到1920年毛澤東轉變為馬克思主義者。這個時期,他們兩人是好朋友,鄧中夏對毛澤東的思想轉變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第二個時期從1921年到1927年大革命失敗前,他們兩人同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為領導工農運動并肩戰斗。毛澤東在黨內以注重農民運動見長,鄧中夏則以領導工人運動而出名。第三個時期從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開始到1933年9月鄧中夏英勇犧牲。“八七”會議后,毛澤東領導了秋收起義,開辟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為我黨找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在蘇聯莫斯科的鄧中夏熱烈擁護毛澤東的革命路線。鄧中夏回國后,立即投入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建設工作。

1933年9月鄧中夏在南京犧牲,毛澤東在中央蘇區也處于被排擠的地位。1937年,鄧中夏的夫人夏明到延安后,見到了毛澤東,毛澤東對親密戰友鄧中夏的犧牲表示十分悲痛,并向夏明多次談起鄧中夏的事跡。1945年,毛澤東還鼓勵夏明:“不要忘記啟漢、中夏同志的遺志,要繼承他們的事業。”

(路海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峰县| 安顺市| 长武县| 鄂托克前旗| 宝应县| 澄迈县| 格尔木市| 景洪市| 永仁县| 美姑县| 洞口县| 三都| 余干县| 苏尼特右旗| 青海省| 屯门区| 札达县| 林周县| 拉萨市| 仙居县| 若羌县| 耒阳市| 博客| 信丰县| 得荣县| 百色市| 宜川县| 共和县| 宿迁市| 临城县| 麻城市| 从江县| 宁安市| 甘孜县| 灯塔市| 社会| 蕉岭县| 亚东县| 石狮市| 江安县| 和硕县|